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

记录片大陆2017

主演:陆运坤,李桂贤,陆庆伟,陆庆松,陆庆屹

导演:陆庆屹

 剧照

四个春天 剧照 NO.1四个春天 剧照 NO.2四个春天 剧照 NO.3四个春天 剧照 NO.4四个春天 剧照 NO.5四个春天 剧照 NO.6四个春天 剧照 NO.13四个春天 剧照 NO.14四个春天 剧照 NO.15四个春天 剧照 NO.16四个春天 剧照 NO.17四个春天 剧照 NO.18四个春天 剧照 NO.19四个春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6

详细剧情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15岁离家,在异乡漂泊多年的导演以自己南方小城里的父母为主角,在四年光阴里,以一己之力记录了他们的美丽日常。在如诗的乐活慢生活图景中,影像缓缓雕刻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以及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

 长篇影评

 1 ) 采访 | 陆庆屹:“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7月西宁FIRST,我和饭叔在索菲特大堂聊了半小时,采访内容收录在当日场刊里。聊完午饭时间也到了,饭叔请我去吃青海酸奶,哉哟。

Q:除了片尾处全片没有采用配乐,父母的歌声点缀其间。父母对歌唱的热爱与他们乐天知命的性格的形成不无联系。导演怎么理解这一点?

陆庆屹:其实我觉得跟地域文化有关系。在西南地区,一方面山里人喜欢唱歌,喜欢呐喊,人们的表达就是用很自然的方式,有时候两个人会站在山头上通过大喊来沟通。还有就是少数民族喜欢唱歌,他们一般是农忙半年,闲下半年来娱乐,而唱歌也是一种娱乐方式。我父母不是一个独特的例子,他们就是在那个地域环境下产生的一个代表。只是他们的性格会让他们对歌声更投入,会喜欢抒情。

Q:在繁多的生活素材中找到影片结构不是一件易事,听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您几乎足不出户进行剪辑工作,这个结构最终是怎么找到的?

陆庆屹:最开始,就是想记录整个独山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变迁——在时间影响下的变化。 因为我离开家太久,总是在试图找童年的影子,所以看到这些东西,我都会尽量记录一下。一开始决定剪纪录片之后,我也是想要描绘小县城的状况,还有我的亲戚、家族、街坊,把这些都放到影片里去,但后来发现这样做一个片子体量不够,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规模。所以最后还是集中在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上去讲述。

素材非常多,所以必须舍弃一部分,像类型化的、会影响观感的章节就暂时不去考虑。我有考虑以后再剪一版和现在不一样的片子,有可能是人文介绍的片子,但也很难去找线条找架构。我现在有这个想法,因为素材里面有很多风俗以后可能就没有了,包括一些生活方式很“田园”,它不是“田园牧歌”式的,而是那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农业社会最后的写照。我挺感动的是我们家那边的农民,他们可能会觉得累,但没有人觉得生活苦,而是把劳作当作日常。他们有时候挺乐观的,在洗菜洗着就开始唱山歌。

所以这不是我爸妈的特殊的现象。但是我爸上大学的时候就参加军乐队,他会很多乐器,所以他的音乐熏陶是从大学就开始的。他喜欢唱那种苏联的进行曲,比较有劲儿的旺盛的。我妈喜欢唱比较抒情、缠绵,人生哲理一点的歌。我爸比较喜欢唱宣言那种的,还有意大利歌剧选段。

Q:电影名叫《四个春天》,电影的内容也是这个家庭在四个春天里发生的故事,那必然要有详有略。导演如何做内容的取舍?

陆庆屹:因为我是一个情绪比较稳定的人,我在生活当中,对于别人的生活,或者我眼见到的生活的参与感不是那么强。在我的观察里,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对于生活看到的大多数是片段,很少有对每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有欲望。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是生活的过客。

我希望这部片子不要过分代入个人情绪 ,不想渲染太强烈的感情,所以我在悲喜两头都有抑制。我希望让观众用自己的经验来填这个留白,这样可能比直接把所有事情讲清楚更好。但也没有什么事情,主要就是生活片段、情绪这些,最主要是对生活有态度。我对我爸妈最崇敬的地方,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我这辈子从来没听过爸妈对生活说过一点抱怨的话。我还是想把这种既强韧,又柔软的精神力量,呈现出来做某种参考。

Q:片中有一个段落,将父亲和姐姐拍的视频剪辑到正片里,这个尝试听上去挺冒险的,但是最终效果非常好。导演是怎么想到这个方式的?

陆庆屹:我姐姐走后那一年,我爸包括我妈经常会把以前的东西拿回来看。一种气氛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那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是很强烈的。我虽然拍了4年,但呈现的是将近20年的家庭变化,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些东西。如果记录下来,我觉得我活的时间会更充足,因为会有这些东西让我体验当时的状态。当时有很多东西不是我拍的,但是他们记录下来让我在脑中填补这段生活,这对我来说很幸福。

我爸是天生的记录者,对什么事物都会观察,对世间万物都会怜爱。对于发生的事情会有一些感叹。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我爸妈和我姐出去玩儿回来,我姐和我妈走在前面聊天,我爸总会说“归家的路”。我听到这句话心就变得柔软了,很感动。我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隔了五十多年,我爸都能指着照片记住那些同学的名字。虽然你感觉他在片里存在感没有我妈强,但其实他是饱含深情的。他很少跟人交往,但每个交往就会记得很深。

Q:纪录片拍摄要求客观性,拍摄者从生活的参与者转变为观察者。以这个视角介入日常生活,是否会发现一些从前忽视的细节?

陆庆屹:这个肯定是的。你能够把当时时光记下来,重现,一遍又一遍看,肯定会发现忽略的细节很多。我之所以对外参与度不高,是因为在家里的参与度太高了。我们几乎是无话不说,包括银行卡都随便乱用,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阻碍。

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变成一个彻底客观的记录者。因为我在拍他们,对他们来说也没有特别之处。我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抽离感,没有完全跳脱出来。只是我在做这件事情,他们知道,仅此而已。

Q:但是后几年可以看出来您入镜次数降低了?

陆庆屹:电影不是你的热情就能支撑起来的。当我想要做一部结构完整的片子,不止剪辑上,画面上也要提升,它能帮你讲述你的片子。后两年,我就开始买电影方面的书来看,从里面吸取了一些经验,结合我以前平面的那种拍摄意识,就需要一点时间来改变和磨合。最后的很多镜头,都是之前抓不到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预判性。

Q:您之前有提到纪录片的空间意识,您能再具体聊聊吗?

陆庆屹:我后面基本上就是固定镜头。但固定镜头里面有它那种内在的洞视,可能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点在动,你才能感觉到空间的厚度。比如站在水渠上那个镜头,如果没有上面的树枝,这个镜头也没有意思,就是因为上面有那个树枝也在微风里微微晃动,才和它产生一个空间对应的视觉感。

我越到后期拍特写越少,觉得不应该放大人物本身的情绪,而是更应该体现他在生活中的状态。有些细微的东西不需要你那么清晰地去看到。人都很聪明,有那种敏感。除非你要拍强烈的情绪,你再去拍特写。有些选择和我拍那么多年照片有关系,会有一个本能的选择,一个画面里的松紧度是很重要的,这个意识我认为是应该有的。

Q:您的电影在后半段多采用固定机位,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侯孝贤导演。您之前在提到创作动机的时候,也说到是侯孝贤导演的一句话鼓舞了您。您是否受到他的影响?

