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第六季

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罗宾·怀特,迈克尔·凯利,德里克·塞西尔,杰妮·阿特金森,波利斯·麦戈法,保罗·斯帕克斯,杰里米·S·霍尔姆,妮妮·勒惠恩,坎贝尔·斯科特,沙基纳·贾弗里,康斯坦斯·齐默,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导演:埃里克·萨哈罗夫,艾米·坎安·曼,史黛西·帕松,厄内斯特·R·迪克森,托马斯·施拉梅,路易丝·弗里德贝格,罗宾·怀特

 剧照

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2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3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4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5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6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3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4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5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6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7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8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9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20:23

详细剧情

Netflix宣布,《纸牌屋》第六季将于2018年正式恢复拍摄。罗宾·怀特继续主演,应该就是主要聚焦于克莱尔这个角色了。不会有凯文·史派西,但是他饰演的下木总统如何处理还不得而知。跟以往每季13集的长度不同,第六季将缩短为只有8集。第六季也是这部Netflix旗舰剧的最终季了,具体回归日期待定。

 长篇影评

 1 ) 离谱吗

越来越离谱了哈,不知道是我看不懂,还是剧情混乱,最后一季一开始就让我很懵逼,怎么弗兰西斯总统突然就死了呢,最后一集看完也没搞明白,他是怎么死的,完全就是一团雾,让人不知所云,克莱尔肚子里怀的孩子到底是谁的,也是一个迷,那个作家的死也非常蹊跷,总之就是各种离谱,离了个大谱,看完最后一句评论美国政坛才觉得还有更离谱的,哈哈哈哈笑死

 2 ) 魔鬼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叛离上帝,以自由之名让我们放弃自由。

我在美国的时候,没事我就去教堂骗吃骗喝,听过很多牧师的演讲。现在回想起来,几乎没有一个牧师宣的教,布的道不是魔鬼的“上帝”。他们不断地用天堂,永生和爱来勾引无知的群众,用地狱,恐惧来吓唬单纯的羔羊。我之所以在美国每天都浑身不舒服,很可能就是因为美国是一个魔鬼出没的地方。在密歇根,很多人很友好,和你打招呼,也很礼貌,但是我却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感受不到人文关怀。如果你仔细想来,这些所谓的礼貌都是虚伪的,只是当地文化如此而已。那些美国美女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朝我们这些留学生笑呢?她们对我们亚洲男性根本没有丝毫兴趣,我猜测她们看到我们潜意识里就觉得不太舒服,但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所以展开了妩媚的笑容。

我们每个人做的所有的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自己做的。我们生的每个气归根到底都是生自己的气。我们每次害怕恐惧归根到底都是害怕自己。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几乎都不是真的。在真正的压力之下,所有人都是想要自己生存,根本不会在乎别人。(《贝尔科实验》2017)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真正靠的住的,是真正真诚的。 “虚伪”是最大的罪,“伪装”是魔鬼最大的能力。当时我以为在美国抑郁的原因是生活太和谐了,冲突太少了,但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周边的虚伪太多了。

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叛离上帝,以自由之名让我们放弃自由。这是一个魔鬼欺骗手段越来越高明的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多用脑,去识别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所迷惑。如果用心的话,是最容易被误导被迷惑的。

在《纸牌屋》里,很多人对Underwood在教堂里对耶稣像吐了口水表示非常震惊,以为是电视剧制片为了哗众取宠才搞出的情节。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恰恰就是因为Underwood对耶稣像吐了口水,他才是我们当中最爱神的那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耶稣像和耶稣有本质上的不同,就像政府和国家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样。但是我们无知的群众经常就混淆这两个概念。George Bernard Shaw 说过,“一个爱国者应该随时准备抵抗自己的政府保护自己的国家。”政府和国家是完全两个概念,政府往往以国家的名义在毒害我们的祖国母亲。就像耶稣像和上帝也是完全两个概念,魔鬼总是在用上帝的名义来唆使我们背叛上帝。其实我们的教会,教会里的耶稣像,全都是魔鬼的作为,而真正的上帝在我们的心中。Underwood却是一个随时准备抵抗魔鬼保护上帝的人。所以他说,“我只向自己祈祷,为自己祈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爱上帝的人。

