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之子

战争片匈牙利2015

主演:盖佐·罗赫里格,列文特·莫尔纳,乌尔斯·瑞恩,托德·沙尔蒙,耶日·瓦尔恰克,盖尔戈·法卡斯,巴拉日·法卡斯,桑德尔·泽绍特,马尔桑·恰尼克,列文特·奥尔班

导演:拉斯洛·奈迈施

 剧照

索尔之子 剧照 NO.1索尔之子 剧照 NO.2索尔之子 剧照 NO.3索尔之子 剧照 NO.4索尔之子 剧照 NO.5索尔之子 剧照 NO.6索尔之子 剧照 NO.13索尔之子 剧照 NO.14索尔之子 剧照 NO.15索尔之子 剧照 NO.16索尔之子 剧照 NO.17索尔之子 剧照 NO.18索尔之子 剧照 NO.19索尔之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7

详细剧情

身为纳粹集中营“特遣队”队员的犹太人索尔(Géza R?hrig饰),是一名被迫负责处理死尸的囚犯,某日在例行清理毒气室遇难者尸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儿子”的遗体,他从此改变了苟且度日的生活,做出了人生中最大胆的决定——拼死夺回“儿子”的尸体,并找到一位犹太牧师为“儿子”下葬。

 长篇影评

 1 ) FIFF16丨DAY7《索尔之子》:他一直面无表情,可最后他笑了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索尔之子》,下面请看前线变焦影像中奋力为“儿子”寻找安身处的父亲们的评价了!

心是孤独的猎手:

有点无聊,故事还是那个老套的故事,也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给我全新的感受,就很平庸。

Polaris.J:

强风格化,压迫的,幽闭的,恐怖的,偏执的。 “你这样会把我们都害死的。”索尔:“我们早就是死人了。”

给艾德林的诗:

感觉为形式车了一遍好故事不怎么值当,但一两句话甚至短评都写满了也还说不清,也算是某种评价焦虑了吧。

莫扎特仑苏:

为一个虚妄的执念不停寻找,有种现代主义的感觉,在这种写实的环境下它其实创造了另一种荒诞,引申了背后的象征义。

Pincent:

大量跟拍主角的长镜头,虚化主角外的背景,有种第一人称跟随主角的参与感,以一人所见述集中营大环境,也淡化了所遇之苦难而不刻意煽情消费残忍。

莫扎特仑苏:

镜头聚焦于一个人和他的视角,周围集中营的混乱和绝望更严重了,此时我与其他主角旁边被虚掉的受害者一样,搞不懂主角千方百计深陷险境对埋葬莫须有儿子的执念。也可能,我注定是被历史虚焦的人物。

RyanRyqn:

难以置信作为如此高完成度的处女作在风格和形式上能做到如此创新,且方式和影片从内观察可怖战争的内涵不谋而合,作为匈牙利导演的新起之秀,能看出受匈牙利电影传统的影响,在调度上有贝拉·塔尔的影子。

果树:

非常特殊的观感,实验性满分,完成度80分。因为主观视角带来的环境感太强烈,感觉后景的虚焦都像是导演给观众的仁慈了。故事并不完满,很多环节动机不明,好在结尾有一个小升华,把整体叙事的合理性拉回了一点。看完心情很复杂,回望自己的生活,好像不再有真正的难题。

我略知她一二:

混乱的时代裹挟着所有人,罪恶的洪流推动着人们不由自主的前进、行走,但却没有任何方向,直到你的眼里有了光,那是你唇边绝无仅有的嘴角上扬。然后你走进了更加不堪的寻找与追寻,背水与覆水,仿佛变成了万古的魔咒,摇晃着摇晃着,好像拖走的一切都变了质,像是疯狂的寓言,最后躲进了逼仄的深渊。从导演到索尔,每个人都是法西斯,无一幸免。

子夜无人:

全程不曾偏离过主人公的视角和活动范围,释放出看不到极限的心理高压。一群人被扒光了衣服互相推搡着迎来枪响,一群人清理流水线上的尸骸和骨灰,沦为没有意志的肉体机器。混乱的暴走、麻木的情感,正因为疯狂所以才需要希望,正因为处处都被无以名状的恐怖包围,才需要突围一道微弱的亮光。 那些对人物的道德审判太苛求了,一切后人所能感知到的沉痛,早已经是大门紧闭、四下漆黑的状态,我们是永远无法真正与历史完成对话的。

苍山古井空对月:

