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韩国剧韩国2021

主演:刘在明,韩艺璃,严泰九

导演:朴铉锡

 剧照

故乡 剧照 NO.1故乡 剧照 NO.2故乡 剧照 NO.3故乡 剧照 NO.4故乡 剧照 NO.5故乡 剧照 NO.6故乡 剧照 NO.13故乡 剧照 NO.14故乡 剧照 NO.15故乡 剧照 NO.16故乡 剧照 NO.17故乡 剧照 NO.18故乡 剧照 NO.19故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5:23

详细剧情

讲述在乡下发生的连环杀人案和不明声音的录音带展开的神秘恶灵故事。

 长篇影评

 1 ) 身在故乡为异客

我喜欢李崧鸣导演的电影《故乡异客》之中,那种极其客观和沉静的注视感。静静坐在镜头背后,注视着自己对于情感与身体的一种感悟经历。在归乡的过程里,透析面对亲情与爱情的疏离与疼痛的顿悟。

身体困境之下的焦灼,波及到感情的压抑与痛苦,在一次次复检之中尽显逃避与龃龉的尴尬与窒息。回到故乡治愈与重视,在失衡的关系走向终结之后,慢慢学会注视感情和内心。电影带着深沉的气息,在回乡异客的感情幻境里,逼着自己去注视这痛苦的过程。像是一种奇妙的内在修行,带着注视自己的深刻力量。

实在太爱外婆章关飞老人了,杖朝之年的纯真是进入某种境界的升华体现。开怀的笑和压抑的哭,无不升华她精神境界的那种最本源的美好。在满怀伤痛的儿孙面前,她像是一座最可依赖的大山,用额头感知爱意,用温善治愈苦痛。

文本的对写形式,让现实与幻想组成模糊界限的拼贴,带给观众强烈的幻想空间。也把撕裂与治愈的过程,变成一种投射入内心的自我对视,带着极其强烈的力量感。之于感情与归属的故乡,重新面对重新注视,化解片面的观感,更宏观的去包容面对。这回归的过程,即便是由痛苦而开始,却是带着通透一般的释怀。所以,面对死亡和分手,都已经变换了不同的心境。

这样的作者电影我觉得很不错,排片太差了,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大家能不错过就别错过吧。

 2 ) 一个repo(主观版)

在地铁上开始写repo 先写下《故乡异客》电影的repo,省流版:快逃(有优点但快逃) 缺点:克制住自己冲进屏幕杀人的心情真的很难…就是说男主这个人物形象有点过于现实了,anyway我知道现实中也有这种人生失败的男的,又巨婴又自我,从来理解不了人类的感情,特别擅长转嫁责任,要求别人为自己牺牲一辈子一点都不愧疚,还有空顺便出个轨,但是看到这种东西被演出来我还是想杀人。漂亮姐姐能不能给他脸上一巴掌然后甩了他啊。虽然我是为了男主演员的脸看的这个电影但是这个人物形象确实让我很痛苦… 优点(可能吧):如果整个剧情我理解的没有错的话,我还是挺喜欢这个伏笔…剧情复现的剪辑方式让我会觉得真实剧情是男主在北京诸事不顺但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因此对故乡抱有美好的幻想,所以他逃回故乡,杜撰了一个他女朋友来故乡找他然后顺利地复合的故事然后写成了剧本。开头和结尾的故事都是幻想。还挺喜欢,有一种开头确实被骗到了但是结尾解谜成功的快乐。

风景不错我好喜欢…前半段有一种我回到父母的故乡的感觉,新奇又有点不适应,但总体还是觉得好的多,但作为外来者其实所有人都跟你粉饰着一些东西(前半段怀疑过故乡异客是不是指女主) 但是为了这些忍受一个半小时的折磨大可不必() 好无语好无语主创见面会结尾让大家喊不见不散…你猜猜没有主创见面会谁来看这玩意()

 3 ) 懂事儿点行不行!!!

