飞驰人生

喜剧片大陆2019

主演:沈腾,黄景瑜,尹正,张本煜,尹昉,田雨,魏翔,赵文瑄,腾格尔,易小星,李庆誉,高华阳,刘帅良,李玲玉,何穗,潘晓婷,田原,李春嫒,冯绍峰

导演:韩寒

 剧照

飞驰人生 剧照 NO.1飞驰人生 剧照 NO.2飞驰人生 剧照 NO.3飞驰人生 剧照 NO.4飞驰人生 剧照 NO.5飞驰人生 剧照 NO.6飞驰人生 剧照 NO.13飞驰人生 剧照 NO.14飞驰人生 剧照 NO.15飞驰人生 剧照 NO.16飞驰人生 剧照 NO.17飞驰人生 剧照 NO.18飞驰人生 剧照 NO.19飞驰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6 05:23

详细剧情

曾经叱咤风云的拉力赛车手张驰(沈腾 饰),五年前因私自赛车而被禁赛。从天堂跌落谷底,张驰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忍辱负重,洗心革面,终于争取到了解禁的判决。在此之后,他重新找到亲如兄弟的领航员孙宇强(尹正 饰),决心共同冲击本年度的巴音布鲁克拉力赛。然而在此之前,张驰必须重考驾照,改装赛车,拉到赞助。每一步都充满艰难,他忍受着旁人的奚落嘲讽,忍受着现实的冰冷残酷,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前进的目标。当他好不容易走到了赛场,还将面对禁赛这几年崛起的新秀林臻东(黄景瑜 饰)的挑战。  张驰的时代是否就此远去……

 长篇影评

 1 ) 这一回,有张有弛了

在看完《飞驰人生》的点映后,首先想到就是和影片主人公的名字同音的两个字:张弛。

因为与之前的《后会无期》、《乘风破浪》相比,这部片子的成熟度明显高出一筹,导演在叙事中完全脱去了“玩票者”的面目,开始张弛有度。

说“张”的部分有度,是因为赛车戏实在拍得太hardcore了——从没想过能在一部国产电影里用上这样的形容。我们这代人最早的“车戏”启蒙大概是《神探亨特》里看着每集必有的警匪追车,而最早的“赛车”启蒙大概是港味F1集锦被翻译成“冼拿”的塞纳……直到步入中年,《速度与激情》已经可以在影院里跟迈克尔-爆炸-贝一样把我们轰睡着了,也不能怪我们审美疲劳来得快,毕竟实在是见得太多了。但是国内的赛车戏,能让人看得血脉偾张的体验真是没见过。毕竟“车戏”在国内是个怪圈,一方面好像每部宣称“大制作”都一定要弄段飙车戏,哪怕像《动物世界》这样跟车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要拍一段仅仅发生在主角YY中的追车戏烧掉一堆经费;一方面则是有必要用到车的镜头能省则省,有过朋友写的戏,制片主任为了能多省点经费建议“要不就拍个轮子的特写吧”——两种极端都毫无平常心可言,自然也就不会有打磨细节啃下硬骨头的匠人精神。

而这部片子,在前半段主角回忆中的停车场飙车戏都很到位,让人不得不期待高潮部分会有何表现。而最终在巴音布鲁克的赛车正戏也的确不负众望地称得上一个“燃”字。而这自然是克服了诸多困难才有可能完成的,比之片中攒车时机械师报菜名般报出的一连串赛车配件只会多不会少。以至于在放映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中,即便没有观众问起相关问题,韩寒还是忍不住了主动“回答”了:把70多辆卡车开到巴音布鲁克多不容易;在紧挨悬崖的1400多个弯道上拍戏始终战战兢兢,生怕意外发生来不及去到10小时车程外的医院所以准备了直升机;天气稍有变化就得歇菜,下雨不能拍雨停也不能拍因为扬不起赛车必须有的沙尘……于是前后超期一个多月,之前的文戏留下了很多遗憾……

而这些遗憾,也许包含了本来看起来会有更多戏份的父子互动(我们只有在高潮部分男主的回忆中看到一鳞半爪);也许包含了更多的配角人物在他们看似“没有发生故事”的人生里那些真实痛切的片段……然而从整片来看,这些小小的“遗憾”也许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它让“弛”的部分也有了度,有了节奏。

写作出生的韩寒从不欠缺言说欲,而这种言说欲其实已经被将近二十年来伴随在其左右的争议性禁制了太久——如果他不是个赛车手,也许我们早已听不到他说的任何言论——谁也不能给体育新闻的赛果留个空白给领奖台打个马赛克不是?