手持摄影+浅焦长镜头+窄画幅,限制观众之所见,视角跟随索尔,画面亦是索尔心理状态的呈现。浅焦跟拍表示索尔对周遭环境的不重视,或者说是索尔没有将其目光投射到周围,实焦的部分才是索尔注意力所在,少有的远景实焦画面则是索尔的主观视角。看似通过索尔寻找犹太教士为一个死去的孩子送葬这个主线串起集中营的种种景象,但是这些景象却又是模糊的。如果说集中营的悲惨景象是索尔的动机,那么这些虚焦的画面似乎没能给这动机有力的支撑,更多像是依赖于观众既有的历史认知。结局是悲剧的,但是画面透露出来的回避态度无法给人更多深刻的感触。

Hethang:

这导演处女作就拍出这样的水平不得不承认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总感觉有一种为了达到大师境界而装成大师的蹩脚感。首先影片的气氛把控无可挑剔,无论是在摄影上的变焦与晃动,还是在声音处理上用人与人间的低声交谈与环境声音之巨大形成的反差,都有力呈现出了集中营的恐怖压抑。但这样的设计仔细想来却有种刻意为之的感觉,再加上影片在剧情上得处理相当之羸弱,许多具体情节找不到对应点而显得没有来头,这样一正一负相互叠加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还是滑向了负面,这样的矛盾感在影片结尾处更为集中凸显。最后影片的情感抒发是找不着调的,因此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能共情的点实在太少,只有男主角坚毅中带着一丝脆弱的表演能让观众隐隐约约感受到这一场浩劫中的人性光辉。

#FIFF16#主竞赛单元第7日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索尔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今年连爱沙尼亚也拍出《1944》(与本片发生年份相同)自己视角的二战历史片。战争题材好像不仅能检验电影工业水平,更能提供直面人性的思考空间。
 
但是,看似大方向盖棺定论的二战,其底下还有太多阴暗之处,如今我们都还未拥有真正的勇气通过电影去全方位表现。拉斯洛·杰莱斯 Laszlo Nemes在以下几方面综合提供了一个新鲜角度,整体的组织完全没有处女作的生涩,令人刮目相看:

影片紧贴主人公的一个个长镜头,压抑不轻松,模糊了观众的主客观,转换间却不让人麻痹,一场记忆深刻的观影。导演选取了的这个并不讨巧的展现方式,对剧本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同时对场景转换能力亦是考验。当然一部电影还不足以总结出作者的影像特点,还得静观今后的创作方向。
 
在过去作品中以集中营囚犯作为主人公并非少数,但是完全以特遣队为视角,并展开其生存环境实属少见。组织清理、焚烧填埋、处理骨灰、包括少数女性群体也被影像摄取,此外协助军医实行解剖研究的知识分子、书写记录着集中营文学工作者、一众为渺茫生存希望力求抗争者们......有浓墨重彩也有蜻蜓点水,共同组成了丰富的写实画卷。

而围绕主人公索尔为“儿子”寻找“拉比”下葬这条主线同样不是传统战争题材的叙事逻辑,索尔执拗于自我世界的认知,其动机在这里显然象征意味大于现实意义。那个莫须有的儿子和寻找中的拉比,一个飘走、一个逃跑,仿佛就是人对身与心延续的自我迷信,最终也未能实现自我内心的安葬。

在极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下,没有人确定通过自己的思维逻辑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而电影就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提供那个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世界。

 3 ) 《索尔之子》关于镜头和主题的艺术解析

索尔之子

影评主要解答以下问题

1 影片镜头为什么总围绕索尔转,虚实画面处理有何目的?

2 为什么片尾金发男孩复活了,有何隐喻?

3 为什么索尔总不听话,他在寻找什么?

以下内容为即将播放的影评节目剧本版,请勿转载!
百集奥斯卡系列讲评


奥斯卡金像奖(2016;第88届) 获奖:1

获奖·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戛纳电影节(2015;第68届) 获奖:3

获奖·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费比西奖-主竞赛费比西奖

弗朗索瓦·加莱奖

美国金球奖(2016;第73届) 获奖:1

获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男:我太想写《索尔之子》这篇影评了,囊括了这么多项大奖,可后来一想,还是拉倒吧!

女:怎么了?

男:没看懂呗,太烧脑了!倒不是故事烧脑,是,这电影到底好在哪里呢,我怎么夸它呢?

女:看不懂的多了,我发现一个规律,在影评论坛上,凡是那些吐槽的,没有长篇大论的,甚至没有几个人发表评论的获大奖的电影,基本都是没人能没看懂的……

男:哈,确实如此,你这么一说我也平和多了,咱听森森怎么解读吧,估计他也够呛……

那我来讲评一下这个电影,看能否能达到你们满意的程度!