其实这部影片前面很多细节我觉得都可以用来做宣发,情侣吵架,男生总是一句懂事儿点行不行,你已经失去我了.....这些在日常情侣中很真实,很细节。包括这个男主,女主跟他说话我怀孕了,这些对话如果做宣发个人认为是有冲击力的。还有后面外婆再讲公公给他托梦,梦见竹子挡他路了外婆给坎了,最后一个镜头,是我看完片子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依旧记得的,外婆曾经说,公鸡中午打鸣,她有午睡的习惯,可是到最后,公鸡打鸣,外婆再也没有起来...那种平静又慢的感觉,让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外婆静静的走了....很多的细节,一时间整不过来....

 4 ) 我们需要这样静静观察的视角

在学校参加了组织的导演映后交流会,很难得有了一次和导演交流的机会

可惜的是现场参与的同学并不多,这还是在传媒院校,更可以见得这种类型电影的市场小众

电影的叙事节奏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初看可能有些无聊,但在熬过前面琐碎又无趣的流水账式记录后,电影的精妙之处才开始展现出来,前后的对比,细节的呼应,虽然浅显但又足够惊喜

本片是一种三段式的叙事结构,第一段就是故事中兴贵写就的剧本,一个女人来贵州寻找失踪的男友,并在这里了解到男友的过去。第二段就是类似一种自传式的北漂生活记录,生病期间一直在完善剧本。第三段就是写男主剧本灵感的来源,回到贵州感受生活,并从生活中的细节汲取灵感。导演将影片中男主写就的剧本嵌入到电影中,结合起来看就颇有一番时空错乱的观感

故事结构挺简单的,基本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但其后面所隐含的一些微妙的情感表达却值得细细品味。

虚拟与现实 回忆与美化

第一段和第三段有很多前后呼应的地方,颇有一番戏中戏的味道,但在我看来这两段都只不过是存在于男主的剧本想象之中的,是一种对于过往生活的回忆与美化。其中所存在的差异或许正是解开本片所要传达的情感的钥匙。

集市上买的毛衣,打鸣的公鸡,神仙洞的传说,偶遇的丧事(喜事),奶奶对于过世爷爷的态度,过去生活的回忆。

前后两段戏中有大量值得玩味的细节,前后对于某一特定事件的不同说法,甚至有一种自相矛盾的错乱,在我看来不仅是记忆上的偏差,更像是一种对过往不完美生活的修正,他更希望是一种这样的想象中的美好,而不是痛苦的现实。

第三段中男主在得知女友怀孕后对家人和女友的态度发生巨大改变,与女友和好,与母亲和解,还有对奶奶的思念,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事情只不过是发生在剧本之中,用电影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最后女友消失在土坡上也印证了这一点。

真实的剧情只存在于中间那一段戏,北漂的男主突发疾病与女友和母亲生活的片段,这一段展现了大量生活的真相,对亲人的不耐烦,对女友的不理解,对生活的无望,情绪上的易怒乖张,这一段看起来是让人窒息的,相当多的对话争吵,这种不适的观感终于在树林中那场和女友的争辩中爆发,让我对这个角色实在是无法共情。从感性角度来看的话,片中的男主绝对算不上是什么正面的形象,是一个一个自私自我,颇有一番自命不凡的文艺青年的味道,让人不由得生理不适,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角色塑造的成功。

在这一段中,我们看不到男主对女友和母亲的忏悔,也看不到对奶奶的思念,有的只是自我阴暗面的暴露,导演想要传达的情感隐藏在最后一段,或者说是对梦想生活的一种电影化呈现。

唯一真实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唯一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

导演用影像将关于乡土的记忆串联起来,完成了一种自我的救赎,用影像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或者说寄托编织完成,送给过去的自己。

关于镜头语言

Q电影中使用大量的静态镜头,几乎没有类似正反打,多视角转换的镜头,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A电影很多都是动态的,为什么我要拍一种静态的,其实这里面每一场戏都只有一个镜头,也都是固定机位,奶奶和孙子之间的对话,早上在嬉戏打闹,还有吃饭的时候都是从一个固定角度来拍摄