陆庆屹:我自己觉得那个时候没受他到影响,可能更多的是成濑巳喜男。可能有一些吧,但是也不像。从影像的表达来说,影响我最大的是小津安二郎。他需要的也是一个客观的视角,然后里面的人自己在发生一些事情,他是一个很近很近观察的角色。到后期我可能更倾向于这样。但我不会拍夸张一点的镜头。早期会,比如说我想强调熏腊肉的烟,然后会贴近一点。但后来我会越来越远,这是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也没有刻意,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Q:您曾说过“每个普通的家庭都有它的诗意”,想请您进一步阐述一下您的创作理念或者主题。

陆庆屹:我觉得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产物,人应该爱自然,这个自然不止是世间产生的,包括时间带给你的变化。人应该接受它,就是再烂的状况中,你可以愤怒可以怎样,但你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诗意》:6月我对饭叔的线上采访。

 2 ) 一些细节·不算爆料

因为是工作人员,我自己看《四个春天》已经太多遍了,多到一抬表就知道走进这个厅大概会出现哪个镜头。但我没想到的是,整个后期都非常冷静的我本人其实在最近最后几遍看的时候,在这么熟悉的镜头里,好几次湿了眼睛。

说一些影片细节和工作细节吧,是屡屡感叹,不算爆料。

·全家聚会的时候,大家说“喝酒喝酒”,妈妈赶紧扔下手里吃的舔舔手指头举杯,舔手指头真是不要太可爱。看了好几遍以后才发现扔下的是个大鸡腿。我后来问饭叔:“你家都是妈妈吃鸡腿哦?”饭叔:“当然啊!”我们从小看了太多妈妈只吃鱼头鱼尾巴的散文,突然看见一家全家宠妈妈,给妈妈啃大鸡腿的家庭,真好哦。

·送腊梅来的邻居大伯对爸爸说:“谢谢您!”这里是,你收了我的礼,我反而要谢谢你,因为你是我尊重的人啊。腊梅在屋顶长了四年,爸爸第四年上去看,悄悄说:“黄的,不好看。”real耿直老人家。

·爸爸离开罗甸老家已经64年,但每年都要在自己的小家祭祖。

·和很多家庭一样,爸爸在家庭里的位置总是又巍峨又谦卑。97年的录像里,爸爸感叹半天“全家聚齐不容易”,全部儿女的反应都是:“啊?”潜台词是“你在说啥?”我都能想象得到镜头后面爸爸又慈爱又无奈的笑容。

·全家一起出游的时候,姐姐手上就拿个手机放着音乐挥舞双手唱歌,包是给爸爸背着的。真的就【我自己女儿我乐意宠着,多大都宠着】既视感。

·爸爸还帮导演扛过三脚架……应该就是那个后来我们解释不清的,1500元的三脚架……

·这个包包,在姐姐去世以后,佟畅抱着遗像说“妈,咱回家了”那个镜头里,静静躺在床边箱子上。

·全家一起出游的剪影里,姐姐拧了一个姿势,哥哥在给她摆拍照片。一点不带羞涩的。

·姐姐的病况应该发展得很快,因为脚趾上的指甲油,也就半个月到一个月前才涂过。

·有几场是这么接的:先是爸爸拿了一个硬盘给妈妈看“里面还有好多电视剧哦”,结果听到姐姐唱的《风雨兼程》,接着是爸爸在天井里的仰望,然后下雪了,老两口踏雪去女儿坟上。我们一直到定剪前一天,这首《风雨兼程》都只唱到爸爸在天井里仰望。出录音棚前一天,录音指导孙艾琳鬼使神差的把音乐拉长了想听一下,结果发现意外的严丝合缝,严丝合缝!我看完了几乎是手抖着让导演从楼上调色机房下来看。

·真的你们去看,这里的画面我们一点没动,姐姐唱到“山高水长路不平,携手共攀登”的时候,爸妈拄仗并行的背影,唱到“风光在险峰”的时候,爸妈就走到山路上了,歌声停下,妈妈叹了一口气:“唉……”严丝合缝!我们都傻了,大家都在说谢谢姐姐。

·爸妈走到山路上的时候,头顶有一只大白鸟,绕着爸妈飞——这个是饭叔的朋友们最早发现的。

·爸爸在坟边雪地里,用登山杖写的字是姐姐的名字:庆伟。我看着笔划认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哽咽了半天。

·给姐姐写包袱和烧包,用的都是外甥的名义,外甥工作也忙,也不在家,估计年纪小也不懂好多规矩。姥姥姥爷帮忙写好了,嗯。

·外甥佟畅的东北口音,也折射着姐姐生命的流变吧……

·爸妈用的都是专业登山杖,不知道是哪位儿女买的,还是自己网购的——超好!

·修这处声音,是七月的事,当时以为就定剪了。到十一月,艺术顾问王老师又亲自盯着修了十四个镜头,看不太出来的十四处修改,主要是把气质上的东西再稳一稳。

·缝纫是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掌握不多的技能,饭叔写过,早年妈妈的缝纫绣花都是为了补贴家用,还在踩缝纫机的家庭真是不多了啊。声音这边很仔细的贴了一点缝纫机的声音。

·我们的很多声音,都是声音指导一点点和导演沟通,力图回到当时的空间、季节、空气,做了很久。这点我们一直非常坚持,如果声音不雕琢细致了,画面的观看也会被干扰。尽力了。

·“你把这里的鸡叫给去了吧,我总觉得太强调环境了,毕竟小城镇,这个鸡……”录音指导回头冷冷看着我:“去不掉,这里是同期鸡。”“哦好的,对不起啊,让同期鸡随便叫,随便随便。”我们后来就出现了“同期鸡、同期狗、后期蜜蜂、后期牛铃”……各种调侃。

·29.97帧率的问题最后也没有彻底解决,声画抽帧位置不统一。首映式当天,剪辑、声音、我站在主厅一个小角落里,一起说,哟,抽帧了……算了就这样吧。

·录片尾曲之前,大哥来我们家讨论方案。现在也都知道了,大哥是十岁上大学的神童,姐姐是八十年代大学生,饭叔中学辍学……那天我问大哥:“你们家谁成绩最好?”大哥随手一指饭叔:“他。”毫不犹豫。教育焦虑恐怕是现在城市中产最大的焦虑,在这个家看不到一点痕迹,没有人因为这个弟弟的学历不如哥哥姐姐,就对这个弟弟有任何歧视非议。

·所以我也无数次在说,如果我们从这对老人身上学习他们对子女的爱,那是完全没有交换条件的、纯粹的爱。你是我的儿女,我就为你骄傲,而不是你要考多少分你要上什么学你要多有出息。你看爸爸对导演说话:“哦,庆屹……”“庆屹你快来看,今年的燕子又来了……”这样平静有爱的语气里,看不出和对哥哥姐姐有任何区别。

·争气有早晚,45岁出处女作也很好;而且,养育儿女,何须一定要争气。争也好,气也好,都是给外人看的啊。

·暂时没了,但总觉得写掉了好多,想到再补。

 3 ) 《四个春天》的价值

以审美的方式关照生活,中国并非没有。这个传统也是有的,古代的士大夫们即以一种审美视角关照生命和生活。只不过对于为数众多的百姓(屁民)来说,生活的底色依旧是“惨”,苦于讨生活。