咱不谈观影的感受,是否压抑,至于你喜欢不喜欢不是艺术层面考虑的问题,人家奥斯卡评委也不是根据某些人的好恶来衡量艺术。而我只要领你们欣赏到影片的闪光点,明白为什么这电影能获奖,就算完成任务。

好,洗耳恭听!

这部电影拍摄手法的最大特点是:镜头始终围着主人公前前后后,跟着他的视线,来回摇移,仿佛就是像一只苍蝇一样,总贴着他,对不对?


女:没错!

导演有时还用第一视角拍摄,肯定也有目的了呗?

男:是不是导演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把观众带入到那个氛围中?

我们关键看人物塑造和大量剧情,这里要用心去体会,否则你看不懂人家导演的用意,我们注意到这些细节,这个男主索尔仿佛是一个异类,思考方式都不一样,在那些反抗者的组织当中,他像一个提线木偶,被指挥,但是慢慢发现,其实谁都无法真正控制他……

给人的感觉,你说东,他偏向西,无数次的折返,好像一只不听话的仓鼠,对不对?我养过这玩意,挺好玩的!

女:哈,没错!既不敢反抗,但又有一种执拗,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就好像一个问题少年……

此时我们要感受到他心中那种强大的意念和力量,咱用一个词来形容:念力!


那我们就试想一下,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假如你身处地狱,你发现没有机会逃亡,我可能会想到死,这辈子就算完了,交代这儿了,当然,大多数人肯定还会想到来生,很合理吧?

男:合理!因为前世今生,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只要是人,都会有所考虑。


我说说导演要营造的环境,其实包括他本人和周围这些犹太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因为这里就是坟场,犹太人在这里是没有价值的,背后红色的叉子,那就是靶子,在索尔看来,一切都没有意义,他根本也不打算逃跑,没有什么是值得留恋,或值得多看一眼……

女:对,他们一切都虚无,身处烟雾弥漫的坟场,所有一切都将是灰烬。

大量镜头都呈现出一个地狱,这里的一切都是没有生命和气息的,并引导观众进入到主人公的世界,理解他的想法。


身处于千万尸身,这是死人的世界,冥冥之中,仿佛有神灵之光在指引……和其他人不一样,索尔有着明确目的性,找到犹太教士,安葬孩子。

女:有个问题,我先问一下,我们后来知道,那个孩子也并不是索尔亲生儿子,但他为什么偏偏看中这个孩子的尸体呢?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人在极端环境下出现的念力,这孩子有一个特点发现没?

男:顽强的生命力?

没错!因为他是毒气室唯一侥幸存活的。而索尔偏偏就看中他这一点,冥冥之中认为他就是自己的儿子,就是未来,对于他的来生和转世意义深远,所以他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好好安葬他。

男:哦,这么说,他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正常合理的。

女;这里很像《肖申克救赎》,虽然不是逃出去,但他寄托自己的来生,也是有强大的信念的!

你们说的非常对!至于葬礼这方面犹太教应该有注解,我就不多讲了,再说我也不是很懂,所以,男主索尔就一个念头,他要埋葬孩子,并坚持要找个教士做祷告,这是他当时的想法。


我们看剧情,在停尸房,有德军官嘲笑他,认为犹太人除了吃睡就是跳舞,注意这里的潜台词,我们要从观影中把这些思想挖掘出来:犹太人会因为一具尸体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岂是你们这些刽子手所能体会的?

男:哇,你这样一解读,我就能体会到这些剧情的意义,确实很有目的性!


所以我们解读镜头语言,需要提炼,我们追随镜头,索尔推着车,往前看,死人的世界,他眼前的一切都是在他看来都是尸体,这种地方哪还有未来?那回头呢,未必只是看过去,他看到的是故去,因为他心里挂念的那句尸体,这里全部都是死人的世界。刚刚提到的,为什么索尔总是不听话,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操纵他的思想,更无法操纵他的灵魂。

女:是,而且我想起来,镜头经常去虚化处理,这又有什么目的?

就是强调虚无的概念,有用和无用的概念,今天有金子,你就有价值,没金子可能就是尸体了……

男:哦?原来如此!你还真会解读

本来嘛!影评这东西,不白活不行,但全靠意淫,那叫扯淡,蒙外行!要讲到人家心里才行!这种虚化处理运用的非常巧妙,其实一点不会影响我们对当时环境的解读和呈现,因为大家完全都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环境,纳粹集中营的历史背景耳熟能详嘛!


我们看,之后那个女人,也不认识男主索尔,两人什么都不说,只是四目相对,女人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他,为什么?