我在拍一些商业电影拍多了之后,我发现我就对电影不感兴趣了,对电影不好奇了,我不爱电影了,他不能给我带来快乐,我想尝试一些纯粹的情感表达

第一个方面是我生过一场大病,得了脑膜炎,昏迷了九天,醒来之后在医院躺了13个月,我躺床上期间每天就有人把我抬到那个轮椅上,推出去做检查的时候,我整个人除了头都是不能动的,头下面是没办法活动的,我的视角已经是一种静态,不具备主动选择观看什么的权力,然后在我回忆往事的时候也是和我当时的身体状况很像,就以一种很冷静的视角在观察

第二个是你想想如果我真的按照商业电影拍法来拍了,用了很多情绪镜头之后,我的妈妈我的外婆会蒙的。因为早年我和其他非职业人员合作过,导演让他再演一遍,他就会觉得,是我演得不好吗,今天没有他的戏不用出工,他就会觉得是不是把我换掉了,后面不需要他出演了,你没有办法和他解释这个事情,那就只有一条完整的让他过掉,创造一个时空让他在里面生活,你就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记录就好了,这是出于这样一种考量。

这样的回答并不让我感到惊讶,很多类似的电影都是按照这个拍法来进行的,可能从镜头语言上来说确实是有些无趣,我们的观影习惯已经被驯化成同一个镜头需要从多视角全方位来回切换才能不会感到无趣,一场简单的对话也需要来回正反打以体现镜头语言的丰富性,全知全能的视角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故事的走向。可生活的记录不是这样的,我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往往只有一个视角,一个看起来不那么炫酷的静止视角。

我们需要这样静静观察的视角

镜头切换

八音盒切换时间线那一段属实是刺痛到我,有一种很深的物是人非的感觉,光影的变换象征着时间上的流逝,人物再次出现时已经切换到另一个故事了,可能是场景的熟悉感,我家门口的水泥墙上有一个在我小时候写下的巨大“张”字,用毛刷蘸上白色石灰水涂抹在水泥墙上,什么时候画上的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每次回家都会看见这个字,好像成为了一种象征,周遭的事物可能经年流转,但这个字依然鲜艳的印在墙上,好像什么都没变。还是个孩子时的我正站在那个时空中沾沾自喜,全然不知现在的我会站在这里看着这个字回忆过去。

病痛是会改变一个人的

Q这部电影是否可以看作是您的一部忏悔录呢

A我当时那个状态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想掐死自己,就是为什么一个人会成为这样呢,就是对一些人说一些可能情绪完全不可控的话,后来我看我的心理咨询师,就是说到病痛是会改变一个人的,病痛这件事会改变你们的性格

我妹妹也哭着跟我说,我平时是一个很好很温柔的人,生病的时候,就是有人碰到我的输液管一下我就发飙了,就是非常不可理喻,他要给我吃香蕉,他自己多吃了,我就直接扔出去了。

后面我就终于理解了,我父亲去世前,我对他的厌恶也是这样的,我也不懂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当我经历过后我开始明白,只有你的亲人 你的爱人才可以在那种状况下忍受住接纳你,如果他们都不忍受你,不接纳你,那可能那个人就挂掉了,所以说抑郁而终啊。

他疾病的生发很多时候就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外化,所以说首尾两个部分就是悲喜生活的两种可能,对生活美好有一定的想法,但他这种美好是假的,北京部分他在很扎心的跟你宣泄一种情绪,我并不是想去洗白,也不想去批判,就看着他,哦,原来他是这样的,可能以后不要这样就好了,或者是再有别人或者亲人这样子,我会很耐心地去对待他们,每年我都有一位重要的亲人在离去,陪伴他们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做的,陪伴、倾听、忍耐