就像他在第一季第一集第一个场戏里把一只被车严重撞伤的狗掐死一样。大多数人也会认为这是电视剧在哗众取宠,因为大家都知道让观众喜欢一个主角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Save a cat.”但是这里主人公却“Kill a dog.”Underwood说他讨厌没用的东西,而现在这只狗已经奄奄一息,受的罪完全是没用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把这只狗掐死了。他的这种行为恰恰说明他是我们当中最爱这只狗的人,因为他最关心这只狗的感受。我们当中很多人会打着爱的名义,不管自己的狗(包括亲人)受多少罪,也要让他们活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自私,把狗当做是自己的财产,而不顾狗的感受。

再如Underwood在第三季第一集第一个场戏里在他的父亲坟前撒尿。这让我爸看了也很是不爽,让他难以置信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但是我却说,他是我们当中最爱他父亲的人。他的父亲是个酒鬼,给他和母亲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死了以后没有人管他,最后墓碑的钱还是Underwood从他学校的奖学金里出的。虽然他在坟前撒了尿,确实说明他恨他父亲,但是这也说明他在乎他父亲。不像别人,包括他母亲,来都不会来。爱得有多深,才会恨得有多深。真正不孝的是那些根本就不在乎的人。这也说明Underwood是对他父亲最真诚的人。我前不久还参加过一次隆重的葬礼,看到了太多的坟前的装腔作势,那些根本就不是爱,不是真诚,而是魔鬼在舞蹈。

这又让我想起最近David Fincher的新作《心灵猎人》(Mindhunters)。那里面有一个把自己母亲的头割下来的罪犯。听说了他的罪行的FBI警察都不敢去见他,但是当真正见面的时候,却发现他温文尔雅,根本没法想象眼前的人会作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和他聊了以后才知道,他的母亲每天都对他恶语相加,根本不尊重他的感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搞得他生不如死。如果你有这样的母亲,你会不想杀了她么?至少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当他的正常的意识和他的罪恶的潜意识相冲突的时候,他便成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杀人犯。但是为什么现在在我们眼前的人如此正常呢?他说当他杀母亲的时候,是他第一次真诚地对待了自己,实现了他潜意识的愿望。所以对他来说,杀害母亲是他意识和潜意识的第一次和谐,一旦和谐以后,他的精神病自然也就治好了,他在监狱里其实也就已经正常了。不仅正常,而且他对自己的理解,对所有罪犯的犯罪心理比专门研究犯罪心理的警察都要专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逃脱魔鬼的手掌呢?我认为我们的人生境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希望得到爱

2. 无条件地爱别人

3. 爱自己

第一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于是我们都不择手段地获得金钱,名誉,地位,永生,上帝的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魔鬼的圈套。当我们忘乎所以地去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背叛了自己的灵魂,抛弃了真正的上帝。

第二阶段。我们发现被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我们觉得空虚,无所事事。更让我们觉得充实的是主动地爱别人。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种爱却束缚了我们的自由。而且其实爱别人和想要得到爱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好比在《挽歌》(Elegy 2008)中,一名教授本来是想找年轻的女学生做情人的,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在占有欲里不能自拔,就像是一个不愿意放弃自己玩具的孩子。很多人因为空虚,开始爱这个神,那个神,但是却被教义所捆绑,成为了自己潜意识的牺牲品。

第三阶段,就是发现其实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不靠谱的。我们发现我们连自己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连自己都没有真正爱自己,还一直都爱这爱那的瞎折腾。只有当我们能真正做到爱护自己的灵魂,才能接近上帝和真理,远离邪恶与魔鬼。我们有时候会有拯救别人,拯救世界的雄心。但是其实我们真正需要拯救的,首先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早晚会发现,拯救自己其实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3 ) Underwood 才是我们最好的父亲