女:在那样的环境中,我还能信谁呢,我还有多少机会呢

是的,我今天站在这里,明天可能就进焚尸炉了……任何一个人出现在眼前,都可能是救命稻草,都是神的安排,也就因为是地狱,身陷地狱,心如冷灰,不可能再有什么寄托和非分之想了,除了那几个有逃跑计划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索尔的这些作法,这也是导演竭力去营造的。


再往后看,观众会想,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一直把尸体扛到这里,还竟然想着渡过河去。大家注意对比,当他失去手中的尸体的时候,他仿佛一下走掉了所有的力气,只是大口呼吸着,最后被人拖到岸边

男:哦,您这么一提示,对比,我好像有点看出门道了……

再看,索尔回头了吗?一次都没有?和之前对比,之前屡次东张西望,回头……是不是构成鲜明的反差?

女:为什么呢?

当他看到尸体顺水而下,后有追兵,此时一切都完了,他的全部计划落空了,人丢失了信念和希望,失魂落魄,其实他压根没想逃生,他就是想埋葬那个孩子……


我们还要这些细节,看,德国军官捂住孩子的嘴,而这次孩子被放走,跑掉了。

我为什么说这次,你们还记得之前那个孩子是不是也这样被捂住嘴杀死了?而这两次其实是相呼应的,又给人联想空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人家是导演有道理的!

女:是不是说,你坚信孩子还不死,他就不会死!总有个证明和出处让你看到神性……



没错!索尔临死前看到了孩子复活了,那是奇迹吗?虽然观众不这么认为,但索尔认为一定是!只要你心存信仰,上帝总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男:对,索尔坚信生命的奇迹,死不足惧,还有来生的这个信念,来世今生,神灵之光……这些牢牢根植于索尔的内心。

信念这种东西是死不了的,信念不死,生命必然也会传承下去,金色头发的男孩,不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承袭吗?

我们抗争,今生完了,我们寄托来世,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无论是战争还是逃亡,或许为了活,或许为了死,或许仅仅为一具尸体,为了明天我们就这样坚持,由此迸发出的力量足以震慑并击倒一切鄙视我们的敌人。

女:哇,好感动!我好想哭!

一个民族只要有信念,是击不跨的,你看这个犹太人,只是那么一个念头,所爆发出这种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无惧无畏,多么有震撼力!


钢琴家剧照
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电影很多,《钢琴家》也是类似题材,故事并非宣扬反抗和战斗精神,但却凸显顽强的生命力和信念的力量,每部的电影主题不一样,只有看懂主题思想才有资格做解读。

男:现在我信了,你真是问不倒啊?

呵呵,我搞影评拉片,不是想可以证明自己。其实很早我就已经达到什么级别,这我心里还没数吗?

我们编剧在拿到故事时候,越是这种稀奇古怪的新奇的故事,越有可能是获大奖的胚子,但是往往很难写,主题思想不明确,因为没有方向性,所以剧本感觉越写越侨情,写着写着就流于俗套,要么就跑偏了,不知道如何将思想融入故事中,并有艺术手段去展现……这其实就是缺乏艺术修为,无法达到大师级的标准,一句话,就是驾驭不了!

所以本节目就是想拉近国际大师们的距离,让每个有故事的人,都有机会写出一部精彩的好电影。
影评收录于奥斯卡电影百集系列讲评//zhuanlan.zhihu.com/c_155600893

 4 ) 永远无法用文字或影像表达的恐怖历史

这部匈牙利片是我看过的最恐怖、最震撼的纳粹与犹太人的电影,没有之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可谓汗牛充栋,有如《钢琴师》那样真切的可怖回忆,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在一片黑暗中的微弱光芒,还有《美丽人生》那样笑中带泪歌颂爱之伟大。尽管各种珠玉在前,《索尔之子》竟然还能独辟蹊径,采取了前所未见的视角和风格。它不歌颂英雄,不反思历史,它只想告诉我们,那段岁月的恐怖,我们永远不能真正体会。而这部电影,把我们与“真正体会”又拉近了一步。

影片从一片虚焦中开始,缓缓从远处走来的索尔,直到镜头跟前才逐渐清晰,从此镜头就始终特写跟拍索尔的脸或后脑勺,而其他事物在绝对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模糊的。这就给了强烈暗示,本片的焦点不是大局,不是历史,而是索尔这个人,我们要跟着他来体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