日本文化的特异性在于它将审美关照发展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审美视角看待一切:自然、物、人、生命……将生活变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这在日本属于普遍状况,而不是某一阶层的专属。

这种不抵抗外界强力,安心于经营日常生活的态度,是日本文化发展出来的“第三条路”。不是说别的国家没有,只是说唯有在日本,审美关照才成长为一种文化现象,浸透在社会各个意识层面。

《四个春天》所记录的家庭生活安详而富足,虽然其中仍然带有一些传统文化的渊源——父亲的教师身份,类似于古代的士大夫,从而可以借助“琴棋书画”从日常生活中找到滋味——但已不同。

这既非“悲”也非“惨”,而是类似我们所说的日本文化发展出来的“第三条路”——以审美的方式关照生命,将日常生活过成诗。这是极为特异的,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电影呈现日常生活的惯用方式。

无不被一种“惨”的意识所渗透,不抗争或抗争失败后妥协,同时继续与社会体系建立合作关系——这就是绝大多数人从青年成长为中年的必由之路:丧失了活力,变成社会机器精密咬合的零件。

很少有人想到,在抗争和妥协之外,尚有“第三条路”。即拒绝卷入社会体系,与其同流合污,反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以审美的方式关照自己的生命,经营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将其过成诗。

《四个春天》是极为特殊的,它让人知道了在“悲”与“惨”之外还有另一种被遗忘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在消极状态下同样可以抵抗外界的强力。这原本就是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但可惜被遗忘了。

之所以被遗忘,或许是因为压迫太久了。几千年都在强权的淫威下苟活,于是生活成了“活着”,只要“活着”就是成功。但他们忘了,“活着”是因为强权乐意看到你如此,这不是一种规训的结果吗?

而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漠视了外界的强力,对权力保持不合作的态度。权力如何愿意看到普通人将生活过成了诗?这挑衅和嘲讽了它的权威,与人际关系中的权力运作是同个道理。

《四个春天》自然是有价值的,但可惜它只是一部纪录片。其价值不在美学层面,而在于它让无数国人看到了审美生活的可能,这是纪录片里的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对观众间接产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而《米花之味》之所以更有价值和创造性,原因在于它是虚构的剧情片,导演通过将摄影机观察物像的视角改变为审美关照,从而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自动代入审美的观察视角,进行积极的目光规训。

它帮助观众重新获得发现生活中诗意的能力,这是《米花之味》的真正价值。《四个春天》属于激励和引导,让我们看到审美生活的可能,《米花之味》则教导我们如何以审美的方式关照日常生活。

 4 ) 《四个春天》: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四个春天》值得很多人——尤其是每一个身处一段婚姻关系中的人观看,你会明白,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和生活教育

即便《四个春天》曾在2018年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纪录长片奖,也入围了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与最佳剪辑奖项,并且上映后口碑极好,豆瓣评分8.9分,但它还是一部容易让人忽视的电影。纪录片的形式,平淡的主题,不是大制作,也没有什么大明星加持——都让它噱头寥寥。上映几日都维持在1%左右的排片,每天也仅有不足百万元的票房。但相信我,它是那种最值得到院线一看的电影。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对结婚50多年、恩爱俏皮的老夫妇诗意的退休生活。导演陆庆屹正是他俩的小儿子。陆庆屹曾是豆瓣红人,他在豆瓣上的两篇短文《我妈》《我爸》,以及相册里关于父母的记录,被广泛传阅,许多读者都羡慕他有这样一对可爱恩爱的父母。后来,陆庆屹换了一部带摄像功能的相机,每年春天回家,他开始把镜头对准父母,记录他们的生活。

《四个春天》记录的时间从2013年的春节开始,到2016年的春天结束。陆庆屹家在贵州独山,家中成员一共五个人,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他自己。和中国的许多家庭一样,陆庆屹仨兄妹都在外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与父母团聚,因此《四个春天》记录的时间点,也主要是围绕在春节前后。

《四个春天》剧照

父亲陆运坤是个退休教师,温和寡言,多才多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怀抱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的一个口头禅就是“好玩”。他喜爱音乐,多种乐器信手拈来,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拉二胡、吹笛子、拉小提琴、拉锯琴、拉手风琴;他一直有记录家庭影像的习惯,即便已经80多岁了,还跟着儿子手写的操作步骤一点点在电脑软件上学习剪片、配乐和特效;他细心地观察着每年燕子的来来往往,为燕子来筑巢感到欣喜,也为燕子离去“心又灰几天”。

母亲李桂贤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操持家务的一把能手,她做针线活、缝纫、熏腊肉、种花种菜。她性格比丈夫外向多了,俏皮可爱,大笑时总会带上语气词“哉呦”。她与丈夫一样热爱生活,有事没事,就会哼起歌来;与丈夫走到田埂上,兴之所至还会扭几个舞步。

父母感情极好,形影不离、琴瑟和鸣。父亲在这屋摆弄电脑,母亲在另一屋做缝纫;或者父亲在楼上拉二胡,母亲就在楼下做针线活。两个人都闲不住,都有自己喜欢的事。闲着在一起了,就有说不完的话,相互打趣。母亲双手忙个不停,父亲做好粥,一边说着“真香”,一边给母亲一勺一勺地喂粥。两人都热爱劳动,事事亲力亲为,一起到山里摘东西,一起种菜,一起熏腊肉,一起“每天为家里做一件事”……他们相互尊重爱护,关心柴米油盐,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但生活并非没有苦痛。第三年春天将近的时候,姐姐因病去世,这是全片最意外也最重要的转折点。姐姐开朗乐观,一直是父母的开心果和贴心棉袄,她的离去让父母万分悲痛。父母似乎一夜之间老去,原本乐观的他们也开始变得沉默,他们经常翻阅往日的照片,看女儿的视频,到女儿的坟边开垦,也开始想到死亡的话题——如果夫妻俩其中一个先走,另一个怎么办?

两个老人内心是否已从丧女之痛中走出?不得而知。但最打动人的是,他们在悲痛中逐渐对正常生活秩序的重建。父亲开始剪辑往日的视频,养起了蜜蜂,对蜜蜂心心念念以至于让母亲调侃“你的蜜蜂差不多就像你的初恋情人”;俩人照旧到女儿墓前,但会哼几声曲;哥哥教会了父母微信,两个老人对这个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第一次发语音时笑了半天,母亲“哉呦”个不停……

这已经是第四个春天,父母在老去,但生活仍然在继续;人生有痛苦,却依旧要走过。

《四个春天》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下了父母在四个春天里琐碎平凡的日常细节。如果从技巧的角度看,《四个春天》的确有着明显的不足,它并没有什么鲜明的电影意识。陆庆屹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他一开始只是想做个普通的家庭录像,因此他有时会拍着拍着就停下来拍照片,完全没有考虑过记录的完整性、延续性问题。纪录片中许多独立的镜头和桥段都很美,但连贯起来时,却缺乏叙事的流动性。即便如此,这部纪录片依旧深深地将人打动。原因就如同一个豆瓣短评说的:“倒不是说这片子拍得多么惊世,主要是这对老人家太令我羡慕和感动了,这就是中国家庭最缺失的爱的教育啊,小时候梦想中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他们将岁月的苦难化为财富,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