于是当他开始拍摄电影时,我们看到了这种言说欲在影片里最直白的表达。这构成了《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里众多的“金句”。这种“金句”让营销变得省事了,但对电影的真实感和节奏其实是有损害的,毕竟不收钱的段子说多了的人物只能是哲学家,互刷嘴炮的场景用多了的导演就成了伍迪艾伦。而在《飞驰人生》中,这样的金句少多了,也许只有一句“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还是用画外音说的。

这也许可以理解为导演对直接的自我表达不再那么热衷了,对“观众能够看到什么”更为在意了。

所以我们才会在“文戏”的部分收获节奏舒适的喜剧感,《后会无期》里那样情景喜剧式的拖沓单场戏不见了,所有的“笑果”都不耽误叙事,一如主角团队三人激动相拥时被夹在中间的那位大爷,表情着实可乐,身体却也没有硌着谁。而哪怕仅仅做到这一点,也已经比大部分国产喜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沈腾是个优秀的喜剧演员,优秀在他不止能演喜剧。可惜在麻花自己的戏里,似乎越来越没有了他的发挥余地。在喜剧里演一个落魄者是不容易的,你没法像在《药神》里徐峥一样往一个维度上使力,一不小心就会轻飘飘,构成对卑微者的侮辱;而矫枉过正则会显得卑琐,侮辱更甚。

而沈腾这次发挥得相当不错,当然这也有剧本的功劳,每一个中二瞬间都有一个合格的自黑笑话及时解毒。这让尹正这种过往印象是时常尬演的演员都找到了感觉,总体表现让人觉得是人尽其用,若是表现再好点,简直能让影片称得上是用好小鲜肉的一股清流。但看花絮文章,据说更起作用的是韩寒在剧组营造出的自然欢乐气氛……没被导演死命咯吱的演员,可能也就不会总想着去咯吱观众。

在观影后的一次影迷采访中,有人问起我“这片子里让你最有共鸣的角色”是谁?我当时回答得有点犹豫。因为影片里的男主是曾经爬到过巅峰,跌了下来,又想再回巅峰的一个人,而这样的经历不是普通大众都能完全代入的,毕竟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巅峰的风景。但回家仔细想一想,代入感还是有的: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一个很小的小人物(以下涉及剧透),因为给男主行了方便而被车队开除了,他与男主告别时送上了一块赛车部件,又宣称自己攒够了钱要去环游世界享受人生了……在结尾时闪现众人现状的镜头里,有一个不到1秒的镜头,展现了他实际上在干什么。

这会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共鸣吧?

回家过年,汇报当前。不管爬得多惨,我们也会尽量装出自己拥有一段飞驰人生。

毕竟装着装着也许就成真了呢?

 2 ) 《飞驰人生》中,有哪些情节最打动你?

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是韩寒的电影里最好的一部,电影中有几点我比较喜欢。

一、男主的性格(未禁赛前):嚣张、自信、不把对手放在眼里;却为了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去飙车;(当然有一点点突兀)

二、重返赛场,没有领航员,五年没碰过车,可能有些人会和我一样有疑问,这样的情况还能拿冠军吗?这样的疑问导致我后面特别喜欢:连续五年,每天20次的在脑海中重复着开这段路 这一段情节,因为从未放弃,所以才让卷土重来成为可能;

三、和孩子的关系,(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孩子不是男主亲身的这个设定,因为并没有任何给男主收养并为了孩子断送职业生涯的铺垫,不过,emm..如果是亲生的还要交代孩子的妈妈为什么把孩子送到这里,这一系也挺麻烦的)我很喜欢他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尽管那么喜欢赛车,可还是带着孩子过着平淡的生活。个人很喜欢“这句话里有个成语”、“灭了林臻东”、“去把这句话抄20遍(记不清到底是不是20啦)”这一段情节,感觉幽默且温馨。

四、在拉力赛途中看到旁边的正在燃烧的赛车,这一幕无疑会让正在比赛的车手们心里产生很复杂的情绪,不过也告诉我们,拿到冠军不仅是技术,还有心里调解方面,正如男主所说“比的就是在这条路上谁犯的错更少”,也更能凸显胜利的不易;

五、到了终点以后刹车失灵冲出悬崖,我觉得在这之前林臻东到终点的那一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更好的科技、数据、产品,尚且达到极限,加上中途那颗石头导致车出现的一些问题,不禁让观众对男主的情况更加的提心吊胆,这种不确定性使紧张更上了一个层次(我在看拉力赛的时候紧张的简直要跳起来喊加油啦)。

我是大年初二去看的这部电影,当时看完了第一反应就是想来豆瓣上给大家推荐一下。经过两天的平复,没有了刚看完的那种激动,不过一些喜欢的细节还是清晰的浮现。个人觉得这张电影票还是花的挺值得。之前也看过沈腾的一些作品,不过这部电影是最让我喜欢这个演员的一部,很喜欢沈腾塑造的这个角色,也很喜欢那句“我不是想赢,我只是不想输”。哈哈,这也是我第一次看黄景瑜的作品,不错啊,长得挺帅的。

 3 ) 他花了5亿拍电影,只为纪念一个人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探长在大年初一去刷了《飞驰人生》。