<图片2>

索尔是集中营里比较强壮的犹太人,因此得以做苦力而暂时免死,他的工作地点就是毒气室。没有任何配乐,仅凭跟拍着他的长镜头,我们和索尔一起不断在灭绝营中奔走,亲身经历了灭绝营真实的样子。整部电影故意采用的狭窄画幅,也加剧了幽闭和压迫感。用工作、面包、咖啡诱骗人群,还假意提醒记住自己寄存物品的编号,而关上铁门后,那瞬间而生的震天而杂乱的哭喊,不是鬼片里的尖叫,那是真正痛苦恐怖的群体死亡;当哭喊声散去,遍地尸体和血浆,堆积如山的肉色,索尔奋力擦洗血迹、拖着尸体与地板摩擦的刺耳声音;焚尸炉骨灰爆满,改为直接射杀于万人坑,在那片片火光、模糊的裸体、人群被迫涌向万人坑的不绝的哭喊中。以往的纳粹集中营电影虽然画面残暴,但始终有一种秩序井然的冷酷。而这部电影,尽管画面是虚焦模糊的,却反而折射出了这无法用任何语言或视听表达能形容的恐怖与罪恶,我看到了此生所见的最写实的人间地狱。

而同为犹太人、随时可能面临同样命运的索尔脸上,并没有太多表情。或许是凝重,或许是麻木,眼前的一片模糊正也是他眼中的世界,或者说,心中的世界。而影片偶尔聚焦的事物,正是索尔关心的。他关心的不是同胞的惨状,也不是秘密抵抗组织的进展,而是,他的“儿子”。

<图片1>

那究竟是不是他的儿子,影片没有明确说明,也并不重要。其实影片的情节令人困惑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抵抗组织运作的细节,但其实这也反映了索尔的处境,或者身临其境的观众应有的处境。奥斯维辛灭绝营,夹杂着来自欧洲各地的犹太人,我注意到的就有索尔的匈牙利语,抵抗组织的意第绪语,本地人的波兰语,另一个集中营里的拉比的希腊语,哭喊的牺牲者中有法语,还有纳粹军官的德语,以及偶尔的英语沟通。仅仅从语言方面,这就是一个无比混乱令人困惑的世界,而索尔更仅仅是这个集中营里被奴役的一员,他更无从充分理解周遭发生的每件事,眼前只有不可名状的恐怖。这部电影通过模糊视线,含糊情节,让观众也有和索尔一样的麻木或更多难以形容的感受,是和一贯的“上帝视角”的电影观众截然不同的体验。

更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恐怖而扭曲的人间地狱,人的思维和理解力是不能以通常状况来假设的。在这种不可思议的条件下,索尔极度偏执地想要埋葬“儿子”,而且非要找一个拉比(犹太教神父)来进行祷告仪式。为此他历经千难万险,不顾伙伴的安全,放弃抵抗组织交代的任务,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交换一个将被处决的拉比。首先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谴责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反抗或求生。其次,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偏执,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索尔的精神寄托。想象一下他所处的环境,他所做的工作,他一片黑暗的命运,在这样极度扭曲的心理情境下,即便他很可能没有儿子,所谓的“索尔之子”就是他内心最后的支柱和诉求所在,也许就是信仰的最后依靠,上帝的所在。否则他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一切找个拉比呢?可悲的是,他历经艰险找到的是个祈祷词都念错的假拉比,一个为了求生而欺骗他的同胞。这一幕,也象征着在这黑暗无光的世界,他们的上帝也死了。

这部电影从头至尾,举目望去皆是无边炼狱,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片尾的那个波兰本地男孩(他没被纳粹抓走,不是犹太人),更不可能和索尔有关,但见到他自由奔跑的索尔,脸上第一次浮现微笑,仿佛上帝终于出现,在黑暗中撕开了一丝光亮。他心中的“儿子”或精神寄托似乎终于得到了救赎,愿他的灵魂安息。

风格首创,带来最强大冲击,令人两股战战,挥之不去的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毫无悬念。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图片3>

 5 ) 极端环境下的荒谬人格

片名出现前的一个镜头,索尔的脸紧紧靠着门,门后是犹太人们凄惨的号叫,索尔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神色,并不是愤怒或者哀伤,而是凝重的沉思和疲惫。

这并非在试图表现战争苦难,因为这与电影对战争景象遮遮掩掩的手法相悖。索尔是位焚尸人,每天要清理成千上百的尸体并将它们推入火坑,我不认为这个近似于刽子手的角色会对人的死亡产生什么同情心,面对几乎必然的结局,即便曾经有过的情感也会被日复一日的绝望和重复所麻木,索尔对这个世界万念俱灰,生存只是机械的惯性。如果不出意外,他也会终有一天结束掉自己的性命,以任何方式,被杀或自杀。