美国影视文化近十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9/11之后,绝望主题的作品明显增多,007,Ethan Hunt等英雄角色都被逼到以前观众无法想象的绝望境地。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电视剧正式进入了黄金时期,美国电影明显萧条,大多数好莱坞一线电影明星都开始主演电视剧。我觉得这个趋势对观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美剧多偏重于生活,更注重于生活态度,而不是一段故事的了结。而电影往往是超现实的在一二个个小时内一定要有一个了结的故事,是给观众打的一剂强心针。在潜意识里,观众对电影就有一种期待,似乎一个什么新奇的想法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生活上的某种改变。但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活得长了才知道,生活其实是千里始于足下的马拉松,而不是打了鸡血的冲刺。其实我们的生活很少有真正的了结,而是不断地发展: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变成好事,所以任何事情的结果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过程和对待过程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的生活更像是电视剧而不是电影。

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找一句格言或灵感能把我们的人生过好。但是不管我们看多少书,背多少格言,我们人生总也过不好。记得乔布斯在他生前的一次访谈中也提到了这个类似的问题: 好多公司都以为只要有了一些好想法就能够成功,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好想法和真正的实施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实施一个想法,而不是坐等灵感降临在我们身上。乔布斯没有发明鼠标,也没有发明触摸屏,但是他有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和把这些技术开发成令人激动的产品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能力和生活态度呢?

只有当我们能和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朝夕相处,才有可能提高自己。这个人不用和我们讲什么,只要能在他的身边,让我们观察他是如何为人处世的,我们便能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既无知话又多的家长的孩子很难有所作为,因为他们只知道说教,而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只有那些舍得陪孩子并做出榜样的父母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而《纸牌屋》是美剧历史上第一次时不时让主角直视摄像机,和观众直接对话的作品。它的这种独一无二的代入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剧中人物朝夕相处的机会,在这个机会中,我们可以得到获得许多成长。

纸牌屋的开篇曲是我听过的最美最耐听的主旋律了(没有之一)。一般这些看过无数遍的电视剧开头我们都会快进跳过,但是纸牌屋的开场我百看不厌,百听不厌,它就像是Underwood生命的脉搏,深沉而有力。《纸牌屋》主题曲不是明显的正能量旋律,但是在听完之后,却能让人觉得力量无穷。就像是这部美剧,虽然倡导的不是真善美,但是看完之后却给了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今天我们就要聊一下为什么《纸牌屋》才是真正有治愈疗效的作品。

我觉得想要治疗自己心中的痛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看喜剧,不去思考生活。就像是别人一直提醒你“要开心一点,要乐观一点”之类的。这其实作用不大,大多数时候适得其反。因为“关心快乐就是通向抑郁的快车道”。越想快乐就越会强化“我不快乐”的潜意识。这就是为什么我很讨厌莫扎特的音乐,这些曲子旋律虽然表面很欢快,但是却没法教你怎么快乐起来。

第二阶段,就是看悲剧,深度思考世界和生活。和别人一起哭,一起抱怨。这在短期内非常有治愈作用,而且非常容易让人上瘾。在《搏击俱乐部》中,主人公一开始就到不同的互助组中去缓解自己的痛苦。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沉迷于巴赫的原因,因为他的音乐直通灵魂,让我觉得能与上帝相通。但是长此以往,会让我们养成逃避现实的习惯,强化“不快乐很正常,甚至说明我很与众不同”的潜意识。越逃避,生活就感觉越沉重,最后让人在痛苦里不能自拔。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困难还要面对。

所以第三阶段,就是看主人公如何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克服困难的,在了解了世界的本质以后,真正地面对直视这个世界,试图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贝多芬的音乐是最有治愈功能的,因为他能教会你如何去挑战命运。(看看贝多芬的眼神是不是很像Underwood)但是大部分这样的好莱坞电影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在电影四分之一时获得了某些超能力,比如《谎言的发明》,《钢铁侠》等,让其世界发生了反转,这样的意淫在长期内对我们也是有害的。这会强化我们“我不成功是因为没有好的想法。哪天上天恩赐我一个灵感,我也能成为乔布斯”的潜意识。只有《纸牌屋》是历史上第一部真正诚恳地把世界的真实面目告诉了我们,并让主人公顽强地在这个世界中摸爬滚打的美剧。