《四个春天》剧照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这对平凡的中国老夫妻活出了生活该有的模样:充实、坚韧、诗意、达观。充实、坚韧,一向吃苦耐劳的中国人都具备这样的品质,但让平凡的生活开出花来的诗意,却相对罕见。我有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朋友,曾跟我说过这样一个观察,他感觉中国人静态的脸与外国人的脸有很大的不同,这不是指涉五官上的差别,而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你在十字路口看中国人的脸,可能会发现很多人的脸是耷拉的、严肃的、没有微笑的;相反外国人的脸,五官整体是向上提的,他们乐观、自信,“仿佛没有被生活欺负过”。

可每个人都被生活欺负过,差别仅在于我们该怎么对待生活。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似乎少了一种浪漫和诗意的生活观。按费孝通先生的论述,这与中国的乡土社会传统有关。费孝通说:“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这就导致许多中国式婚姻,实际上是无爱的婚姻,大家只不过是搭伙过日子。婚姻无爱,父母无爱,生活就无爱,而爱才是诗意和浪漫的根本来源。《四个春天》的生活之所以动人,是因为这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的爱情动人,他们平凡的日日夜夜都有着诗意流淌——爱浸润着每个细节。

《四个春天》撕掉了中国人不会生活、不懂生活的刻板印象,就像金马奖终评评审美国人白睿文看了该片以后,特地发文说的:“这是我在金马影展所看的34部电影中最感动我的一部。有太多的中国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了社会黑暗的一面……但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电影。”但它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国人做了一次正确的生活示范。它值得很多人——尤其是每一个身处一段婚姻关系中的人观看,你会明白,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和生活教育。

——首发澎湃新闻——

 5 ) 四刷《四个春天》:“归家的路”

四个春天就应该看四遍,一个春天一遍。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一年内把同一部电影看上四遍,直到遇见《四个春天》。它与我的2018年联系得如此密切,以至于几乎重构了我的生命体验。

第一遍看是年初在27院儿,那是尤伦斯首映后的第二场试映会。那个时候电影在豆瓣上已经开出9.2的高分,饭叔在广播里说对声音做了一些调整。因为来晚了,我只能站在整个放映室的最后。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饭叔,我觉得他好像没法像其他导演一样做出强有力的个人阐述。他给我的印象是:腼腆,心思细腻,但不善言辞。而日后的交往,让我必须给他加上一个特征:特别容易动情

后来我才得知制片人也是在这场放映中看到成片,继而引入更专业的团队对电影进行调整,再然后,就是《四个春天》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的消息。因为做志愿者,我在FIRST组委会提前看了第二遍,那时电影已经接近于现在的模样,加入了一些字幕标注,以便于让观众理解故事的时空。

第三遍看是在八月底,FIRST拿奖后,金马奖入围名单公布前,北京的一场点映。我终于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了DCP的版本,片末多了近两年饭爸饭妈的最新影像。大银幕确实会放大一些技术上的瑕疵,但依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我明白,《四个春天》是一部经得起重温的电影。在熟悉了人物与故事、对电影没有期待之后,它仍从情绪上牢牢抓住了我。片子反映出的生死观和朴素情感,使我不止一次回望自己的家庭,思考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方式

保利影城天安门店

在饭叔生日的后一天(也是电影开启路演的后一天),我把它看了第四遍。在片末的“天使”鸣谢名单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它依然生机盎然,一再突破我的心防。我好想在过年前,在老家的小镇电影院组织一场放映会,请来我的亲朋好友,带他们欣赏这部温暖我一整年的影像。

雪莱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太适合作为这部电影的宣传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剪辑、声音、配乐:从一部独立电影到院线电影

所有电影都是在剪辑台上最终诞生的。但是对于纪录片而言,剪辑的重要性和决定性更为凸显。因为它直接反映出素材的选取,进而体现电影的架构,背后是导演对拍摄对象的理解

《四个春天》最初的版本是120分钟,后来在专业剪辑的指导下剪到105分钟。按制片人的说法,时空被压缩了,但信息量是增加的。印象中,做出的调整大约集中在非叙事空镜和人物状态,比如父亲展现才艺的蒙太奇段落,穿插院落里的自然风物,使诗意的浮现更加自然。而为姐姐特意加上的那段回溯,则更倾向于商业片构建情感的考量,我对这种方式持保留意见,但在影院环境中能感受到那个片段对声音的细腻处理。

是的,声音,对声音的加强使《四个春天》有了电影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极为有效的叙事手段。导演是用一个Nikon D800随机录的,所以最多录到了一个对白,而且由于经验不足,他用的是29.97帧而非24/25帧拍摄(见赵珣文《我也不知道怎么写了,说下<四个春天>》)。除了对降帧率变调的问题进行解决,声音部门更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导演能够想象出来的环境声,以及加强现有的环境声”(赵珣接受D纪录采访)。《四个春天》成为了一部在声音上非常丰富的电影。

因为父母对音乐的热衷,电影中始终点缀着人声歌曲或器乐演奏,因此原片中没有再加配乐。而在最终版中,陆庆松(哥哥)对《青年友谊圆舞曲》做了重新编曲与变奏,作为电影中过场的配乐与片尾曲,是对电影主题与内容的另一种呼应

我还记得自己在七月的西宁偷看FIRST终审会议的速记,周浩在会上丝毫不掩饰对《四个春天》的喜爱。

且不说他发在微博和票圈的不点名表扬

他说自己看了前几分钟就在想如何说服大家把最佳纪录片给它,但是看到半小时觉得自己用不着说服了。大概也正是因为这种赞赏,他选择陆庆屹作为新片《一年》的剪辑。

从一个不会装剪辑软件的人,到剪出自己的处女作。每天十六个小时剪辑,饭叔坚持了二十二个月。除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提名,剪辑奖的提名似乎是更大的肯定,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叙事与构图的空间意识:距离感带来的审美意趣

影厅里在父母登山的段落第一次爆发出持续而密集的笑声。

我首先惊讶于导演的慧眼识英,能在250多个小时里打捞出这段素材——它无限接近于花絮,又极深刻地反映出家庭的和谐。其次,在事先知晓第二个春天发生的不幸之后,我领悟到生活是最好也最残忍的编剧,也更深地理解了鲁迅那句“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导演选择把姐姐在病床上的一幕,紧接着剪在欢乐的旅行照片之后。——这是对自己的残忍,却是对观众的负责。

作为亲历者的陆庆屹,在创作(剪辑)时必须无数次重温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最终从悲痛中跳脱出来,在影像的海洋里寻找叙事的脉络。于是我发现早在姐姐出现以前,在父亲与她的电话交流中,已经隐隐透露出病情的存在,而第一次观影的观众因无法迅速解读信息而滞留在愉快的心情中——这种情绪的错位显然是一种叙事的高明,也在日后回想时给我以更沉痛的打击。

疾病和死亡,其实是《四个春天》不事张扬的隐线。从贯穿四个春天的扫墓场景,到母亲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导演对悲伤的克制乃至按捺,最终使其成为影片淡淡的底色,进而升华为一种朴素而博大的生命态度。父母在女儿的墓前耕种植物,甚至于一展歌喉、跳起舞步,你无法不被这种超越痛苦的生死观震撼。

我想起杨德昌《海滩的一天》的一句台词:“我们读过那么多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样去面对这么重要的难题?”而《四个春天》教我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生命的衰老,如何生活。我在这部纪录片里所受的启发,不亚于两年多以前第一次观看《东京物语》。

拍摄意识的逐渐形成,让陆庆屹越来越退回到摄影机背后。这是一种自觉的距离感,但你不能否认的是,他仍是家庭生活的参与者,只不过有了一双更加温柔与敏锐的眼睛,更能体认隐藏在日常里的美。第一个春天父亲获赠的腊梅,在第四个春天再度出现。——这种俯仰皆是的细节让我感到惊叹。而那个从父母的脸转到烟花的叠画,更是包含无尽的爱意和赞美,甚至拥有了神性

越往后拍,特写越来越少,远景越来越多,饭叔越来越爱捕捉静态构图中的动态,像侯孝贤会采取的方式。他镜头下的独山作为家庭的“陪衬”(背景),开始呈现桃花源般的美好质地。

他曾经向我解释他所理解的纪录片的空间意识:“固定镜头里面有它那种内在的洞视,可能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点在动,你才能感觉到空间的厚度。比如站在水渠上那个镜头,如果没有上面的树枝,这个镜头也没有意思,就是因为上面有那个树枝也在微风里微微晃动,才和它产生一个空间对应的视觉感。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它的诗意”:人物>电影?

