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9

主演:侯京健,许敏,王韦智,马晓伟,吴佟,傅云昭,张再新

导演:李伟

播放地址

 剧照

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2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3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4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5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6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3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4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5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6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7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8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19伟大的转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5:23

详细剧情

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在长征中遭受湘江惨败之后的中央红军,被迫在通道转兵进入贵州,之后历经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苟坝会议、南渡乌江、西进云南、北渡金沙、会理会议等历程,千难万险,艰苦卓绝,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

 长篇影评

 1 ) 详实清楚的好剧

这部剧用38集的长度来讲红军从湘江战役后,一直到渡大渡河前的历程,整个过程讲的非常详细清楚,对于这段历史从来没有这么明白过,以前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弄懂了。这部剧是实景拍摄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 9分好剧,鼓励下的话可以给10分

好在剧情真实细致,细致到没点历史功底或兴趣的人很难看下去,因为太多的人名地名太多的事件弯弯绕绕很容易就晕了,应该还没有这么细致还原长征这段过程的,可惜没有长征前期和后期的,如果都这么完全展现的话,长征其人物情节精神之丰富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而且基本没短板,服化道都挺真实,该有的场面规模也基本都可以,再高要求就是唯美质感进一步提高,但这太苛求了。演员虽然很多主要演员不是常见的特型演员,一开始会有点不适应,但其实选角也是尽量贴合,演的也很自然,大量的群演也都很好。可以看得出来本剧是真的很用心,本剧的意义更是重大。很多人只知长征二万五遵义会议几个名词,其他基本不知。不知道长征场场都是生死攸关,不知道王明博古张国焘的破坏有多大,不知道四渡赤水想法并非是开始就完全成型,不知道多次一天几十公里甚至一百二十公里的紧急行军,不知道长征都快结束了才决定去陕西,不知道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一样经历了曲折惊险的过程。。。希望这种好剧多多,带动观众多关注点历史

 3 ) 重剧情细节,轻表现形式

这几天夜里一直在追这部剧,虽然大的剧情走向早就知道,制作水准也不如《长征》、《毛泽东》这种大剧,角色选择很多也不是固定的特型演员,看着略显稚嫩。但是优点也很多,尤其是党内重要会议和历次战役,很注重细节。服化道虽说不上精良,但能看得下去,能看下去的人会觉得越品越香。

会议方面,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遵义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攸关的伟大转折点,但不知道之前还有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这些都是伟大转折的基础。遵义会议也没有确立毛主席的唯一领导地位,党内斗争依旧存在,毛也没有成神,这之后还有土城之败,扎西之困,等到苟坝会议成立新的军事三人团之后,可以说才确立了领导核心。这些会议在剧中均有交代,当然有详尽有粗略。遵义会议应该就是在会址拍的,各方辩论甚是精彩。 战争方面,可以说是我看过所有有关长征前期的影剧中最详尽细节的,除刚开始湘江之战没详述,之后每次战役的起因,过程,结果都交代的很清楚,两渡乌江,四渡赤水,可以说是毛军事思想的最高运用,遵义会议之后一渡二渡,是被逼着走的,苟坝会议之后的三渡四渡才是主动做饵,大手笔操作,真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铜墙铁壁之内。尤其结合军事地图,更能看出指挥之神奇,也看过很多古代战争,就算卫霍这帝国双臂也未能如此,当然要历史唯物。就冲着能完全展示这些,也值三四分了。

国产剧1.5倍观剧刚好,楼主是一个理工男,不看神剧,只是对历史感兴趣,喜欢历史有关的剧,各位看看就好,不喜勿喷。观剧各有侧重,各有喜好,高兴就好。

 4 ) 创业维艰

很好的一部剧,很好的刻画了我党早期的创业维艰。国民党可以失败很多次,而红军走错一步就可能是全军覆没。我们以前都以为毛主席应该是天然的领袖,但事实却是他多次被边缘化,他的主张也不能总是被大家所信服。让人感叹于“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而我们在做决定时,却往往是采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真像一个股份制的初创公司,每个合伙人出发点都是为公司好,但如果每个人都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玩法,那公司就会陷入内耗甚至导致内卷,别说快速发展,能不能存活都难!所以说这部片子很适合正在创业或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观看!