其实我很佩服的一点就是导演很诚实的把自己当时的一种生活状态展现出来,片中很写实的一部分就是在北漂患病时,很细致地将病中燥郁、乖张的自己记录下来,这是导演很勇敢的一次自我暴露

将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需要莫大的勇气,正如导演所说,这是一种自我的反省与体察,虽然过去做的不对,直面就好了,以后要改正。勇敢地向世人袒露阴暗面,一个人只有诚实的面对自己,突破自我的本能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走向自我和解的救赎之路。

 5 ) 故乡异客 济南路演 6.11

《故乡异客》是导演李崧鸣的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作品。这部影片以温暖而真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归属和文化认同的故事。 导演李崧鸣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故事的深度和情感。他以细腻而真实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主人公在异乡中的孤独和迷失。通过情节和角色之间的交织,他描绘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生迷航,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导演的独到创意和出色的导演技巧赋予了影片更多的层次和深意。 影片中的演员们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精湛表演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灵魂,让观众们能够真切感受到他们内心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他们的演技以及对角色的深入理解,让人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了共鸣和共情。 而《故乡异客》所探讨的主题更是引人深思。电影通过一个异乡人的视角,探讨了家庭、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它让观众们反思自己的家庭关系,思考故乡对于个体情感和身份认同的意义。这种探讨深入人心,引发观众在观影后产生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总的来说,李崧鸣导演的《故乡异客》是一部充满深度和情感的影片。他通过细腻的叙事和出色的导演技巧,刻画出了一个关于家庭和文化认同的故事。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也让观众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情感。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和品味的佳作。无论是对电影作品感兴趣的观众,还是对家庭和身份话题有兴趣的人,都值得一看。

 6 ) 人生就是一趟不断接纳与和解的旅程

因为最近连续加班和出差,已经很久没有进过电影院了。有些电影你一看就大致明白,所以没有激起去电影院观看的内在冲动。毕竟,这本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看完一部电影,产生一些共鸣,引发一些思考,相比所谓的爆米花电影来说,可能更加抚慰人心吧。

昨晚在电影院看完的《故乡异客》,就是这样一部非常走心和真诚的电影。而真诚,在这个当今浮躁和快餐的时代,显得多么宝贵。整个的观影体验和身体反应说明,自己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

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的代入因素,也刻意没有去看网上的评论,所以当灯光暗去,电影开始,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进入到了情景。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分心,很舒服的感觉。

导演没有刻意安排很多激烈冲突的戏份,更多是以平实的视角在描述,反而更多了一份生活的质感和宝贵的初心,让人有种看纪录片的感觉。

而在观影之后,有幸和导演、出品人等创作团队进行了2个小时的交流,更多地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更加体现出这个电影的可贵和不易。

对于导演李崧鸣来说,这是他完成的第一部长片,而且也刚刚在北京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特别提及影片”奖。某种程度上,这个片子有点类似贾樟柯电影的气质,虽然故事和人物都发生在贵州。

如同余华所言,他写完一本书之后,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命运就要交给读者去探索和品味。一部电影也是这样,导演说其实他也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拍了一部当时那个阶段想拍的电影。如果观众看进去了,有很多共鸣,甚至会引发很多回忆,那其实可能都是源于观众自己的经历。

电影就是一面镜子,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也许那些长期被伪装隐藏着的内心,通过光影和故事的表达,再次重现,于是便有了具备十足冲击力的情感力量。这大概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有人说,一千个人会看到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针对同一部电影,大家的经历不同、立场不同、性别差异不同等等,都会产出不同的结果和感受。而一部电影最难得的是它的丰富性和可探讨性,这无疑给了它更长、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部电影更多讲述了男主角兴贵不断接纳自己以及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在处于大病之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再加上闯荡北京的不易、晓洁工作的不顺心、电卡没费只能点起蜡烛的捉襟见肘,都成为他们两个人情感关系的枷锁和负担,他需要的是信心和别人的接纳。当他日渐康复,回到故乡,在和外婆的朝夕相处间,渐渐恢复了元气。整个人的状态也从非常态转到了常态,于是他开始了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