长期以来,大众文化一直都在向我们撒谎,特别是向年轻人撒谎,告诉我们世界是美丽的,只要辛勤劳动就会有好结果,好人有好报,坏人会遭报应,爱情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等等。这是为什么呢?到底是大众文化想愚弄群众还是群众对自我愚弄有一种渴望? 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恶性循环。但是《纸牌屋》能够有勇气,有智慧,有见地的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是历史性的突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小时候看的是纸牌屋,而不是那些典型的好莱坞英雄主义电影,我的人生就会完全不同的轨迹。

纸牌屋最大的贡献就是不仅教会我们直视现实,而且还让我们接受了世界上钱权交易等各种黑暗现象产生的必然性甚至一种莫名的美,更为Underwood这种直视黑暗,在黑暗中挣扎,不放弃的决心所感动。他能面对任何黑暗,包括妻子的出轨,谋杀他人的后果,自己的肝移植,肝排异的可能,他都能直视面对不逃避。他既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但是他是一个伟人,因为他能够直视世界的真实面目,顽强的活下去,不管有多大困难。他曾经也是一个天真的人: 他以为自己帮助过总统竞选,总统答应过他做国务卿,他就能实现愿望。这种想法太单纯了: 他应该能看到他被背叛的可能性。你已经帮了总统的忙,总统就已经不需要你了,为什么还要实现他的诺言呢?

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果有机会,就一定会有人去抓住它,不管这种行为有多么不道德。往往是政客说绝对不能做的事,就恰恰是他们会做的事情。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真相。但是如果我们拒绝承认这种丑陋,我们其实不是善良,而是天真和幼稚。世界本来就是灰暗的。如果我们还为此伤心,只能说明我们不愿意接受现实。如果我们没有防备,被坏人伤害了,这里部分就有我们自己的错。

而且他还在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始终是一种挣扎,不管你多有钱,不管你爬得有多高。而且爬得越高,越有钱,生活就可能越艰难。

Underwood自己没有孩子,他也不想要孩子。underwood有句话说的很好,美国人民都是他的孩子,美国人民都很迷茫,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只有他才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我们一直都在渴望真相,但是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想知道真相。其实父母的唯一重要责任就是告诉自己孩子世界的本源,但是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是如此地无知,要么自己不知道世界的真实面目,要么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要么也不知道怎么告诉自己的儿女,要么其实根本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只会以爱的名义去奴役自己的子女,让自己的儿女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任人宰割。

所以Underwood是才是我们最好的父亲: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underwood一样能看清这个世界的本源面目,真的爱自己的孩子,真的对自己真诚,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除非你想让你的孩子像耶稣一样来人间牺牲自己拯救人类。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4 ) 少了凯文·史派西 ,6年的《纸牌屋》走下神坛!

少了凯文·史派西 ,6年的《纸牌屋》走下神坛!

近些年的美剧,一直在全方面的深度发展,发放异彩,

这也几乎让包括英剧在内的小语种影视剧都能感到一丝恐慌和被制约的恐惧。

犯罪心理题材的有网飞打造的《心灵猎人》,

细微高级的灰色质感和半纪实办Drama的剧情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与现实交错又有戏剧质感的高级感。

荒诞现实的黑色幽默题材作品有网飞去年打造的《美国囧案》,

伪纪实片的形式、聚焦于美国青少年的心理、严谨的本格推理、荒诞与严肃并行的风格,都让我们看到了美剧类型和风格延伸的可能性;

AMC推出的《绝命毒师》和《行尸走肉》也成为了美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如果让红颜秀影选出三部在美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可能会选出的是以上提及的《绝命毒师》,它可以说是一部“善始善终”的神剧。

从一个得了癌症的中年男人的抑郁绝望开始引入整个故事,逐渐展现出人性的善与恶、生而为人面对选择的无奈,

并且为我们打开了化学这一我们曾因不理解而觉得枯燥、实际上酷炫又有趣的学科的神秘大门,

而《绝命毒师》的电影版也已经正式开拍!