 5 ) 这部剧看第十集的前20分钟就够了

人物塑造尚可,有些场面比较尴尬,即使与同类型电视剧比难称上乘,2星水准。但是第十集前20分钟对遵义会议上毛主席的发言再现的非常到位,我反复看了三遍,不得不为伟人所折服。遵义会议没有留下完整的文字记录,据参会人员回忆,毛主席用了两个小时透彻的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利原因,征服了在场的大多数人。就凭这20分钟,再加两星。

 6 ) 学以致用:参观遵义会址与观看《伟大的转折》后五个体会

参观遵义会址与观看《伟大的转折》后五个体会

许午用 2020年8月12日

近期,我再次参观了遵义会址,期间聘请馆内讲解员讲解了中央红军遵义会议前后的过程,有了比往次参观更加深刻的体会,为了巩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我接着观看了据讲解员称与历史非常接近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看完后主要有以下五个体会:

1. 体会一: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里,为组织取得绩效才是巩固领导地位的根本。

湘江会战,红军放弃擅长的游击战术,而选择对敌堡垒战,以己之短对敌之长,以己之弱对敌之强,导致惨败,直接损失从8万人锐减为3万人,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加上之后原三人团(李博周)军事战略战术仍然教条主义严重,不结合具体现实且独断推行,引起军中不满,导致高中层要求召开黎平政治局会议、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最终罢免了原三人团,成立新军事三人团(朱毛周)。

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里,为组织取得绩效才是巩固领导地位的根本,即便前四次反围剿都顺利,第五次失败,导致重大损失,且领导层不积极从中吸取教训,仍然独断专行,领导层被推翻是顺理成章的事。

2. 体会二:在组织里,领导人要善于通过经常性召开总结会与务虚会的方式,敞开发言、纠正错误、凝聚共识、增强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清晰路线,让组织取得绩效,从而也巩固领导力。

从败走湘江辗转贵州到进入云南的长征途中,中央领导层通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错误,确立了大家追随以朱毛周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且在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上逐渐达成了共识,创造了朝气蓬勃、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优秀团队,实现了民主且集中的高效作战指挥系统。

在组织里,领导人要善于通过经常性召开总结会与务虚会的方式,敞开发言、纠正错误、凝聚共识、增强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清晰路线,让组织取得绩效,从而也巩固领导力。

3. 体会三:“以利聚之”的团队凝聚力差且战斗力弱,领导层有较崇高的使命且对待同事的同志情谊,是取得上下一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蒋介石中央军和湘黔滇地方军围剿部队装备精良,且人数十倍以上于红军,但屡次围剿均让红军逃脱,使得红军逐步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蒋介石无法让各地方军阀团结一致,共同奋力杀敌,大家本着拥兵自重的想法,表面恭敬但各怀心思,既怕与红军战斗消耗了自己的实力,又怕被蒋介石中央军吞并,无心彻底杀敌,都想着把红军赶出自己地盘就万事大吉的“机会主义”,客观上为红军脱离围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不仅中央军与地方军不团结,国民党军队内部相互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利聚之”特征明显,大家都表现精明,甚至战场上长官对士兵的激励经常强调“打了胜仗回去每人赏三块大洋”,下级对上级也是常阳奉阴违,打战稍败即撤,回去敷衍交差。

反观红军上下,将军和战士对中央信任度强,执行命令彻底,作战英勇,都希望英勇打胜战得到上级和同志们的认可,这之间,看不出“以利聚之”的特征,相反,“志同道合、无私无畏、同志情谊”特征明显,领导层有较崇高的使命且对待同事的同志情谊,是上下一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4. 体会四:高层“民主集中制”的作战指挥体系,前线“坚决执行命令”的作战原则要求,是实现成果的重要路径。