如果评价,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前半段不及格,后半段了不起。

沈腾: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飞驰人生》讲述的是一个过气车神复出的故事。

沈腾饰演一代车神张弛

因为非法飙车,他被禁赛5年,身败名裂,靠摆摊卖炒饭度日。

5年后,他恢复参赛资格,重回赛场。

但此时,他要面临一位年轻强大的对手,林臻东(黄景瑜饰)……

整部电影,可以用比赛前,和比赛后来划分。

比赛前的60分钟完全就是业余导演的水平。

影片为了搞笑而搞笑。

故事凌乱,完全就是为了凑段子而存在,剪辑更是只接起了段子,但出现了情节和情感上的断层。

张弛是个车手,但前60分钟你完全感觉不到他的车手身份。

一会裸体过安检,一会去偷车架,一会去KTV尬唱尬舞。

搞笑的段子一个接一个,但这些段子仅仅是为了刺激观众心里的胳肢窝,对于角色形象的塑造没多少帮助。

从隔壁借来的沈腾依旧长在观众笑点上

至于角色。

除了主角,都是没有灵魂的人设。

比如林榛东就是个富二代,尹正的角色纯搞笑,腾格尔就是个有钱又俗的大佬。

这些角色一个个都太脸谱化,没有任何层次感。

因为他们也全都是奔着搞笑去的。

影片的最后30分钟,比赛开始,片子才进入状态。

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韩寒将拉力赛的硬核操作、车手对比赛的热爱表达的非常精准。

紧贴内道弯沿的飘逸过弯,以及漂移时车手的神操作看得人惊心动魄。

这么精彩专业、难度系数高达10.0的镜头。

探长上次见,还是在14年前的《头文字D》里。

紧贴内道弯沿

漂移时要随时调整方向

比赛的镜头基本都是实拍,一些镜头甚至是韩寒亲自操作。

4000多米的海拔,环境的恶劣,每场戏都有救援直升机待命……

剧组很苦,但电影之间剧组比惨没意思。

有意思的,是最后完成的镜头既专业、又刺激、还热血。

最后的30分钟,能燃到让人泪目。

而影片的结尾,甚至还有些人没有看懂。

因为看懂的人,基本都会笑不出来。

张弛和林臻东对决的,是巴音布鲁克拉力赛。

这里都是天然赛道,赛道里不是石子就是砂石,赛道外不是悬崖就是大海(真实的巴音布鲁克有河没有海)。

而每位赛车的选手,就是要在极度危险的环境里将速度发挥到极致。

张弛对拉力赛有种单纯的热爱。

介绍赛道时主持人说这里有1462个弯道,没人能记得这些弯道,任何情况都可能随时发生。

而赛道上的张弛最后摘下和车队联系的耳机,独自驾驶。

因为这5年来,他每天都会在脑海里练习比赛,每天20遍,一共36500遍。

1462个弯道,每一个弯,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赛道109公里,张弛为了达到最快的速度,每次过弯,他都是逼近最后的刹车点。

最后他完成了比赛,但也突破了赛车的极限。

刹车失灵,他飞出赛道,而赛道下面,是悬崖下几十米的海面。

而只要超过40米,水面就会像水泥一样硬。

张弛的好友发疯似的冲向他跌落悬崖的地方,直升机也朝那边飞去……

他死了吗?

死了。

最后他带着儿子跟同学爸爸飙车的镜头,其实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就算汽车能和战斗机比赛,赛车也不可能变身,一跃飞天。

这一切,可能只发生在他儿子的幻想里。

因为这是他对儿子最后的承诺。

许多人看到最后可能会燃得热血沸腾,但有些人可能已经泪流满面。

《飞驰人生》中那种纯粹的热爱让人感动,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影片的原型——徐浪。

他是韩寒赛车的启蒙,更是一代人梦想的启蒙。

一旦你了解了徐浪,《飞驰人生》中的许多桥段就突然有了意义。

中 韩寒,右 徐浪,图片来自网络

徐浪,1976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武义,他是一个传奇。

韩寒称他为”中国最好的拉力赛车手“

2006年,他参加达喀尔拉力赛获得第19名,这是中国车手最好的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2008年6月17日,在参加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赛时,他对陷入泥泞中的赛车进行救援。

不料拖车钩脱落击中他头部,他没戴头盔,当场昏迷,抢救无效后死亡。

那一年,他32岁(男主张弛达到人生巅峰,被禁赛时也是32岁)。

徐浪是韩寒赛车的启蒙老师,从徐浪身上,韩寒学到的不止是赛车的技术。

还有真挚的情义和对梦想的追逐。

徐浪去世时,韩寒曾发文悼念他:

”我从你身上学到如何开车,我赛段里的每一个动作也许都有你的影子,你让我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磨灭的。“