还有一部在近年来美剧历史上里程碑的电视剧,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那就是——《权力的游戏》,

虽然脱离了马丁老爷子原著架构的第七季质量比起前作略有下降,但依旧靠宏大的世界观架构和震撼人心的史诗级场面打破了《行尸走肉》曾经创下的票房,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打造了世界范围内现象级的美剧。

当你看《权力的游戏》时,你仿佛进入了现实世界,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个看似主角的人,下一秒会经历什么样的遭遇!

你也会置身于美轮美奂的影像世界,阳光繁荣的高庭、凌冽刺骨的绝境长城、团结忠诚流淌着狼族之血的临冬城史塔克……

而《权力的游戏》最终季的制作时间足足拉到了两年,

近期,HBO还发布了大量最终季的海报、剧照,我们即将见证这部神剧的大结局!

那第三部在美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则是凯文·史派西的《纸牌屋》

这部剧的横空出世其实也意味着美剧电视剧电影化的正式开启,虚实圆润不放过每一条铺垫的叙事线和细节。

精雕细琢的故事本来就值得一赞,高端的台词,

凯文·史派西这类殿堂级的演员、大卫芬奇高级尘埃质感的画面打造,将美剧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2018年,凯文·史派西因为一件人尽皆知的丑闻被各大电视台抵制,

网飞也就此就坡下驴决定将凯文·史派西从《纸牌屋》第六季中除名,而由罗宾·怀特继续主演,

《纸牌屋》第六季将聚焦于克莱尔这个角色。

不会有凯文·史派西,但是他饰演的下木总统如何处理也只能敷衍了事了,

跟以往每季13集的长度不同,第六季将缩短为只有8集,第六季也是这部网飞原创神剧、旗舰剧的最终季了。

这部让大家感受到人性的真实与自私、以最简单又不缺深度的方式,为我们带来高深、神秘的美国背后庞大的体系与利益纠葛的展现,

还有那凯文·史派西书面又可以戳中我们内心极富哲理的精致台词,

以及大卫芬奇强迫症一般富有灰色尘埃质感的画面打造。

可以说,凯文·史派西和大卫芬奇两位殿堂级演员、导演的合作,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之所在,

而第六季凯文·史派西的下线,却使得《纸牌屋》落得了一个从神剧跌下神坛的结局,让人无比惋惜。

第六季的故事因为下木总统的推出也完全重新规划,

第六季开始于弗兰克去世后,克莱尔已经成为总统百日,而上班及半路杀出来的Mark已经变成副总统,

克莱尔虽然欲有所作为,却发现自己深陷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

编导将总统的职位交给克莱尔其实也是一个明示:这季的主角是克莱尔女总统,

然而在第一季那个说着“知道怎么做总统夫人”的既温柔智慧又柔中带刚的克莱尔直接化身了低配版的弗兰克。

在第六季一开场,克莱尔就直接复制了弗兰克在第一季第一集的开场,

弗兰克那句经典台词“痛苦只分两种,一种让你更强大一种毫无用处”,完美的奠定了弗兰克的性格、细节,以及暗示了之后的剧情走向。

然而克莱尔的模仿秀式的开场,就只能让我们感到生硬且做作了;

在白宫里,克莱尔竟然在墙里抓出了一种鸟,她走出白宫说:“他之前告诉你的是错的,痛苦就是痛苦。”然后放飞了小鸟。

且不说这句话为了怼下木总统而怼的多余感,

一个穿着短裙、高跟鞋、妆容精致的女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抓鸟的场景,本来就脱离了前作所打造的现实感与严谨,

处处都显示出了对凯文·史派西拙劣的模仿。

那个曾经既能管理好自己的公司,给下手一个下马威,在弗兰克身边以弱克刚的丰满女性形象,

竟然直接演化成了女版下木,

政治手段基本保持稳定,不是色诱一下俄罗斯总统,就是勾搭一下副总统,当了百日总统都没有一个心腹,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

而克莱尔的政治斗争更像二流的宫斗剧,无法达到弗兰克塑造的政治斗争的高度,

比如,和闺蜜在镜头前保持结盟时,故意冷面扯下手,表现自己不甘不愿、强硬的政治立场;