遵义会议之前,虽有原三人团(李博周),但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独断专行,遵义会议之后,虽有新三人团(朱毛周),但制定了军事决策需经政治局审核通过,甚至发展到对其中一场重大战役是打还是不打的军事决策,某政治局委员既然提议让政治局成员进行举手表决。这都走向了极端,一边是极端专制,一边是极端民主,都不利于做出正确决策。毛泽东认识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后面逐渐形成“民主集中制”的议事规则,让决策体系走向成熟。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又集中,在军事指挥里,民主反映在在军事决策过程中毛泽东都积极听取朱、周、或政治局同志、或将领们意见,让他们发表看法,集中反映在由朱毛周决定,但最终基本是毛说了算。

柳传志说过他奉行的对企业的决策原则就是:“听多数人意见、少数人决定、一个人说了算。” 我赞成这个原则,极端的专制和表决式的民主都不是企业决策的好的方式,极端专制让组织没活力且容易决策失误,表决式的民主也容易让决策结果平庸,且表决式的民主往往是造成团队分裂的原因之一。

至于前线坚决执行命令的作战原则,在红军将领和战士中被奉行为不可讨论的“纪律要求”,反观国民党军队上下,表面恭敬领命但阳奉阴违,敷衍交差现象到处可见,这是战斗力差的重要原因。

华颖泰科制定的企业文化里的“敬畏规则”,其中就要求“会上充分讨论,会上形成决议、会后坚决执行”,这一条就和军队里的“服从命令”纪律一样,应当得到彻底地执行。

5. 体会五:战略战术上,集中优势兵力,避实就虚,以强击弱,才能实现突围并取得局部胜利。

湘江会战,红军放弃擅长的游击战术,而选择对敌堡垒战,以己之短对敌之长,以己之弱对敌之强,导致惨败。朱毛周汲取教训,长征贵州途中的“四渡赤水”,辗转多地,采取的战术均是集中优势主力攻打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同时通过多地辗转反复迂回,避开敌人主力锋芒,寻找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实现突围。

在企业的市场战略中,小企业通过“集中优势擅长的力量,避实就虚、以强击弱”,避开行业主力厂商相互争夺的主力市场,在行业主力厂商薄弱或不重视的市场范围体现自身优势,取得绩效,逐步壮大自己,是市场战略层面的关键。

 短评

首先人物长得是没有那么像,但是却拍出他好像就是那个时期那个年代那种感觉能够深刻显现出来,这部片子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了解历史。而不是硬生生的去比较这个演技那个形象。这个剧拍的很好,从道具到服装,值得被推广,是教育爱国很好的剧,也让现在的人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样的红剧就该多让大家看看。

7分钟前
  • 如花 ?
  • 力荐

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

10分钟前
  • 盛著贤
  • 推荐

用心制作,真实再现。居安思危,胜利不易。豆瓣里的“当代汉奸”不少,竟公然污蔑英雄烈士为“流串犯”,真是让人气愤😡,面对这样的“当代汉奸”,我只想说是你爹妈祖宗把你错生在了我大种花家!!!

11分钟前
  • 木易长彡
  • 力荐

和爸爸一起看。我挺喜欢看的😂 历史不再是静态的,我希望重温。

16分钟前
  • 明月 花枝 你
  • 推荐

对那一段军史的刻画比较详细完整,看完还是挺有收获的。可惜主要演员没选好,周毛演得都不理想,还不如血战湘江里的演员。老毛那个假发套假得不忍直视,几乎每次战斗都标配慢镜头,重复而乏味。

17分钟前
  • 雪花银
  • 还行

博古脸比我都白,李德演技奇差,周总理也那么白,强行贴胡子,这个什么演员把毛主席演成这个样子,向全国人民谢罪吧!!!!!编剧你放过"不堪设想"这个词吧!

18分钟前
  • 叔叔淑芬分分
  • 很差

这部剧还值得一看。虽然剧中叙述的历史在其它一些电视剧中也有,但该剧某些事件的叙述更详细一些,更写实些一些。如遵义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代表们与李德、博古之间针锋相对的场面,再现了当时我党我军政治思想、军事路线之争。总的来说,该剧试图通过两条线表现“伟大转折”这一主题的——一条是军事战场——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通道转兵、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这是中央红军在军事战略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一条是政治路线——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伟大转折!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确立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伟大转折!