但意外发生了,一位男孩从毒气室中幸存下来,这被索尔见证,并决心为死去的男孩其举行一场完整的犹太葬礼,对索尔来说,这赋予了他生命意义。

男孩的尸体对索尔究竟为什么这么重要?或许是因为从没有囚犯在经历毒气后还能活下来,男孩的幸存对于目睹无数死亡的索尔来说就像一次神迹展现,是灰暗人生的一丝希望,所以就算拼尽全力谎称是自己的儿子也要为其举行完整的送葬仪式,这样的信仰的确在常人眼中难以理解,因为用正常人的角度去推测一位被战争摧残太久早已扭曲的不正常人的心理,这本来就就是错误的。《逃狱三王》中克鲁尼嘲讽宗教,不理解人们为何会相信它,临死关头却也开始祈求上帝,当你成为处决千万条生命的战争工具,生活不正常,人又怎么会正常?现实已经崩塌,只得求助信仰。此时男主角眼中生命本身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索尔对生命的漠视全片皆有展现,其他囚犯特遣队队员或欺骗或起义,不断想计策来为自己保命,而索尔甚至冒着自己和同伴被杀的危险也要得到男孩尸体,寻找男孩时翻动死人就像翻动猪肉一般毫无反应,在在视听语言上用浅焦镜头将后景做了虚焦的模糊处理,也是在强调角色精神与外界现实的疏离和对战争的冷漠,他已经不关心任何事情,只在乎他的“神迹”。而结局那个金发小男孩的出现,他像得到救赎般微笑,小男孩却拔腿就跑,仿佛是对他信仰的无情驳回。

其实索尔究竟为什么如此执着的完成信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索尔本身那个极端环境下产生的荒谬人格。这也是导演试图讲述的,战争对人肉体外的另一种心灵残害。

本片的影像风格非常独特,长镜头紧靠角色身体移动,当镜头在索尔身后,以过肩镜头的构图拍摄,达到了pov视角的效果,观众仿佛以索尔的眼睛审视一切。而镜头一转或者角色转身时,电影又变为了第三人称视角。切换的如此流畅自然,甚至都不应当用“切换”这个词。主观和客观两个视角间自由游移,让观众既能对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见证摧毁索尔的残酷环境。也同时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索尔的行为。导演将将故事限定一天之内,剪辑上没有任何转场花样,蒙太奇效果,通通无技巧剪切,主角仿佛一直在无休止的忙碌。无论是“无缝衔接”的视角切换还是紧凑的段落连接,都加强了观众在这场战争中的参与感,更进一步体会到角色内心。

我喜欢《索尔之子》的另一原因在于,电影过于死板的影像让它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要远小于文字,而它却将背景的震撼藏在身后,利用视听手段最大限度的营造了一个“脑补的战争”,狭窄的画框本就容纳不下多少东西,再被人物充斥和模糊后景,成堆的尸体变成一个个色块,信息少得可怜,却反倒令观众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或许非导演本意)视觉局促相对的是听觉上的弥补,机械声,士兵吵闹声,枪声,大量被放大夸张的画外音源在观众大脑里建立了空间感,依靠观众的想象构建去体会,《索尔之子》“欲盖弥彰”的影像比赤裸的血肉更令人触目惊心。
 