第一次接受线上采访的时候,饭叔最后抛给我的金句是:“每个家庭都有它的诗意。”而当面对面交流,再谈起上面这句话,他选择用另一句话代替:“我觉得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了新的体会,正如木卫二在其影评开头所言,与《大象席地而坐》或《柔情史》中互害的原生家庭相比,哪怕是与万千观众的普通家庭相比,《四个春天》提供的都是一个太过珍贵的非典型家庭范本。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生命状态里自然流露出的处世之道令观众动容。但与其钦羡,不如反照自身,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生命充沛,亦可施与暖意。这也就印证了导演所说的凝视自我。话说回来,越是像《狗十三》这种压抑的电影,就越希望观众在观影结束后思考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一个更阳光、正面的人吧。

我想在电影上映以后,对饭爸饭妈的赞美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会出现“父母的存在比电影更精彩”的言论,就像对《自行车与旧电钢》的评价那样。

连陆导本人在FIRST颁奖礼上领奖的时候都说:“我觉得这个片子应该我爸我妈获奖,因为我爸我妈比我有用板砖拍碎一切苦难和桎梏的勇气。我看到好多朋友都说好喜欢你爸你妈,这说明很多的问题,如果我想在电影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学习空间。

但人物真的大于电影吗?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观点其实是个伪命题。

哪怕是纪录片这种非虚构作品中的人物,也依然是由导演建构的艺术形象。它接近真实,但并不等同于真实,而这一建构过程就是电影的演绎过程。在这一点上,《四个春天》无疑是成功的,这成功无法将人物与作品整体割裂来看。

曾经跟另一位纪录片导演聊天,他提到一个创作理念:纪录片不要与人物生活或故事过于黏着,而要营造出一种大气层一般的东西,与观众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他还提到艺术的复杂性,认为《四个春天》是有些单向度的作品。我把他的话想了又想,后来觉得相较于野心和复杂,《四个春天》的简单和纯粹可能是最珍贵的, 但它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信手拈来

《四个春天》面向家庭,同时也面向创作者自己。它是一部“小”的电影,没有涉及国家或者民族情怀,它只是关心一个家庭,关心父母的状态。它的目的是向父母献礼,却因为真诚意外地拥有了更多观众,因为,我们都是子女。于是,它也变成了一部“大”的电影

饭叔曾经跟我特意提到父亲在家庭录像里说的一句话。那天父母跟女儿外出游玩结束往家走,父亲看着母亲和女儿走远,感慨地说道:归家的路。这句话让他感动,也让我感动。观看《四个春天》,对我而言,好像也是一条归家的路。但它通向的一定是我自己的家,我终究要用自己的方式与父母达成和解。

电影后半程,父母走远以至于出画的镜头好像也越来越多。我不断回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的最后一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又想到片中母亲与小儿子(饭叔)的那个惊人的默契时刻——母亲含泪送走大儿子和大孙子,吩咐导演去拍他们,然后转身进屋。但镜头没有动,几秒之后,母亲从忍不住从屋里走出,这时与小儿子惊讶地四目相对。无非是做母亲的舍不得,做儿子的懂得她的舍不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我也就知道饭叔为什么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不光是他个人的努力和艺术造诣,更有家庭对他无形的影响。所以与其说“片如其人”,不如说“片如其家”吧。


第一次线上采访: 陆庆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诗意”

第一篇影评:燕子又飞回来了

第一篇线下采访:陆庆屹:“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6 ) 《四个春天》:有摄影意识,没电影意识

陆庆屹每次回家都会带上摄影机,他当职业摄影师已有数年时间。他养成了习惯,去任何地方都会带着摄影机,拍下美好的生活瞬间。这段时间,有点拍腻照片的他,想换下新的口味,于是拍起了视频。

归家四年时间里,他为年老的父母拍下了无数简短的视频。这些视频放在他的电脑中,占据巨大的空间。每次点开重看,他都能从中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他想着,何不以这些视频为素材制作一部电影呢?

于是,他花了两年的时间,系统学习电影的剪辑。在自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剪辑的乐趣:将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剪辑在一起,竟然能碰撞出崭新的意义。这是他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他乐在其中。

后来,一部作品诞生了,它就是《四个春天》,在第十一届FIRST青年电影节拿到了“最佳纪录片”奖。在此之前,UCCA的首次放映也让这部处女作在豆瓣的评分超过9.0。可以说,它收获了感动和口碑。

电影如何感人,我们不去管它。我们想分析的是它作为纪录片,真实的水准如何。作为一位业余“电影人”的私人作品,我们也许不必过于苛刻,但既然它即将在院线上映,说明它必须接受作为电影的检验。

《四个春天》所有镜头来自于导演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丽瞬间,并不是为完成一部作品而拍摄的。因此电影中的每个镜头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触感核心,当它们被接续在一起,不可避免产生断裂感。

再加上导演乃是摄影师出身,这导致了每个镜头都留有严重的照相痕迹:过度鲜明的构图、静态的摄影,拍摄者的意识。因此当这些视频被剪辑成电影后,镜头间的脱节更加严重,无法形成连续的感觉。

这导致影像本该具有的延续性和流动性丧失了。电影的一个美学特征是它的蒙太奇,电影因此可以通过镜头的组接创造意义。《四个春天》对此是缺失的,电影变成镜头的机械排列,没能形成一种叙述。

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将偶然间留下的视频素材转变为一部私人电影,可以介入导演个人的声音。这就是一种“散文电影”的制作方式:通过画外音将分散的视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感知分配。

《四个春天》本来可以成为真正的杰作,它真挚感人,发现了一个家庭忧喜掺半的隐秘日常瞬间。但很可惜,如今我们只看到静态镜头的排列,这无疑极度削减了它的艺术价值。纪录片导演确实是个职业。

 7 ) 春天驾着鹤群的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

一年多前冬天,大约11月初或中下旬,饭叔的《四个春天》刚刚粗剪完成时,曾和家人朋友一起到他和哥哥在顺义租的小院子去看片子。电影起始,画面仍是黑的,声音响起,我仍在说一句什么话,经已看过的朋友提醒,才知道是丧歌。心里很觉歉然,这时仔细去听,才发现音声的婉转幽咽。