徐浪和韩寒,图片来自网络

而韩寒在自己电影中对徐浪的致敬,已经深入到骨髓里。

韩寒的第二部电影是《乘风破浪》,其中赛车手男主的名字叫做徐太浪。

他自打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母亲,这个角色也是在致敬徐浪。

《乘风破浪》,邓超饰演徐太浪

32岁的徐浪去世时,他的妻子刚身怀六甲。

他的儿子没有见过他。

《乘风破浪》片尾,阿正(彭于晏饰)问男主为什么开车开这么好,男主说”遗传啊“

只有了解了徐浪的故事,你才会知道这三个字的台词的意义和分量。

《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

徐浪从12岁就开了摩托车,后来加入拉力赛,他也总是以个人的名义参赛。

他太热爱赛车,又总拉不到大赞助,所以他总是垫钱比赛(他说这样会更纯粹更自由)

后来他组建组名车队,还给中汽联组织捐款50万。

而在《飞驰人生》中,张弛重返赛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

《飞驰人生》

《飞驰人生》

现实中,徐浪去世后给家人留下的不是巨额的财产,而是近百万的外债。

在生前他就说,”我为自己的梦想欠下太多钱“

《飞驰人生》的内核,就是梦想,以及那一份最纯粹的热爱。

拉力赛中开放天然的比赛环境对车手来说,不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炼。

为了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他们需要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将赛车的速度提到极致。

稍有不慎,一个失误,他们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生命。

喜欢赛车的人,很少是为了名和利。

他们为的只是纯粹的喜欢和热爱,不掺杂任何杂质。

很多人都会像徐浪一样,即使垫钱,也会去参加。

韩寒在接受杨澜采访时也说过,在拉力赛中,有上百人观赛,就已经是”山呼海啸“了。

现实中的拉力赛

1999年,555拉力赛首次在中国举办,观众看到比赛时的反应和《飞驰人生》中说的一模一样:

”原来赛车还可以这么开!“

许多人因此会做梦了,中国人开始有了梦想,徐浪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2000年,他以个人名义参加了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在福州站,第一次参加比赛的他拿下2升杯第二名,N2组第二名。

2001年,他在韶关站又获得2升杯和N2组的第一名。

2002年,他成为1.6升杯飞车王。

……

2006年,他在达喀尔开出中国车手最好成绩,成为全国著名的”飞车王“

比赛中的徐浪

徐浪成为赛车届的传奇,他的无畏和坚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钟爱赛车的林志颖跟徐浪也是好友。

在拉力赛的赛场,你总能看到一些车手衣服上印着”浪“字。

每每提到徐浪,他们都会哽咽。

因为徐浪让他们学会追逐梦想,而那个最勇敢的人却死在了追逐梦想的路上。

当年葬礼上为徐浪抬棺的有两个人,韩寒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纪念徐浪,武义县特批了一块20多平的墓地。

每年,徐浪的墓碑前都会有人献上鲜花,甚至有人献上奖杯。

韩寒在徐浪葬礼

在他葬礼上,武义县万人空巷。

200辆车把小小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前来悼念的无名车队

家庭不算富裕的徐浪当年还资助一个云南的贫困女孩,两人一直书信往来,从未蒙面。

当有人打电话告诉女孩,徐浪再也不能读她的信时,在电话那一头的女孩哭着不停地问: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徐浪去世后,每年韩寒都会去武义。

徐浪的父亲说,儿子的祭日韩寒从没有落下过。

如今,在韩寒的电影里,也总能看到徐浪的影子。

《后会无期》

而他电影中的小人物,也总在为梦想不断地奔跑。

他的电影也总是纪念一个人。

那个教会许多中国人做梦的人。

《乘风破浪》

《飞驰人生》虽然前面凌乱不堪,但最后对梦想的阐释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只有真正追逐过梦想的人才会有这样的领悟。

《飞驰人生》

人都会做梦,但追梦的人屈指可数。

坚持到最后的人更寥寥无几。

《飞驰人生》

这就像人生,大部分人的生命都普通而平凡,只有少数人的一生光辉而灿烂。

因为不凡的人生,是从追逐梦想开始的。

而人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自己热爱的事情。

(院线热映中)

 4 ) 你怎么看《飞驰人生》的结局设置?