比如,私下指挥媒体将自然灾害严重化,自己作秀一般的赶去现场,营造自己亲民又果敢的女总统形象。

而宣传自己的女性主义时,

没有《傲骨之战》里戴安那种置身死地而后生的力量和行动力,

在阅兵时面对女兵的质疑回复到“如果我是一个男性呢?”;在阅兵典礼上只会多次鼓舞士兵宣扬口号。

口头互撕、镜头前的直接态度、喊口号以及媒体作秀的宣扬方式,

都使得前作营造的精致内敛深沉的质感荡然无存,只剩下袒露和拙劣,

如果说下木总统所主演的纸牌屋是一道精美的西餐,那克莱尔总统的主角就只是一道迎合观众口味、坦白直接没什么深度与后劲的洋快餐

不仅如此,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方式是弗兰克的拿手好戏;克莱尔也就此照搬,

弗兰克演技的“牛”之处,在于每一次凝视都是透过荧幕看向观众的眼睛,透过他时而阴霾时而沾沾自喜却不外露的眼神,

将自己内敛的感情直接带给观众的内心,让我们也共情,

隔着屏幕产生一种,我们之间不需要言语,但我已经懂你的想法和感情的默契感与理解别人的喜悦满足。

如果随意一个演员就能尝试凯文·史派西打破第四面墙的高端演技,那就没有殿堂级演员这一说法了,

克莱尔每一次对着镜头的念白和眼神,都显得苍白无力,台词没有以往精雕细琢,

克莱尔每一个自信的眼神都仿佛外露的狠劲,没有弗兰克克制下的实力,反而像纸老虎一般脆弱不堪。

网飞向来在危机公关和推陈出现上快准狠,

然而这部草草制作出的《纸牌屋》最终季,评分却从第一集荣耀登场的9.4分一落千丈到5.7分。

网飞可能本想借凯文·史派西的丑闻蹭一波热度,并且迎合当今女性主义高涨的政治正确。

然而,失去了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纸牌屋》就好像失去了灵魂,肤浅又急躁,

本想蹭一波热度的网飞,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纸牌屋》第六季的播出,

可能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不论私生活如何,但是演技永远Drama又细腻,完全用实力说话的演员凯文·史派西,

毕竟一位演员的演技,无论吹得再怎么神乎其神、深沉内敛、独树一帜、出神入化,

其最强有力的证明,却是在他不在的时候…….

- END -

往期文章回顾

英雄和反派的同体,“毒液”不是暗黑,而是卖萌俏皮!

裴斗娜的丧尸剧,预告中透着一股浓浓的“宫斗”味!

即便是一部英剧,朴赞郁依然可以融入独特的影像风格!

豆瓣9.0,“中二”使我快乐!

单集9.6分,用“萝莉”拯救《行尸走肉》,靠谱!

 5 ) 第六季是护戒的咕噜和女王价值博弈

看完纸牌屋6季,美剧的抓马感觉更丰富符合人性,能量和情感流动更顺其自然。唯一不解是道格这个人物的价值观,1—5季好像是忠心为主,到第六季反而像为看护魔戒的咕噜。宁愿干掉主人也要阻止木下杀死克莱尔,维护好这经营、牺牲得到的魔戒(总统位置)。 最终的刺杀不是为了逼克莱尔署名木下,而是想要得到他的价值确认。逼克莱尔丢掉姓氏从属木下,这样才对得起他为木下得到总统位牺牲和被毁掉的人生。而克莱尔宁死也不会署名木下,这是克莱尔从童年作为女性收到压迫的反抗,不再从属一个男性。也是克莱尔步步为营走到总统位的信念。 大结局合情合理算不上烂尾,只是这个剧大部分是男性受众,他们想要的只是楠楠间的硝烟,从马克开始克莱尔就开始人性围剿精妙有趣,大多数人体会不到,集数不到估计编剧也不知道一个女性强大会是什么样子吧,这个社会也没有多少参考的范本。希望还有更多扇门打开,能拥有能多想象力。