那个粗剪版本的电影很长,大概有五个多小时。当天肯定看不完,大家都说先看一点。宝宝不时哭哼,朋友为了让我能多看一会,几次帮我把他抱到院子里去转圈。那时他已经很沉,冬天穿着外套,尤其难抱,我担心她累,又怕宝宝冷,时不时跑出,最后断续看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宝宝要睡觉,便到旁边一间房抱他哄了很久。天气很冷,郊区的冷比城里又更甚一些,出来时天色不早,他们也不再接着看,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那次我零碎看的部分的印象,就是饭叔的父母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对父母。这难得不是说对子女的爱(虽然那种对子女不求回报、尊重其意志的爱也很难得),而是他们自己生命中充盈着艺术的氛围,对自然有意识的、醒目的观看。那一个多小时里很多是饭叔妈妈的镜头,唱山歌,做鞋,给亲戚扯药藤,使我分外觉得她像是地母一般的存在。直至前几天第一次看完全片,却觉得爸爸的形象在影片里更丰富了起来,对音乐的热爱,对家人润物细无声的温柔,都在一点一滴中表现出来。

饭叔爸妈都热爱音乐,对此也显然都有很高的天赋。饭叔爸爸会二十几种乐器(电影里当然没有将这些都一一表现出来),条件不足时自己动手做乐器,自己摸索着学,电影里时常有爸爸唱歌或拉琴的镜头。饭叔妈妈也会一些乐器,而电影里着重表现的,是妈妈唱的山歌。妈妈和她的好友余姨妈,是地方上唱山歌的好手,年轻时常常被人请去迎亲送亲的场合唱歌。影片里余姨妈和丈夫来玩,和妈妈回忆起从前和人家对歌,“那时候,跟羊凤的对唱,哉耶,她讲,哉耶这两个婆娘,尽遭她们捆得紧紧的,她们讲,平塘歌捆人哦”,“她们找不到路咯嘛,她们的歌唱完了嘛”。说着说着,两人又唱起山歌来:

春来桃花满树开,

一叶小舟荡波来,

今天同观那西湖景啊,

笑在眉毛喜在怀。

人无艺术身不贵,

不会娱乐是蠢材。

这句“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材”,几乎可以说是电影一方面的概括与写照。这种对山歌、对音乐的热爱,也不仅仅是一家的爱好,而可以说是一地的风气,是整个地方的氛围的烘托,使得这里的人表现出那样浓烈的对艺术的爱,也不显得突兀。电影第二个春天里,爸爸94岁的二哥生病住院,姐弟三人陪父亲回到已六十几年没回的罗甸家乡,在医院的病床上,二伯甚至还和爸爸一起唱起了歌,唱完感叹,“好听啊”,“感动人啊,这首歌”。在那边的家里,也一直缭绕着地方歌曲的音乐声,青年的亲戚一边洗衣服,一边缠绵地唱着“哥哥好比芭蕉叶,妹妹就是那芭蕉芯”的场景,简直动人摇曳。

除开对音乐的热爱,饭叔爸妈另外难得的一点,是他们对于日常生活里诗意部分的格外敏感与由衷欣赏。这敏感与欣赏来源于他们拥有的丰富、温柔、友爱的内心。平平常常——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是平平常常——的大地回春、万物生长,在他们留心的注目下闪起光来。他们述说这些场景时语气认真,态度欣赏,朴素的语言出乎天然,因此显出格外的珍贵与诗意。春天屋檐下的燕子,是一家人常常注目喜爱的所在,影片里妈妈描述燕子的话,照着写下来,就是绝好的文字,我在看的时候心里不得不为之一动,这是多么好的艺术的话!而她就那么自自然然地把看熟于心的东西说出:

哉哟,才好看哦,

呜——往到底下底下的,呜又到那边去,

到顶顶,一梭又下来,

一刺就飞到地下,

又昂到高头边去,哉哟,最好看了

说麻雀,“它一多多的来,一群群的来呢,也叽叽叽叽的,好玩意喂。这样就显得闹热,如果它不在这里,等到晚夜,你就去看那树子,这些麻雀怎么还不来呀”,也是极动人的话。影片里爸爸说的很多话,也都是这样,自然的,文艺的,流淌着感情的,难得的。他常常留意到风的到来,站在山坡上,看到远处,“松涛,松涛”,站在家门口的窗前,“你看风又来了,你看树影婆娑的。左摇右摆的”。还有两人一起到天台上种菜的地方找蒲公英球来吹着玩的片段,看预告片时,很容易将这种场景误会为投合观众的喜好,但影片中有了他们前后说的话,氛围顿时便变得不同了起来。吹光了蒲公英球之后,妈妈一边哈哈笑着说“完了完了”,一边又说,“过几天又来玩,过几天又来吹。过几天又成了喽”,使人一下子领会其童心。

他们又都有很强的好奇心,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电影里除开低沉的第三段,其他时间的春天看起来仿佛都很轻快,但其实还是可以从他们谈话、从爸爸九十年代和后来录制的旧视频里,看出他们度过了很长时间艰难的生活。其实一对平民夫妻,将三个子女养大,在那样的年代,就不可能是一件轻松的事。上山砍柴,开辟菜地,理发做鞋,每样都要自力更生。但他们常用的词是“闹热”,“这样就显得闹热”,“这样才显得闹热”,这里面有的是一种活泼泼的乐观与勤劳坚韧。电影里爸爸讲以前经历过的困难的事,常常结尾以“好玩”“有意思很”,明明是艰难忧愁的事,就这样轻轻地在带一点笑意的喟叹里过去了。

最后成片的电影,节奏已和我初看时大不相同。整个影片的线索非常清楚,也很紧凑,使人在看时,丝毫没有冗长之感,只是沉浸其中。纪录的特质使它看起来像是年复一年的碎片,但周而复始之中,“流”与“变”都在发生。第一年春天主要营造的是过年的气氛,以及父母寻常生活的展示:天井里大圆水池边的忙碌,蕨菜初生时上山打蕨菜、爬山,和亲戚朋友们一起上坟……在这种轻快的叙事中,父母的性格与周遭的环境显现出来。主要人物一一出现,后面故事隐秘的线索其实也已埋下,只是身为观众的我们,要到后面回想才能意识得到。第二年春天则着重于音乐在生活中的意义,之后便急转直下,第三年亲人逝去与回想,第四年缓慢的复苏,如同深冰的河流,在又一年春天终于裂开新的裂缝。人生的意义,老年的相爱与陪伴,生活的辛劳与诗意在这里凸显。

【以下有关键情节透露,不过个人感觉这个电影不怕剧透】

之前看有人说观后感的时候,常常说“泪点”。但是“泪点”显然不是这部电影的追求所在。作为一个平常泪点极低、对悲剧承受能力极差的人,本来我已准备好纸巾,后来整个观影过程中却并没有拿出来——并不是没有哭,而是可以控制在默默流泪的程度。从姐姐生病住院到去世、下葬,的确流了很多眼泪,但电影显然刻意避免了这种伤心欲绝的渲染,只有在不得不为之的伤心的顶点,才有一个自然的爆发(姐姐下葬时,侄儿跪在棺材头上,大喊了三声“妈”,是整个影片里我觉得情绪最为强烈的一幕)。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剪辑才会出现的效果,因此看的人虽然伤心,却并不会觉得受到折磨,或者可以说,在这个电影里,连伤心都是温柔的。这种温柔自然其来有自。余下绝大部分镜头,都是温软的、和暖的,像五月的风吹过盛开的金银花。我在看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为两个老人之间好玩的动作话语。