飞驰人生给了这么一个,不那么悲惨的悲剧结局,最后冲出赛道,明显张驰已死,赢了比赛,破了记录,献出了生命。

至于最后那段与飞机赛车,是浪漫主义幻想,让悲剧色彩没那么浓重,和一步之遥里车祸后,汽车飞上了天空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这个结局设定也更适合春节观影。

飞驰人生电影还是挺感动的,值得一看。

 5 ) 写意的飞翔,献给所爱的一切

当张驰的赛车冲出护栏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末路狂花》的结尾:路易斯和塞尔马踩下油门,朝大峡谷纵情一跃。路易斯和塞尔马的一跃,飞出了对自由的渴望;而张驰的这一跃,飞出了对信仰的坚持。

《末路狂花》

当失控的赛车带着沙尘飞向天空,慢镜头,《奉献》的旋律响起时,灿烂的阳光透过镶金边的白云照射到张驰的瞳孔里;脚下,深沉而广袤的大海波光粼粼向他张开怀抱。这一场景,我想是韩寒特别想要表达的人生态度,甚至是整部影片的拍摄动机和意义所在。

有一场戏印象很深,课堂上学员问张驰比赛时“一招必胜”的绝技是什么。他回答:在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开着车全速前进,怎么战胜对手,就是要找到自我能力的边界。冲出赛道没有任何缓冲区域,旁边可能是墙,是树,是水库,是悬崖,就看谁能在逼近极限的同时,犯更少的错误。对赛车手来说,过的每一个弯,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犯的每一个错,都会断送整场比赛,甚至是职业生涯。

张驰深知这场比赛一有闪失会是什么后果,但他在赛程最后,决然加速而没有选择踩刹车。因为他深信只有全力以赴,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才对得起这份热爱。

韩寒依旧是那个少年,因为依然有梦,有信仰,有热血。他所想要表达的,都在张驰的车冲向太阳的那一时刻定格升华了。

最后张驰是死是活,都不是关键。关键是韩寒想要传递出的那份对所爱的坚持与付出:找到自己能力的边界,把眼前的每一个坎都过好,把你的全部都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生又如何?死又如何?对一个已经为所爱决定付出一切的人来说,死在实践梦想的路上是最幸福的事。

 6 ) 自恋直男韩寒装了一个大逼要全国人民买单 真是牛了逼了

前半段剧情上只要能打脸就一定会反转,梗埋得太浅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抖机灵抖的让人生理不适,拿些知乎上都烂了的段子炒冷饭,怎么这么能呢?人家疯狂外星人看黄渤耍猴,你这是把观众当猴耍呢?

有关汽车拉力的剧情方面给人感觉就是又当又立,能看出韩寒是想让观众感受到汽车拉力作为竞技体育的魅力,但普通观众对这项运动的了解肯定少于足球篮球啊,到位的体育电影,不管你明不明白这项运动是怎么回事,至少都让观众感同身受人家的拼搏精神吧。你看韩寒怎么做的,先是让沈腾去搞车的时候扔一大堆超过剧情需要的术语强行抬高门槛告诉你“别花功夫看懂了没打算让你懂”,再是把频道切到五星体育给人看比赛转播,用紧张刺激的镜头试图让观众忘却前一个小时的昏昏欲睡(我要客观的说这一段的确还可以但你为什么不直接拍纪录片?)。但还是拧巴着要耍帅,就差没拿个大喇叭在耳边喊“你看老子就是玩这个的!高不高端!厉不厉害!牛不牛逼!”

一边觉得观众太low不配理解你,一边贺岁档上映求着人来看,你不是whore是什么?你牛逼你把最基本故事讲好啊,你这一半喜剧一半实况转播的,几个意思?儿子这条线你埋了你就讲啊,那几个符号人物你倒是让他们起作用啊,合着你自己把故事讲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观众看不明白能让你觉得自己特别牛逼?没本事还装逼,倒胃口;而建立在把观众当傻子的基础上的装逼,就是坏了。

飞驰人生和疯狂的外星人我是同一天看的,今天想想人黄渤让老外吃了屎,老外可是带着家伙冲人家去了,我吃了飞驰人生这乌烟瘴气的东西,只是坐这里骂骂人,挺客气了。

两颗星。一颗心疼沈腾一颗给钢管舞的尹正。韩寒你这装逼犯早点走正道吧!

 7 ) 长路奉献给远方

在老家武穴的电影院看完这场电影的,基本上是坐满了。倒是很意外韩寒在我们这样的四线小城市还是有号召力的(不过不得不吐槽一下观影环境的糟糕:小孩子特别多,跑来跑去;大人们刷手机,大声说话。某一个瞬间,我感觉这些人是把这里当成自家的客厅了。摊手。)看完后走出来,我忽然想起当年读高中时,在离电影院不远的新华书店买《三重门》的场景。韩寒大我两岁,当年退学写书的事情,对读高一的我来说非常震动。已经很多年不读他的书了,他拍的《后会无期》《乘风破浪》我都在电影院看过,《后会无期》很像他的小说风格,散,松,“金句”时不时蹦跶;《乘风破浪》,小镇青年的生活,于我来说有些隔膜,感受不深。那时候我在想韩寒一定会拍赛车的故事吧,毕竟这是他擅长的。没想到到了《飞驰人生》,还真是赛车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类型片的情节架构:英雄落难,泯然于众人久矣,但一直不忘本心默默努力等待东山再起,期间多少辛酸屈辱苦痛都可以忍,到最后终于重回巅峰……本来我以为结局是王者归来众人欢呼,结果并非如此,虽然对沈腾饰演的张驰来可能是完满的。当时在电影院看时,我看周边的人都有些错愕。不过先要说一下我感觉:如果能收一些就好了,往事片段闪回,加上歌曲《奉献》的响起,我没有被打动,反倒觉得尴尬。如果这个地方,能够收一点儿,给沈腾更多表演的空间,让他的表演把观众带入进去,可能会更触动人吧。