他与过去和解,接纳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与现在和解,接纳了作为继父的姨爹,接纳了生活的困顿,甚至接纳了前女友和老公的破镜重圆;他与未来和解,接纳了生活的不完美,接纳了可能的命运安排,对茹晓洁说我会无条件的支持你。

于此同时,晓洁也完成了自己的和解,因为怀孕了,所以她与兴贵和解了,然后也不再纠结于工作的不顺和对领导的不满,选择生完孩子之后再辞职,与工作也和解了。而和解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是成熟。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酝酿,我们终于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实际上,在观影过程中,我更喜欢妈妈和外婆的角色,从头到尾都透露出一种中国女性的付出与豁达、乐观与坚强。尤其外婆,太可爱了,包括学打太极那段。因为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她淡定又平和。她在对兴贵和晓洁讲述的故事中,内容甚至完全相反,不好分辨孰真孰假,也许导演正是想要这样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记忆也许并不真实,我们的感觉可能也很片面,而生活本来就是真真假假融合在一起的,这大概也是国人的智慧和狡黠吧。

和导演聊天之后感觉,这部片子更像他的自传体记录,甚至其中的妈妈和外婆,就是他自己的妈妈和外婆来扮演的。虽然是素人演员,但是表演没有任何痕迹,也许她们都是在表达自己了,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最厉害的演技,就是别人看不出你在表演。

更为神奇的是,导演自己讲述了一个电影背后的故事,外婆本来已经进了ICU,情况很严重了,但是听说外孙要拍电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神奇恢复,然后整整陪伴了56天的拍摄时光,贡献了近几年大荧幕上最经典和可爱的外婆形象。而在电影拍完两个月之后,突然之间,老人家戛然离世,仿佛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使命,放心无憾而去。

如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小鸡破壳而出,开始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而外婆静静躺在床上,即使中午公鸡的打鸣声,也再无法把她唤醒。这也是一种传承和生命的传递吧。

电影的台词也很棒,甚至可以说精妙(比如北京干什么都在抢,房子要抢、车位要抢,连生病都要抢;再比如生命在于劳动),配乐也是非常到位。如果说一部电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的话,《故乡异客》无疑是一个完成度很高的,经过认真用心打磨之后的成熟作品。

看完电影,然后又和导演聊完之后。其实还是蛮有感触的,过去的几年,自己也是在不断接纳和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还是蛮痛苦,但过来之后就是一路通途。一个人只有真正与自己和解,那才是最强大和无畏的时刻。在那一刻,我们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优势,承认了自己的脆弱,也实现从“我”到“无我”的跨越或升华。

当然,我们需要承认,看懂这个电影或者产生共鸣,是需要一些阅历和基础的。所以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其实都是一种关注和鼓励。如同罗翔在《十三邀》和许知远聊天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别人对你的表扬名不副实,但是你接受了而且很开心,那为啥别人批评你,你为什么就深信了呢。

归家路上,大雨倾盆,听着薛汀哲的最新钢琴曲《雪落夏至》,感觉特别应景。就像影片最后给到大家的希望一样,经过大雨(或生活)的洗礼,我们认真和过去告别,然后好好准备,去迎接明天的万里晴空。

 短评

如果前后两段的结构能对照《这时对,那时错》,中间一长段就是《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再现,自我中心的迷影男青年一面强调自己的感受,另一面不断对女性提出要求。年轻人在故乡是异客,在北京也是异客,破镜不一定重圆,新生命不一定降生,但外婆的家是真的,外婆的爱也是真的,和外婆在一起度过的日子是幸福的。