 6 ) 我就是厌女症了

只想说脏话%/+@#&*(还是说点)

我就直说了,克莱尔就是个婊子,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编剧不知道是爱她还是恨她,这么写她,如果说弗兰克是个真小人她就是这伪君子,狂妄自大没有自知之明,每天拿五做六装腔作势,又当又立,虚伪,冷血,我愿将一切贬义词都用在她身上。不否认她有一定能力,我也不认为靠自己老公或者勾引男人上位有什么问题,但她招人烦的在于她好像并不清楚自己怎么一步步上来的,她这一季一直强调想摆脱的弗兰克是她到死都无法摆脱的,再怎么自我催眠也无法否认,虽然都是剧但这一季明显是科幻剧,或者说回归了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看她怎么靠一人之力力扫千军,没有一个心腹,没有团队(有也是弗兰克的政治遗产)就靠她那沙宣发型糊住的脑瓜子,然后既往一个位置都得拼个你死我活的内个她一下全给换了,这还够科幻吗?编剧为了女权这么强行给她加buff是不是被田园女权绑架了啊。这么说吧,她永远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因为她已经选择了弗兰克,已经没有如果了,她可以当总统,可以赢得一切,但!就是不能证明她自以为的本就牛逼。没有弗兰克她啥也不是,道哥也是个废物,枉我压你大力出奇迹,我看你也是真有病,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到底图点啥???从没这么厌恶过一个角色,ipad已经被我当成克莱尔吐了一屏幕口水了,我就是厌女症了,刚看完现在正犯病,说的颠三倒四不知所云,但不吐不快,ctmd我诅咒编剧!!!!!

 7 ) 戴着防毒面具深入化工厂泄漏区的女总统。

1

干练的女总统。

务实而又时髦的美版宫斗剧。

女总统对着镜头竖起中指,哈哈。

2

戴着防毒面具深入化工厂泄漏区的女总统。

被财团家族威胁要签某法案的女总统。

女总统原来是同妻?

3

选哪个人当大法官,女总统得听某家族的话。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证,女总统对知情者痛下杀手。

打过三次胎的女总统。

4

女总统:装怂是个力气活。

凶手假惺惺地安抚死者的家属,额。

水煮手机。

5

女总统的自黑技术一流。

当总统必须演技一流。

心理医生才是最病态的人?

自闭修仙三周的女总统。

通过算法分析把人们的记忆从媒体上抹掉,额。

这条毛巾都比你聪明。

女总统瞬间辞退了内阁所有人,重建了纯女性内阁。

6

置身事外的唯一办法是从一开始就袖手旁观。

媒体大佬对女总统的威胁和质问。

7

女总统也会遭到宫缩的暗算。

人无完人,德高望重的大法官也会有私心。

个人名气太大,只会荼害民主。

荒谬的阴谋论可以有效地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最后都会不了了之,这在历史上都会有迹可循。

女总统新建立的女内阁又开始反对她了。

politic就是为了满足私欲。

8

令人震惊的真相。

三星半

 短评

下木总统跟着史派西的丑闻死了,纸牌屋随着下木总统的死成了烂尾楼,仓促终结。想想当初纸牌屋的惊艳,除了权斗,还有史派西的演技,可能以后都不会再银幕上看到史派西了,太遗憾了。

4分钟前
  • 十年一觉
  • 较差

烂的很彻底,逻辑混乱、人物形象全崩

8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很差

一代神剧居然以这种方式草草收场,可惜了。

10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较差

编剧想,反正也被砍了,最后一季赶快对付完吧,合不合逻辑无所谓了。浪费8小时,就为了吐个槽。

11分钟前
  • 拔刀诀
  • 较差

一季不如一季,不过都追了这么多年,第六季还是会看完的

13分钟前
  • 黎明将至
  • 较差

大结局0分!哪个傻逼编剧最后敲定剧本让决定道格会杀了下木?就像编剧们装作前五季完全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关于狗哥的一切。他杀了下木的可能是0%。这完全毁了狗哥的角色的灵魂!如果我是编剧,我会把它改成道格拿着开信器,站在白宫总统宝座前,把刀插到克莱尔的脖子上,最后的一幕是是克莱尔流血倒在狗哥的怀里,同时拿着弗朗西斯的戒指。至少这样,一切的剧本全部说的通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切都将恢复正常,安德伍德家族最终消失了,故事情节也结束了。成也狗哥,败也狗哥,而最后一集的剧本真的彻底毁了整个人设和故事的灵魂!