我始终觉得本片的主角是赛车,但是单纯展示拉力赛,那不是电影,那是纪录片,也没有多人会看。作为职业赛车手的韩寒,多次夺得赛车拉力赛的冠军,他对于这项运动的热爱自不待言。他需要借助一个故事的躯壳,好把赛车装进去。我感兴趣的是他如何展示他熟悉的赛车?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张本煜饰演的修车工记星,他在给沈腾和尹正算修一辆赛车需要多少花费时,像相声演员报菜名似的报出各个部件的名字和价格,我觉得这对韩寒来说是“如数家珍”;另外一处是巴音布鲁克赛车拉力赛的比赛过程,车辆、装备、赛规赛制和赛场解说,既要做到专业,又要大家看得懂,这一块我觉得韩寒做的是到位的(毕竟是他的本行)。

我本来预设紧张感的营造是来自于沈腾与黄景瑜的对抗,你追我赶,像以前这种类型片所呈现的那样,你的车别我一下,我的车挡你一下,双方情绪极度亢奋,追逐的场面也分外刺激……但在这部电影里却没有出现这种激烈对抗的场景,当然这个也是由赛车拉力赛的比赛性质决定的:赛车拉力赛中每一辆赛车是载着两个人的,一个是车手,一个是领航员,车手负责开车,但是拉力赛的赛道特别复杂,单靠车手,很难记住所有的弯道和路况,所以要有一位领航员负责给车手读路书并且帮忙看路和辅助检测赛车的配件状况。比赛也是自己跑自己的,不会出现两辆车正面对抗的场景。黄景瑜饰演的林臻东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他成全了张驰。当张驰开过终点线时,林臻东回首看的那个神情是复杂的:他被打败了,但胜利的人却有他的代价。

那紧张感便是来自于主人公面临极端情况时如何选择了。片中的比赛地点巴音布鲁克,电影里介绍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赛道,而沈腾饰演的张驰因为领航员受伤未获得参赛资格,只能独自挑战。电影的后半段,详细地展示了比赛的过程,一路上其他选手不是撞到树上了,就是某个部件出问题,最严重的是坠毁身亡,张驰一路开了过去。赛车这个事情,就是不能犹豫,要全身心专注,把自己和车子逼到极限,体会到那种极致的快感。这份快感,搁到日常生活中,说出来就很鸡汤了,但放回比赛的当事人身上,就是无法形容的幸福,正如结尾出现了《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此种体验,没有参与其中的人,很难体会到。

最后我忍不住在想:张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赛车,那他孩子该怎么办?电影结尾车子飞了起来,张驰带着他孩子坐在车上,这个场景其实不能细想。于是我设想另外一个结局:张驰没有选择赢,他选择了安全地冲过终点线,林臻东终于名至实归地成为冠军。张驰带着孩子回去,继续过着平常的日子……电影可以编织出一个梦来,但梦醒后,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能敢不管不顾飞驰的人生毕竟是少见的。

 8 ) 这次,韩寒拍了自己的一半人生。

《飞驰人生》是韩寒第三部作品,昨天提前看了,具体的感觉要“从头说起”:

韩寒导演/编剧的电影一共有三部。第一部《后会无期》“The Continent”(大陆),第二部《乘风破浪》“Duckweed”(浮萍),第三部《飞驰人生》“Pegasus”(飞马),三部作品可以串联成一个整体,更可以看成是一个成长的递进:大陆、海洋、天空,年轻的朋友从大陆出走,像浮萍一样在大海追寻自由,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但求最后能像飞马般真正飞翔一次。

三部电影的过程,从小成本到大制作,从暑期档走到春节档,韩寒也从年轻气盛变成年近四十。

年少成名的韩寒,享受过我们这个时代最多的关注及争议。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这些年他必须不断去证明自己,去突破自己。

还记得处女作《后会无期》拍出来的感觉非常稚嫩,口碑两极,喜欢的都是韩寒的书迷,因为这部电影就是韩寒小说的电影版;到了第二部《乘风破浪》已经定档春节,拍摄手法以及表达开始顾及大众,慢慢有了商业电影的模样;第三部《飞驰人生》结合前面两者,故事非常韩寒,但节奏、选角、拍摄技巧、时长等都很商业、熟练了。

从三部电影的选角也看得出变化:《后会无期》的演员表(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袁泉、陈乔恩、贾樟柯、白客)还是很文艺调性,看得出是文艺青年韩寒的电影;第二部《乘风破浪》主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董子健,虽然还有文艺属性、考量演技,但更多还是流量担当;第三部《飞驰人生》主演已经不是文艺圈了,而是喜剧票房担当的沈腾。