8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个人本届first 最佳。国内导演越来越勇敢、坦诚,把自己作为方法,面对自己人性中卑劣的部分,尝试和解与救赎。一个人与周遭环境的紧张关系,身上散发出的戾气,实际是自己内心矛盾的映射。这片子里,男主燥郁渣男甚至巨婴的形象,可能很不讨女观众喜欢。把渣男形象呈现在荧幕上,观众越是恨他,越是说明他的勇敢。权当这是一个渣男的“忏悔录”吧。这里有他对女性的忏悔与感激,也有他对与自我和解的期待。他设置了悲喜生活的两种可能,而伟大的女性,依然坚韧地热爱生活。

10分钟前
  • 沙里寨的沙里飞
  • 力荐

以农村生活的放空对比出城市生活的艰辛,年轻一代人在老一代身上看到了感知力,在城市生活久了,回到故乡才能发现大自然的感召。一边是生命在于运动,一边是生命在于劳动。

1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15FIRST#第八场,我今年FIRST最后一场,圆满谢幕了。这是一个导演献给他外婆的电影,在涕泪纵流的感动之余,电影从美术、镜头设计、演员表演……都是十分十分精良的,前后景的大量布置加深了电影每一场的深度和厚度,各种台词的工整对照表达出了家庭的团结和谐,无论谁与谁有矛盾,但最后都会吃幸福蛋永永远远幸福在一起,外婆这个角色可真的是太太太可爱了,打太极幸福蛋水浇园丁那块儿小致敬情感就很实,听完导演的阐述,我明白这才是青年导演应该做的,好好先做类型并加入充沛的情感,这就很棒了。结尾就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安静又平静,她就躺在那儿,好像睡着了……

15分钟前
  • 发条辰
  • 推荐

#2021FIRST13# 看到的第一部“惊人首作”,的确震惊不已,拍手称快。章明《结果》般的场景重演,却又以莫比乌斯式的对倒结构串联。同样的人事,男女两人经历过却是不一样的色彩。是恼人的现实,还是魔幻的剧作,无需阐明,就像被油漆过的牛身上黑白相间,就像老人从台湾回到故乡却已是异客,就像人和世界会变,却也永远不变。7.27

17分钟前
  • 熱煙帶雲
  • 力荐

#15th FIRST# 竞赛入围。7分。我看见了好多只鸡哈哈哈哈。毕赣mix洪常秀这种奇怪口味的配方居然也能成立,也挺匪夷所思的。故事第一段第三段的《这时对那时错》玩得真挺有意思,因此在我看来片子可能只有第二段是生活而头尾都是剧本。当然毕赣式的时空观(由天空之城主题曲八音盒引导)就用得生硬了。第二段的母子关系写得到位且准确,对外婆的感情以及外婆所有的表演也很动人。本片可以说是“毕赣作为方法”,除了时空观也包括了调用自己生命经验的创作方法。

1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说点毛病,引用一下茹晓洁对李兴贵所说的话:“你总爱写一些流水账。”本片的中章,即发生在北京的剧情,基本上完美印证了这句话。当片后听导演说导剪版足足有三个小时,我仍想说现版本在北京戏份的处理中仍有不少画蛇添足之处。这不能说算一个单纯的缺点,可四十分钟冗长的北漂生活被观察者视角拆分成了若干独立的片段,这种令我感到不适的观感终于在树林中那场幼稚的争辩中爆发。但影片在贵州戏的处理上发挥较好,主人公的现实与主人公的虚拟在片头与片首交错遭遇,导演通过演绎时空来弥补不完美的生活,这种手法让我想到了贵州导演毕赣的《路野》和《地夜》。总之,终章的煽情非常完美,导演一步步拾起了埋在前两章的线索,这使得最后一章拥有全篇最好的观感。可惜作为导演不能总指望通过时空游戏和虚实结合来弥补剧本本身的乏力。