 6 ) 讨厌的索尔——闲扯《索尔之子》

这不是影评, 就是闲扯, 扯哪儿算哪儿。 索尔是集中营里的特遣队员, 就是干处理尸体, 处理骨灰等各种事情的杂役。 遇到一起事情, 毒气室里有个男孩生还, 然后被纳粹捂死了。 索尔开始执意把这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 要找个犹太拉比给这孩子举行葬礼。 自从这个念头敲进他的脑海, 就跟《盗梦空间》里的“梦境植入”一样, 挥之不去。 为了做这件事, 宁可“为了一个死人把我们活人都害死”——同伴语, 具体表现为, 他已不顾同伴死活——把孩子尸体藏到大家歇息处(如果被纳粹发现,大家都遭殃), 不顾他人死活——找到一个隐藏身份的拉比, 因为别人不肯帮他下葬“儿子”, 于是他间接(也可以说是直接)把那人害死了(被纳粹枪毙)。 大家都在赶在最后关头之前想办法逃出集中营——因为很快他们这些杂役也要进毒气室, 索尔不为所动, 大家托他去接头人那拿火药被他弄丢——他根本不在乎。 在同伴眼中, 索尔绝对不比纳粹更可爱, 只可能更讨厌。 在观众眼中,很可能也如此。 这些种种, 导致根本没法愉悦地看完这个片。 因为这个索尔实在太讨厌。 这片跟任何以往讲集中营的片都不一样, 大家的既定印象是,都是集中营里的难友,人们会彼此团结,照顾, 这片不, 为了活命, 在集中营里的“囚犯”, 比狼更狼,比黑更黑,比狠心更狠心,比麻木更麻木。 主角则不仅仅是反“集中营”片定律, 简直是反人类。 同伴的死活根本不关心。 这么个反类型的片, 这么个讨厌的主角, 这么些不符合大家想象的集中营难民, 怎么就成了牛逼片了呢。 导演其实是想表达这么个意思, 那些积极地谋划想要逃集中营的, 在索尔眼中,不过是徒劳, 有一场戏是这样的, 同伴说:你这样会把我们都害死的。 索尔说:我们早就是死人了。 当他说这话的时候, 我想我明白了导演的最终要表达什么。 回想起电影开头索尔的神情,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 那就是一张已经死去的人的脸, 应该是从第一次处理毒气室的尸体开始, 他就已经是死人了——肉体上的消亡是迟早的事。 而那个毒气室中幸存下来,又被弄死的孩子, 让他活了过来, 为这孩子找个拉比诵经,下葬, 成了他漆黑一片的生命中唯一的亮光。 我拿一个类似的片来“点破”一下, 就好理解了。 如果看过《嫌疑人X的献身》, 就知道索尔为什么这样了。 《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X本来正要上吊, 隔壁邻居的敲门, 让他继续活了下去, 从此以保护邻居母女为唯一活着的希望。 索尔则是为孩子——尽管那根本不是他儿子, 找个拉比下葬, 才是让他感觉到唯一活着的事情。 也可以说是相信神迹的存在,想把这件事做全了,求个希望之光。 片尾他看到一个活的孩子, 感觉他的希望之光出现了——他第一次笑了,满足了。 在这死亡之地,他感觉自己重生了。 导演从一堆已经模式化的集中营片, 找到这么一个切入点,反着打, 这事情成了。

 7 ) 信仰还是偏执

许多人都有信仰,可是这种信仰也要基于对其他人生命的尊重之上不是吗。并不是说我们早晚都是dead man就可以随意剥夺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天的权利。

我想起看《兄弟连》第九集里对集中营的表达,不到半集,非常保守和朴实的叙述,却让人热泪盈眶。第一次对集中营有不一样的震撼与感触,那种震撼甚至远远超越《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等。

可是在看这一部的时候分分钟出戏。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用力过猛了,要知道,过度表达可能会适得其反。

 8 ) 我还以为是别人的儿子...

某些场景确实挺震撼,除此之外我没看出有什么牛逼的。到是这家伙对情感的控制能力挺让我惊讶的,看着自己被纳粹弄个半死的亲儿子(我表示严重怀疑)再次被捂死,居然连滴眼泪都没掉。儿子死后整天不顾自己和同伴的死活,冒着危险找什么犹太牧师为儿子下葬,人都死了你弄那些个有什么用,能把你那死儿子救活吗?这家伙就是一形式主义的害群之马。我看不懂这电影,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黑皮书》...都是很好的电影。这就是部纯装逼的电影,还弄个4:3比例,你要逆时代还是怎么,咋不用黑白胶片拍呢?
S-U-C-K-M-Y-C-O-C-K

 短评

看着太压抑了

7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还行

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影院看,果然观影体验如媒体所述十分令人不舒服,看得我各种胸闷压抑。半第一人称的视角,远景虚焦的处理,既让人跟着男主看遍营内的各种残酷,又不至于被过于血腥的远景吓到。到电影快结尾时都很讨厌男主,但是结尾出来就理解了,有些更伟大的东西值得被救赎。

1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很好

12分钟前
  • 小妖の七七
  • 还行

影片独特的始终特写聚焦跟拍主角,而模糊背景的拍法,既非常写实地呈现了人间地狱(真是看过的最恐怖震撼的二战集中营电影,毒气室和万人坑的火光)而又不会让你做噩梦,又让观众体验了主角索尔自己的视角,即只聚焦于索尔关心的事物。假拉比象征上帝已死,窄画幅压抑。

14分钟前
  • 叶洲
  • 力荐

放映结束后,坐在我身边的两位阿姨居然一本正经地开始讨论那个男孩到底是不是男主的亲儿子我真是……以个体(冷漠的)视角去展现集中营,特别是以前没有当过主角的特遣队,idea不错。但无休止的短焦镜头实在看得我烦躁。男主的人设也很让我烦躁。这片居然满座,我真是越来越佩服法国观众了!