14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wtf,纸牌屋在豆瓣上这么点分,这标准什么鬼,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上面是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写的,我现在看完了,理解为什么这么点分了,wtf,编剧你辞职吧!我想给一星!

15分钟前
  • 三七二十一
  • 力荐

纸牌屋要说跳鲨鱼,那是第三季之后每季跳一次的节奏所以要说情节不真实,就别等到第六季才抱怨了。不过,估计编剧也是觉得没下回了,所以真是可劲儿的造!虽然情节是编造的有点离谱,但是节奏很快,几乎没机会想到底是有多离谱,哈哈!一口气在飞机上看完,看得我荡气回肠意犹未尽,真想还有第七季啊!回家从头再刷一遍!

19分钟前
  • FluorineSpark
  • 力荐

失望是肯定失望,但好歹也追了这么多年,第六季出来还是要看的

20分钟前
  • 年轮说
  • 较差

从第一季追到剧终,很显然最后结局有些仓促,不想承认还是要说,真的烂尾了。。。3.5

21分钟前
  • WildestDream
  • 推荐

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媒体剧集先驱的开首有多璀璨,结局就有多干枯。

2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很差

这么多季下来,越看越觉得这更多是「权利的欲望」, 政治理想和目标是半点没有,勾心斗角仅仅为了一个职位

26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较差

看到好多短评无法理解两个主角偏执的追逐权力,还认为不合理。真要拍一部中国村官或科级干部的权力纪实之路,估计你们更是要怀疑人生,怀疑社会,怀疑世界了

30分钟前
  • 没纹身的男孩
  • 还行

本周末的精神休闲食品~

31分钟前
  • Zac🧏🏻‍♂️
  • 推荐

看其它劣质的剧是消磨时间,而看此剧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35分钟前
  • 悟饭婆婆
  • 很差

这季太不喜欢,烂尾什么的没必要说了,没有下木总统,算什么纸牌屋。没了弗兰克,克莱尔一个人真不行-纸牌屋里只有弗兰克适合打破第四面墙,克莱尔用不好,居然还用那么多-只有凯文史派西是这剧的灵魂-丢了凯文史派西,编剧也丢了魂,全程没有道理,整个克莱尔自己的胡闹-最厉害的神剧就这么完了,无比失望

38分钟前
  • son沐风
  • 还行

我现在觉得,纸牌屋是低配版的美式甄嬛传,之所以说是低配,因为它的核心逻辑是站不住脚的,甄嬛传里的宫斗还勉强可以解释为扭曲的封建制度下为了自己与家族的利益的无奈之举,而纸牌屋全程展现出来的是,权力很好,所以杀人放火不择手段,坑死所有人加自己我也要得到它,然而这么多季以来,我并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权力到底好在哪里,我也不明白两个主角到底是如何爱上权力的。所以,全程只能看到两个偏执狂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闹的鸡飞狗跳。这么多季,我真的想问,why?

40分钟前
  • southside.
  • 还行

其实剧情水平很稳定,而且可能是担心下木总统走了铁粉弃剧,加强了悬疑感,整季一直在猜谜,后面几集一气呵成。然而我还是很想念下木总统。(怎么能说是烂尾呢,讲讲道理,纸牌屋算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因为时事打乱拍摄计划的ip了,看得出剧情上还是紧跟了希拉里竞选总统的时事,能改成现在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43分钟前
  • 春盏🍓
  • 推荐

烂尾了,但是情怀还是要给的

45分钟前
  • 炘少
  • 推荐

戏里戏外大家都不能接受女人当权。Claire对一只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女性角色,由她当主角再好不过。但是没看过第五季的我第六季大部分看不懂,

46分钟前
  • 冰可乐的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