21分钟前
  • 伯简
  • 还行

映后QA的时候,有位观众大发感慨终于有人玩时空了,看了几天终于有“镜头”了。😓这番话的装逼程度真的有引起我生理不适。

24分钟前
  • 穆橙丶
  • 推荐

萝卜是为了毒老鼠,神仙洞没有水,老人回家是葬礼,午睡公鸡没有叫醒外婆。

28分钟前
  • joker.
  • 力荐

很棒,迷影型导演,把电影知识、理论、趣味内化为自己的原创力。期待导演在纯粹的创作道路上走下去,拍广告浪费才华了。

33分钟前
  • 布列锡
  • 力荐

看完《一江春水》紧接着再看这个,以为也会在最后憋个大招,结果居然没有...尤其俩片还有很多同样的细节,怀孕、艾灸、偷听、情侣闹分手,这片上来就很玄幻,以为是个穿越科幻平行时空,结尾竟然非常平淡,反倒是生活流的一江春水最后给出个大惊喜。知道是导演的自传,但片中的男主巨婴又龟毛,实在令人讨厌,背景很刻意地放经典电影这种自恋的艺术片导演梗我最受不了。差不多的情节看两遍很煎熬。外婆演得很好,老人家演完就去世了,为外婆加一星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人物立得不太好 做得很符号 看得出来是真的穷 声音没修完 低照度的画面全是噪点 但真诚是真的

40分钟前
  • Jw
  • 还行

希望只在中午打鸣的公鸡,叫醒午睡的外婆。希望人们只借不还的神仙洞,继续提供泉水。希望贴额头判断发烧的母亲,知道儿子不吃鱼头。希望不想去一中的女友,唤起男友的性欲。公鸡无法叫醒衰老,泉水不能阻止贪婪,母亲无法追回岁月,女友不能治好麻痹。三代女人不断进化爱情,被生活击打从未后退一步。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八音盒房间切换时间线时我有种痛感,这种痛只有我在看燃烧的时候感受到过。看了同场观众的一片骂声和质疑什么巨婴。我只想说,我就是很吃导演这套🤗

45分钟前
  • feng shui
  • 力荐

所以为什么会有人看哭?泪点在哪里?电影的结构有点儿意思,外婆这个角色确实非常讨喜,很可爱了。只是男主这种巨婴般的角色会让我有点儿烦,哈哈哈。另外这次FIRST所有涉及怀孕的情节,男方的反应都非常渣,我承认渣男很多,但是这个比例未免太高了吧,咋每次怀孕,男方都是一脸懵逼,没有反应,不想面对呢?也不至于都孬成这样吧,另外,大家安全措施都做得这么差吗?保护率比新冠疫苗还低呀,就这怀孕概率,中国还愁生育率?

46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FIRST 7.28本届电影节最讨厌的影片,影片每一部分拆开来都是极好的,但是组合在一起真的无敌强奸我的心灵,妈的,为什么每个男导演都爱拍意外怀孕,是男人几把上漏鲸还是套上有无底洞,为什么抱一抱就可以轻易和好?女性在你们眼中就这么容易被和解吗?真的就如女主说的一样,这部作品真的在乎观众的感受吗?🤮不好意思,无法共感的巨婴妈宝男主太拉踩了,太毁了。一星给单独拆开的完美情绪表达,一星给演技最好的外婆

49分钟前
  • Muss
  • 较差

现场撕分,黑灯瞎火的反了。补一下吧。对不起,没那么喜欢。补一下,片名不好。

53分钟前
  • sunghingkwong
  • 较差

我脚得我贫瘠的语言无法评价这部作品。一个字:优秀!

56分钟前
  • 益暄
  • 力荐

真tm的无语,整个就是自我感动和个人情绪的极端表达。

57分钟前
  • 黑狗
  • 较差

氛围有,不连贯,花活儿多,稚嫩却又那么油腻,硬接硬转硬要吵架。还有更刺耳的批评,不说了,在导演泪洒现场之后,批评也有点罪过了似的。两颗星送给婆婆和火锅,婆婆太辛苦,拿东西没人搭手,还要为了一个并不奏效的设计好几场戏配合男女主分头走好几回。

1小时前
  • Superhat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