18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看这种电影的时候,心里总是很压抑,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尸体焚化的味道。

20分钟前
  • ╯^╰
  • 推荐

强烈风格化,只关注主角和背景虚焦从另一个层面,也是有意弱化对苦难以及受害者的消费,只关注主角个人的遭遇吧。又从他四处的周转来观察整个恐怖的流程。不过这种过度关注确实非常压抑,而且,男主执念有些强到过度了。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完美的象征义,绝望的大环境下找到的虚假希望和执念。大量特写堆砌但有效,希望第二幕多些情节让观众保持兴趣。男主演原不想接这个片子,以为又是成千上万大屠杀主题的电影中的一个,但看完剧本毫不犹豫接了下来。索尔之子证明了电影发展一百多年后到今天仍然有无数种可能性。

28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1.手持跟拍、运动长镜、背景虚焦、大量特写、逼仄画幅、环境音效,让我们如临其境的同时,却又在抑制我们内心情感的释放,很有意思;2.镜头语言别具一格,但我实在受不了男主角如此作死的电影,别跟我扯什么信仰,给我一个可以接受的动机,OK?

3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太难受了,走出电影院时腿都在发抖。无任何配乐,大量浅焦跟拍加特写,绝无仅有的作者风格,光结局就值得五星。其实不需要任何背景常识都能理解男主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人生有太多东西比生死更重。虚写的父爱。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五个月前在布达佩斯就想进电影院看,那个时候刚上映口碑就已经爆棚,因为听不懂匈牙利语最终作罢;昨天终于在东村看完,看后觉得心里缺了一块,散场时坐后边的犹太老头久久不起坐,用悲伤的眼神看着我。然后出到厅口,看见一个头发都已经发白的老妇人,对着电影海报轻轻喊了一声:“My Father."

40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形式感较强,大量长镜头,几乎都是近景跟拍,代入感强烈。背景大都处于虚化状态,残酷暴行以一种模糊的形式在背景中晃动,但仍让人不寒而栗。最后处理太完美,镜头如灵魂般释然地跟了出去,身后是冰冷的现实。各方面看,都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有力争夺者。

43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聪明的处女作,一箭多雕的影像风格(跟拍长镜头+浅焦),有意味但不堪回味。有处女作容易有的问题:从整体来讲没有情感内聚力,故事讲散掉,细节的串连,仅试图用影像风格粘连出情感冲击力是无法达到动人的级别的。

47分钟前
  • 还行

大银幕就像镜面,观众视角是模糊的,但主人公POV的感受,是焦躁、压抑的镜中物,是能被体验的集中营地狱。短焦近乎全程贴在了脸上,得承认这部电影的立意,视角,技术和意图实现都很刁,不像新手之作。但,绝对属于我不想再看第二遍的片子。一意孤行的主人公,莫须有的儿子,确实给其他人挖了大坑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结尾小男孩出现时,像看到了上帝和希望一样惊喜。尽管结局依然很残酷,有些努力总算没有白费。画幅和镜头感很享受,3星半。

5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9.2,不管是影像风格和表现方法都是我的菜,很喜欢。不变的短焦和模糊的环境代表索尔在法西斯集中营里主观视角下的目光短浅,即只注重自己眼前之事而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剧作的高明在于索尔的执念只能注定他会从一个受害者变成法西斯,最终害死同伴。铁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

57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力荐

(7/10)想了想还是只能给三星。主角的动机完全不可理解,看上去就是别人忙着活命他忙着作死,而且是作大死。摄影、置景都值得表扬,有个极富道德感的手法就是把一看就知道花了大价钱的群演、置景都扔到焦外,对集中营的展示很棒。但是#这片儿要是得了最佳外语片简直就是呵呵呵#

5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這大概是我看過最殘酷寫實呈現二戰時期猶太人苦難的電影!雖然是以嚴肅的二戰猶太傷痕為主題,在視覺與聽覺上呈現出的悲劇性也讓觀眾感到無比震驚,但電影並不無聊難看。導演將傷痕藏在景深之外,以後製音效製造出逼真的錄音感,讓觀眾以聽覺代替清楚的視覺畫面,自行在腦中想像出這慘絕人寰的歷史罪行

59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我不喜欢这部影片,纯粹个人因素,抛开视像音响剧本主旨等宏观而专业的角度,我只觉得这样偏执,太自私。在惨绝环境中的非理性固然可以理解,为“儿子”祈祷往生的意念也固然充满人性,但他也完全不顾他人安危,强迫拉比和所有相关的人,那种强迫性,和犹太人整体被迫受到的灾难,在此类比且对比。

1小时前
  • 于是
  • 还行

#Cannes2015#处女作就杀入主竞赛果然还是有一手的,风格鲜明的镜头语言【背景虚焦,全程脸部特写跟拍长镜头,大量气氛惊悚的运动镜头】让人耳目一新,可惜在强大的叙事动机和男主角情绪性表演的双重缺失下,新鲜感退潮快速。跟着男主角和一直在侧的摄像机来一趟地府般的集中营的全景之旅。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