这是不是韩寒向市场妥协?我觉得不是,更多的应该是成长了,不想再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与发展空间。

韩寒从高中开始,写书大卖,写博客热度全网最高,去赛车拿冠军,拍电影票房大卖,这种步步高升的人生看似一路顺利。但“保持光环”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轻松,韩寒最近接受高晓松访问说到:投资压力很大,自我表达之余,要让观众喜欢看,还不能让信任你的人投资人失望。

这次《飞驰人生》剧组在装备上花了不少钱,主要用在赛车戏。为了让观众在大银幕上更真实地感受赛车的激烈,电影特意去到新疆最美赛道巴音布鲁克草原取景拍摄拉力赛的戏份,进行了大量的实拍和航拍:“赛车题材确实比较得心应手,但拍摄需要面对非常多的难题,之前在新疆拍了一个半月,4000多米的海拔,赛车维修和保障等都很难。

韩寒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本次的制作成本,“拿赛车来说,二十几台车一起比赛,每台改装费用两三百万,另外主角的车必须备三到四台,配角的车备三台,单单改装成本和搭景的成本就非常高。”

《飞驰人生》拍摄的难度还在于“危险”,赛车戏份需要职业车手上阵,部分戏份还是韩寒亲身演出,每场车戏还必须有救援直升机在旁边才可以拍摄。因为救援直升机到医院二十多分钟,而开车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可想而知之危险程度。

看了《飞驰人生》之后,甚至觉得这部电影是韩寒前半生的一个缩影。因为韩寒高中就成名,之后没有再升学,也没有正经工作过。所以除了校园时光,他没有太大社会经验,这导致了他创作题材有点捉襟见肘;但《飞驰人生》讲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领域——赛车,电影里有大量关于赛车的细节描写,写得像写得好,故事很充实。当然少不了韩寒擅长的谐音梗,以及各种表达小技巧,爽,有意思,而且将电影的节奏控制得很好,没有拖沓。

《飞驰人生》歌曲选取方面也有很有意思,电影里植入了《后会无期》主题曲《平凡之路》里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这句歌词也是韩寒写的,想必也是他的心里话吧,电影里还插入了韩寒自己唱的《奉献》。

而《飞驰人生》的主题曲——阿信《一半人生》也是韩寒写词,更明确表达了他年到四十的感慨:

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别人/最后却是我满脸泪痕
早告别青春/活成了别人

很有意思的一个“彩蛋”是饰演过气车神的沈腾和他的好帮手尹正,都是来自于《夏洛特烦恼》;而另外一个车队的黄景瑜和尹昉则是来自于去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很有CP感。不过不得不提,尹正在沈腾旁边完全没有被比下去,演技在线,而且喜剧幽默感很强,让人眼前一亮;而黄景瑜尹昉在《红海行动》后的确成长不少,青涩感已经被自信取代,感受到有着气场,看好这两位年轻演员的发展。

最后,想用《飞驰人生》里的一段台词概括这部电影的感情:

你呢,是这辈子没故事,想拥有一段故事;
我呢,是故事太多,想给故事一个结局。

 短评

普通老百姓看完谁不想点开QQ飞车呢?

4分钟前
  • 鱼虾入梦ee
  • 推荐

1、还是熟悉的韩寒风格,没有浮夸的表演和台词,没有刻意地营造笑点和燃点,就是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娓娓道来,让观众不知不觉中收获欢笑、热血和感动。2、配乐超喜欢,跟电影的基调特别搭,再次在电影院听到《平凡之路》很感慨。3、最后半小时在巴音布鲁克的赛车戏精彩,韩寒拍起自己热爱的领域果然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4、韩寒三部电影看下来,真的是一位很稳的导演,也许出不了经典,但底限绝对是有保证的,真的很棒

8分钟前
  • 画船听雨眠
  • 推荐

nothing special...

13分钟前
  • YAW
  • 较差

国内少有的公路赛车片 又燃又煽情,被黄景瑜大大的圈粉了,颜值演技都在线啊。少女心啊啊啊 怎么能这么帅 沈腾黄景瑜配置绝了

18分钟前
  • 尚尚尚尚仔
  • 力荐

最近在重读韩寒的书,在他的赛车场上跑车,走访了他和他的赛车圈朋友们,这么多年他真是一点都没变。飞驰人生比前两部更甚,是韩寒个人性格、爱好、审美趣味的集中展现。前半段依旧充满直男土味冷笑话、抖机灵的段子,后半段在电影质感上有了飞跃式提升,专业度与娱乐观赏性结合满分,看得我寒毛直竖,改装特效、板凳练车好燃,末路狂花直接看哭,每个大男孩都好帅。我不敢说韩寒的电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私人情感上它击中了我,很久没有电影看完兴奋和感慨到失眠了。很多人觉得韩寒去赛车是耍酷和玩票,多次拿下全国总冠军、成为国内双栖车手第一人之后,大家又说是中国赛车太水。从来人们只看得到风光,苦衷却无法为外人道,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了。我想谢谢韩寒,最好的偶像就是,每当你感到挫败的时候,想起他,就好像有了力量。