影片对出现的音乐的有意选择,也反映出导演从小在家庭里所受的熏染。四个春天,无数素材里,父母唱歌的镜头显然远远不止这些,而导演的选择,显现了一种隐隐与电影节奏、情绪、走向的呼应,无论是“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材”,还是爸爸站在山坡上和坐在电脑前唱“春天驾着鹤群的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并不惋惜”,“让道路引导我们奔向前方”,观众不难在观看过程中感觉到这种暗流的联系。

关于电影中音乐的选择,我特别喜欢的,还有葬礼中两个当地老人坐着唱孝歌那段。这一大段使我感觉非常震撼。在这极度悲伤的场合,导演并没有去表现家人撕心裂肺的场面,而是让两个看似无关的老人在那里唱着孝歌,一句一句,把那么一大段词唱完,这手法实在是太“电影”了。那唱词兼具古意与现代,音韵宛然,使你在听的时候,觉得它既一句一句紧扣身为一个母亲的女子的命运,又暗暗指向了姐姐的一生。在电影之外,姐姐丧葬的一段,其实也是一段丰富的地方民俗资料,在使人了解贵州的丧葬习俗方面,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电影的最后,爸爸和妈妈终于从丧女之痛中稍稍恢复,爸爸拿起一年多没再摸的笛子,说:“一年多没摸啦,都灰完了。”嘟嘟试吹了几声。年年过年要熏的香肠,在停了一年之后,也熏了起来。生活可能永远没法恢复到姐姐去世前那种完满的欢乐了,但是,在愁云笼罩的哀伤里,相互陪伴的人还是重新捡拾起快乐的片段,并把这快乐告知泉下的人,要使其也不寂寞。就像那种在坟上的七八朵七八朵一起开的桃花,“好多哦,那时你没看见,这蓬花漂亮得……”

 8 )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我并非是想标新立异,而是在看了一圈评论之后,发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感动”两字上,完美展示了亲情的可贵和父母生活不易,以及对生活点滴细致入微的观察,当然也有很多人被片中父母那种乐观豁达所感染,认为这样的父母不可多得,这些都是本片显而易见的优点,但如果光有这些,我认为它并不足以支撑起「First最佳纪录片」的美誉,其实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们更应该问问自己,感动过后还剩下什么呢?

对于很多普通的八零后九零后的中国人来说,我想大家从小到大都听过太多这样的话:爸妈就养你一个不容易;你们过得好一点,爸妈无所谓;你长大可要争气啊,不要像你爸那样……等等,不胜枚举,似乎我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背负了要承载两代人幸福的重担,尤其是八零后的父母,很多是从那个不可言说的时代走过来的,他们浪费了一整个青春,他们自带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气息:爸妈牺牲了一起都是为了你,你的幸福就不再是只关于你一个人,所以你能不幸福吗,你敢不幸福吗?

不敢,真的不敢。

其实本片中的父母基本没有主动上演什么苦情戏,也没有把上面的那些话挂在嘴边,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似乎都在提醒我:生活多么不易,父母多么不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而比起片中的那些生活片段,我最喜欢的部分却是父母在不经意间唱起的歌,跳起的舞,仿佛只有那一刻他们的心才是自由的,他们的眼神和笑容也变得单纯,不再背负过去的苦难,不再承担未来的惶恐。而其余的时间,每一个眼神里都写满了对儿女的关爱,每一个笑容背后都仿佛看得到这个民族沉重的历史,这是幸福吗?或许是吧,但却与快乐无关。

我不知道中国人是不是最善于苦中作乐的一群人,坚强的母亲,隐忍的父亲,我们生活里似乎总不缺少这样的角色,这些气质渐渐融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当中,而这正是我的头三十年一直努力想要摆脱的一种枷锁,可是直到现在好像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功,那种深沉的厚重似乎已经刻进了骨骼,每次一回到故乡,就感觉那个拼命想要斩断却永远藕断丝连的根,又一次重新滋长,再次陷入了一种可怕的轮回里无法自拔。不知道我们究竟从哪里继承来那种通过感动自己绑架别人的基因,一边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假装乐在其中,一边又无时无刻不在束缚着彼此的手脚,但却没有人互相问一句:你快乐吗?

是啊,爸妈,你们快乐吗?那些被掠夺走的时光终究再也无法挽回,被抢劫走的青春也没有人能够弥补。我们都知道,你们太害怕,害怕我们会重蹈你们几十年前的覆辙,才会把全部的爱撕成一点一滴,洒落在你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言语中,生怕我们感受不到,你们就用这种方式呵护着今天看似来之不易的幸福。但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这一切终究都是时代赐予的啊,又岂是我们小心翼翼就能躲得过去的呢?

所以,爸妈,我宁愿此刻的你们都是真正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我们苦中作乐。就像「四个春天」里的老两口,就算孩子们不在身边,也可以那样在街头拉着手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而我们,也不需要什么感动中国,只需要快乐中国,可就是快乐这两个字,对于这个民族怎么就这么难呢?

这正是我看完「四个春天」后所感受到的,在简单的感动背后,是导演对这片土地和上面的人深沉的爱,他不自觉地将一个民族性格的养成拨开了给你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用心去思考这个问题,这片土地才会真的有希望,生活在这上面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评

很感动。见过太多不幸的家庭,所以对西方的悲剧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我在想如果这样的家庭是社会的主流,那么整个艺术的面貌或许都会发生改变……作品带给人的影响毕竟有限,需要长期积累,而一个活生生的人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更直接,也更深刻。这是我昨天和一个朋友说“养育孩子也是很大的成就”的原因。

6分钟前
  • 远子
  • 力荐

真挚的记录,有一对普通老人能遇到的欢乐:香肠熏得好,燕子回巢,邻人送来腊梅苗,「闹热」。也有一个中国家庭能遇到的悲痛,这些我的祖辈也有,但十多年来一直被大家刻意回避掉了。片子叙述极为简洁朴素,没有任何刻意的技巧。凝练了日常生活的韵味,又高于日常生活,这个家庭的生活自有旋律,就像那些餐桌边、山野里、病榻上、坟前、旧视频里响起的歌声。

9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日本有《人生果实》,韩国有《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我们也终于有《四个春天》了。辛波斯卡写“就让那些从未找到幸福爱情的人,不断去说世上没有这种东西,这信念会让他们活得较轻松死得较无憾”——是真的没错,毕竟平成的我们要上哪里去找一个会五六种乐器、会唱歌会跳华尔兹、会书法会视频剪辑、会修家具修电器、会种菜会养蜂、会做家务还超关心我的爱人啊!!!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时光荏苒,你已不记得毕业照是什么时候拍的。岁月无情,前一秒还说你像八零后,下一秒美好的生命就转瞬即逝。珍惜当下,珍惜眼前,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血浓于水,能在茫茫人海中成为家人就是缘分。相聚太难,上一次全家团圆已是1994。不要因为离家太远,而忘记了回家的路。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每天为家多做一件事” 朴实如自己的父母,宁愿多走两公里去挑井水,也不愿喝便捷的桶装矿泉水…几处泪点,越大越体会家庭的不易,生活的苦与乐,父母知足常乐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带去北京的家乡菜,每次送别的不舍,最戳心。