22分钟前
  • 顺然_2057
  • 推荐

总体不错,就是政治感太弱。

23分钟前
  • 臣亮言
  • 还行

感谢祖国的强大让我生活在和平时代。主旋律观影,评论里乌烟瘴气真是可怕,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不能忘,视死如归的战士们值得所有人尊重,值得满星,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28分钟前
  • 恒星没有阴影
  • 力荐

电视剧拍摄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片头演蒋介石的演员马晓伟标注(中国香港)是什么鬼,人家就是江苏的。还有演博古的演员,感觉很业余。形象与真实不太符合。而且黑博古黑的好惨,李德的语言我好像听到了英语也很奇葩。关于某些角色演员的选择,我觉得不是太合适。陈诚那么年轻,吓到我了。篇幅有点长了,45集,讲伟大转折,从通道转兵开始,但黎平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之后其实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与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会师的事了。没必要那么长,希望在相关会议背景,细节方面能处理好。

30分钟前
  • 如斯
  • 还行

明明拍得很好啊,非常还原历史,战争部分尊重真实的过程而不是用花里胡哨的爆破场景一带而过,文戏也不算拉胯

32分钟前
  • 小缎
  • 推荐

居然还不错,不能苛求完全还原历史,整体来说,毛的军事指挥确实有一套。

34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这是看历史剧情,不是看演员的,我不同意某些人的评价,太客观了,实在不行,你去看康红雷的陆战之王,看了1集还是快进看的,那些可能更适合你们!

37分钟前
  • ℡亂ろ感覚、
  • 力荐

看了看并没有前几个豆油说的不堪,4星是有了的

40分钟前
  • 沈大人
  • 推荐

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但是也是一堆疑问。首先能够起名叫伟大的转折,无非两个布局,第一,中心围绕遵义会议召开,这算转折。第二以遵义会议为起点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这算转折,没搞明白是没经费了吗?最后搞个虎头蛇尾的结局,到金沙江戛然而止……搞不懂这编剧怎么想的,特型演员凑一起也不容易,为何不把中央红军长征讲完呢?

43分钟前
  • 飛•刀MUTD
  • 推荐

剧很正,但演毛泽东的演员太胖了,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及红军都是精瘦精瘦的,怎么可能像电视剧里各个肥头大耳。

47分钟前
  • scaryamao
  • 还行

午睡时候点开cctv1放了催眠用的,效果奇好,因为他们说话都慢悠悠文邹邹的。就是睡醒之后朦朦胧胧看见破屋里有个人和灯泡一样在发光,吓得我戴上眼镜一看,嚯,那共产党比老百姓脸都干净,白的不得了,还打玻尿酸,说送吃的就能端来满满一饭盒的红烧肉,老乡你们都不奇怪吗……

52分钟前
  • Hitomi
  • 还行

拍的不错,算是诚意之作了,但是还有一些缺陷。毛泽东扮演者对于角色的把握还不够好,在党和革命的生死关头,毛泽东应该是忧心忡忡,满脸凝重,而剧中的毛泽东太过云淡风轻,谈笑自若,似乎不久之前的血染湘江死的不是红军一样。实际上,这种表现伟人风度的手法并不好,感觉伟人脱离了人的基本情感。历史中的毛泽东火气还是很大的,该据理力争的原则问题毫不含糊,虽然有时候谈笑风生,那只是为了给战友和群众宽心,私下里应该是很心情沉重的。被博古李德把持的红军正在走向死亡,毛泽东面对这种情景,怎么可能不充满忧虑?如果表现的太过云淡风轻,那就是没长心了。

54分钟前
  • 幽深邃
  • 推荐

那个...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老毛的角色有点流里流气的...剧中主要表现的就是刮民党各种酒囊饭袋无勇无谋,然后我党各种朴素与艰难<。)#)))≦

59分钟前
  • 绯约
  • 还行

真实性有了,艺术化做的不好,演员们的台词太硬了,感觉可看性不强。

1小时前
  • 娱乐圈梗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