2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很简单的故事,比普通的运动题材还少几个转,笑点都是严肃+消解严肃的同一模式,反正还是韩寒那套小聪明电影:话题演员+翻唱老歌+俏皮话,说不上有多好但又强过大部分国产喜剧。比较伤感的是尹正,2015-2019,短短四年就从低配吴彦祖变成了中配高晓松(都不是高配了!)……

2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有幸参加了上海的全国看片会。沈腾始终是我的笑点,他就算站着不动我也会哈哈哈的笑起来。这一部不是典型的韩寒风格,融合了一部分开心麻花在里面,整体出来的效果和笑果还不错,尹正真的是惊喜中的惊喜,发挥得太好了。

28分钟前
  • 凝叶苔簌
  • 推荐

坐拥资本和声望,不明白为什么第三部了还在拍MV电影。

33分钟前
  • 昼夜售蓝
  • 较差

比起其它商业片,它有一种不适的真诚,一种粗糙的感动。喜欢电影里的比赛结尾,中年人(中产阶级)是否该拿出张弛的精神,去解决你们该解决的历史问题,哪怕失控?否则,我们的人生都像那辆破车,一直在矜持,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看似没有修好的可能,我们的审美就一直这么不适下去了。

37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尹正钢管舞跳得真好,人生如歌…梗如果多用几次就不好玩了,但是就是很喜欢沈腾!!

42分钟前
  • jousennn
  • 力荐

比想象中稍微好一点,相比之前韩寒的电影有了一些相对正常并且工整的电影意识,不过,整部电影依然非常非常的普通。说是一部励志片,但是每一秒钟都可以感受到导演兼编剧的韩寒那种由内而外的自恋,既不花时间展现人物的境遇,也没有为人物设置太多障碍,一切的情节设计都来无影去无踪,故事线可谓是一平到底,情感表达肤浅得可以。到最后,你可以发现这个不过就是韩寒对于自己人生的致敬,毕竟,他真的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绝望,也绝对不可能拍出真正有力量的电影。

4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会感动是因为我耶有热爱并且想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韩寒也不再是一个段子手,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员选的真好。

44分钟前
  • IL
  • 推荐

沈腾不适合这个角色,前一半开心麻花式的小品段子集锦也很灾难,把影片节奏拖垮,也消减了运动励志电影应有的感染力。后一半的赛车场面完成得还不错,但整体风格割裂,显得不伦不类。

46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比《乘风破浪》好,韩寒终于没有从头到尾填塞年代符号了,但本质还是在推销私货。只见驰不见飞,为了快上那零点几秒连儿子都不管不要了吗?大过年就像看了一部拉力赛的科普电影......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不是,沈腾和黄景瑜第一次见面那段cg和灌篮高手bgm也太尬了吧

52分钟前
  • Gnomeek
  • 还行

笑点打的太精准了,都被观众猜到了

5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你人生顺遂无波无澜,没有故事却想要故事;他生活起伏波谷波峰,太多故事只想要结局。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少年的童贞是从失去梦想终结的。原来捱过多少炒饭的日子和幻想赛车的夜晚,还是要在财富面前善舞长袖绕梁钢管。自尊绣在胸口文在心头,用一千天记住一千个弯道,从没有谁的人生能飞驰。

5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飞驰人生》讲述昔日西虹市首富王多鱼因非法赛车被捕入狱、倾家荡产的故事,后来他经过不懈努力,再加上高中同学袁华、班主任王老师的帮助,终于把属于他的荣誉赢了回来。 但是故事还没完,后来他还和马冬梅、大春、孟特娇演了小品《占位子》,还和一个叫做耿浩的人一起经营了游乐园,结果被外星人绑架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表面上是小鲜肉,其实是杀人不眨眼的狙击手;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表面上在游乐园做兼职,其实真实身份是海王;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卖炒饭、偷汽车、求赞助,其实家产有三百亿。

1小时前
  • 朝暮雪
  • 还行

从第一部的重感觉轻故事到上一部的煽情故事片,再到如今这个标准的贺岁喜剧,韩寒已经确定且自我认可了自己作为行活工匠的身份。曾经的意见表达者如今以拜年逗乐谋生,这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谁也没有义务必须一直悲壮或者背负什么,只是,从一个人的改变能见微知著地感到唏嘘。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很搞笑,拉力赛超级燃,后面有点感动,居然还看哭了,结局出乎意料,沈腾黄景瑜尹正演的都很好

1小时前
  • 小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