1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最喜欢父亲兴高采烈地说“今年燕子又来了”,母亲:“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20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之前已经看过不同剪辑版本,以为会麻木,但看到放映的最终版,还是忍不住泪崩。这对父母实在太独特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透露出鲜活的诗意,也让我看到婚姻可以如此融洽。片中他们时不时唱起歌来,还有音乐、舞蹈和大自然的滋润,极有生活质地。开头收尾都很好,丧歌和击鼓声十分震撼,看完后余味悠长。

23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放映、观看私影像有什么意义?一部被摄对象既不够典型又不够非典型的纪录片,有什么意义?是借由共享的环境和共享的影像,将个体经验上升为共有经验,以昭人类悲欢并非不相通;是当下性总在蒙蔽我们对生活更宏观的感知与观察,而影像能帮我们完成与当下性的对抗——这其中的秘密是:之于光阴,宏观往往就来自微观之和。前面又没说人话了是吧?好:衡量这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我觉得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你看完有没有拿任意设备去记录日常的冲动。我有,所以我说它是。

2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看哭了。倒不是说这片子拍得多么惊世(当然导演本来就是一枚文艺大叔&很棒的图片摄影爱好者,对影像有很强的敏感度,拍出一份质朴的诗意),主要是这对老人家太令我羡慕和感动了,这就是中国家庭最缺失的爱的教育啊,小时候梦想中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他们将岁月的苦难化为财富(生活能力极强,除彼此不依附任何人,对一切事物尤其文化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拍成连续剧我都愿意看。古稀老父自己拍DV学剪辑和后期太可爱了,十八般乐器唱歌书法才艺简直不要太多!姐姐病逝,但她还在他们身边。老照片和家庭录像有效拓展了背景信息量,同时也很抓人。个别处剪辑可以再精炼一下,但总体来说作为非专业出身处女作,扎扎实实不炫技,已经给我太多感动和余味了。

3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我自己的片子,我打五星。。。⁄(⁄ ⁄•⁄ω⁄•⁄ ⁄)⁄

34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家庭私影像,两个老人的生活态度很棒,特别让人羡慕。这样的故事会让很多感动,是因为,这其中的夫妻关系与生活态度,恰好是很多人不曾有,却又非常向往的。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共情真的是一种很高级的情感,无论悲喜都如沐春风,是燕子回巢的呢喃,是半亩方塘的春水搅动,是厨房的乒铃乓啷,是迟迟不愿挪步的送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噙着的泪,是用DV记录家庭生活的镜头。父亲这一代知识分子拿的起乐器学的来剪辑,即使年纪大了“每天也要为这个家做一件事”,母亲总是囿于厨房但总能笑呵呵地唱起旧曲,还经常地木楞停住想起亡去的姐姐。两位老人鲜活可爱,我也是第一次注意到我有时候竟然会错过这些身边类似的细小美好的东西,我突然懂了离别车站奶奶的驻足,懂了外公每次提前煨好的鸡腿,妈妈微信上时不时的关心和回家爸爸严肃又关切的谈话。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蓬勃如朝阳上升,情似春水粼粼,踏着三部舞曲,哼着小歌,等一个一个春天来。

42分钟前
  • 澈南
  • 推荐

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才

44分钟前
  • 笋茶佛
  • 力荐

纪录片直击穷山恶水黑社会是一种力量,记录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一种力量。我们的家庭叙事中很少见到这样豁达与乐观的父母辈,他们对生活中具体的一餐一饭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真心好奇,真心感恩,真心享受。父亲无论遇到什么事,都笑着说“好玩得很”,看见红亮腊肠慨叹一句“安逸”,看燕子筑巢,看荆条发芽,吹一支蒲公英,这些不是文艺青年的摆拍,是来自真实生活中的点滴情趣,它本应是生活的本意,只是长久地被尘埃覆盖。这其中也有死亡和告别,甚至是最惨痛的那一种,但即便如此也是透亮的。这两位老人没有被时光钝化,没有被窘迫打垮,没有抱怨没有唉声叹气,过好每一天,生命都有界限与终点,所以意义是什么?不过就是盼树叶返绿,等燕子复归的这个过程。

46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四个春天最打动我的,一是这对老夫妻在花式劳动与自娱自乐中所创造的自洽晚景,二是人与在地食物、在地环境、在地习俗的民族志关系,三是这个家庭在改开时代的大国流散中体现出的难得的内聚力,二老日常拾掇姐姐坟头的段落真的很戳心。

47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一年多前冬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饭叔那里看过一小段粗剪的片子,当时已很感动,感觉饭叔的爸爸妈妈真是一对极难得的父母,这难得不是说他们对子女的爱,而是他们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充盈的艺术的氛围,对自然的醒目的观看。那时尤其觉得饭叔妈妈像是地母一般的存在。昨晚第一次看完全片,却觉得爸爸的形象在影片里更丰富了起来,站在山坡上和在电脑前歌唱的那一幕太动人了。整个影片的节奏其实非常清楚,也很紧凑,虽然它看起来像是年复一年的碎片,但周而复始之中流变产生,第一年春天营造的是过年气氛,第二年春天则着重在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三年亲人逝去与回想,第四年缓慢的复苏,如同深冰的河流,在又一年春天终于裂开新的裂缝。人生的意义,老年的爱情与相伴,生活的辛苦与诗意在这里凸显。

49分钟前
  • 沈书枝
  • 力荐

导演一家人,一直有保存和记录家庭影像的传统(片中最早出现的素材是1997年),加上知识分子的文艺情趣,人物鲜活不拘谨,张口都能来上一段曲——已经有中国家庭很少见的乐观达然一面。尤其是导演确立了要创作的想法以后,对摄影拍摄的思考(机位、角度、构图),也令电影不乏美感。《四个春天》是家庭录像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度,所能做到的极佳案例。甚至对比《日常对话》,它来得更加随心所欲。父亲姐姐拍摄的素材(印象最深一段是父亲配了《水边的阿狄丽娜》),参与到电影成片当中,也仿若李珞《河流与我的父亲》的实践版。第三个春天的沉默,晦暗与情感凝重,也道出了生之多艰。中国人很少能记住三代以上的亲属,但对于从小陪伴,日常成长的亲人,一旦割舍道别,难免会有切肤之痛,正如每天春节,归家的燕子,总能唤醒相似的生命记忆。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3.5;以本片收官2018堪称完美,散场时邻座一阿姨寥寥一句抓住精髓:“又悲伤又欢乐,人生的悲欢离合啊,全在这里了!”四季时序的轮回暗合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的天道恒常,朴素而真切,挚诚且感人,美轮美奂的空镜与配乐、台词搭配得相得益彰。日常记录琐细如无声细流般徐缓静柔,燕子归去来兮,几度花开花落,那些永远无法预知的悲哀,意识到终将分离的苦涩况味,竟神奇地在古意丧歌中被精准描绘,父母的生存技能和智慧指代了人类繁衍不息的根源。剪辑甚好,对庞杂素材的梳理和采纳都是一种私人的生命体验。

5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劳作、闲聊、歌唱、出游山野、病、死、丧葬、祭祖、告别......人可以活得这样真实、坦然、艰苦中富有尊严、有大自然和艺术伴随、有美——艺术就是人的表达。

56分钟前
  • 锦瑟
  • 力荐

这个片子有多好呢?看完回家,放下包我就抱着我妈哭了一会儿。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坚强,每个爸爸都有自己的忍让。为什么我们总想把自己的日子过程别人眼里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诗啊。

59分钟前
  • 沈入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