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2021

战争片大陆2021

主演:丁勇岱,唐国强,孙维民,王志飞,刘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刘旭,赵波,王九胜,张铎,左佰学,李健,娄宇健,黄垲翔,韩栋,张峰,张笑君,侯俊光,李印

导演:董亚春

播放地址

 剧照

跨过鸭绿江2021 剧照 NO.1跨过鸭绿江2021 剧照 NO.2跨过鸭绿江2021 剧照 NO.3跨过鸭绿江2021 剧照 NO.4跨过鸭绿江2021 剧照 NO.5
更新时间:2024-05-18 15:23

详细剧情

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影片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还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激烈战斗场面,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长篇影评

 1 ) 断桥断桥

基本上从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推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的前因后果全都有说到了,而且捡重点的部分,把有趣的情节突出了出来,跟完整的看一遍纪录片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些战争过程中发生了点相重合。能够。简明扼要的把战争的重要节点呈现出来。如果说这部剧叫跨过鸭绿将的话,我觉得他更适合叫。彭德怀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嗯。回忆录的感觉非常的明显。刚看半个小时,觉得这部剧有点没意思,没有什么知识含量。如果要是烘托战士们为国牺牲爱国热情好像也不够到位,战争的细节也不够到位,可是整部剧看下来之后,确实是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讲,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的一个很好的电影。

段朝断桥。断桥。也不是什么偶然,更不是缘分。也不是。机缘巧合之后的相似。只不过是因为。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再加上又在同一个公司。没有办法。是一定会相遇到的场景

 2 ) 受教育了

电影2021第七部《跨过鸭绿江》

响应爱国主义号召,和家人们蹭票几乎包场看了这部电影

我给整体评分三星半

优点发现了俩

一是以彭德怀视角回顾整场抗美援朝战争,视角站在指挥者角度,对整体战略和布局看得更清晰

二是节奏快,没纠结在小人物故事上,更适合回顾历史

缺点也非常明显,十分影响感官,对我来说很跳戏。

薛定谔的画质。有一种一会儿1080p,一会儿480p的感觉,清晰电影画质、复古微糊画质、黑白纪录片画质反复切换不连贯。

谜一样的打光。刚开始室内室外打的黄光瞅着人和蜡人似的,作战指挥部灯火通明一个参谋打着煤油灯打了个寂寞,深夜战士们的身影闪闪发光……

口型和发音不同步,看着美军司令官嘴型是people,说出来是soldiers……还有更多对口型的……缺一点现场感,只有两个片段司令/主席因为着急大吼大叫要拍桌子吐沫横飞,特别有紧迫感表达出来。

最后一点点感想:那个时候的战士真是伟大啊,使命必达就真是使命必达,说一晚上跑一百四十里地就能跑过去撑住。智慧的交锋后面是人命是资源是经济是国际上的话语权,现在的说话算话是之前一口吐沫一个钉踏实的顶过来的,不容易啊。

最最后小舅的片尾总结:这部电影是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和很多影视作品的剪辑,所以剧情上连不上,节奏特别快。

最最最后我的感慨:哦,怪不得呢。主要表现的不是剧情,是战役战略啊。

 3 ) 看《跨过鸭绿江》有感

《跨过鸭绿江》是单位组织去看的历史片,以彭德怀的口吻,讲明白了中国出兵原因、五次战役始末、各国博弈对战局的影响等,加深观众对抗美援朝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部教育片,大家熟悉的毛岸英牺牲、长津湖战役、杨根思黄继光等英雄事迹均有体现,展示了中国志愿军在外作战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电影的美感,比如彭德怀碰到打过仗的司令员总要问“你有什么要求”,过于生硬;有些情节比如高喊口号设置过于老套,强行煽情,这些瑕疵应该是这类教育影片的通病。作为观众,我依然感动的稀里哗啦,触动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与以往的强调战士作战英勇的影片有所区别,这部影片兼顾了展现指战员的指挥智慧,对战局的整体把握、中方利用地形地势采用运动战、美方的磁性战术……以及底层关怀,长津湖零下三十几度,战士穿着薄棉衣作战,彭德怀给毛泽东发去六子电报“饥无食,寒无衣”,对底层士兵的苦痛能够及时给予解决;与之相反,联合军司令员麦克阿瑟不在前线指挥,办公室连越洋电话都没有,对战场的把握、对士兵的关怀远远及不上中方。一场战争能够胜利,离不开战士们的不畏牺牲,也离不开指战员们的果敢善谋。 2.在看片过程中,旁边有观众点评“演的太假了”,比如下令白天行军,敌机开始轰炸,但是志愿军还是保持队形继续前进等等。然而我想现实肯定比影片残酷千倍百倍,中国军队贯彻的是“令行禁止”,如在雪中埋伏那一幕,即使中弹了也一动不动,即无惊叫也无挣扎,坚毅如斯。所以如果敌机轰炸就惊慌散开、四处逃命,那就不是中国军人,而是一群受惊吓的鸦雀。 3.要始终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侵略是不正义的。中国一贯坚持“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原则,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是正义之师、师出有名,除了帮助朝鲜,更是为了自保。然而看到影片中我们的战士前赴后继、慷慨赴死,也会心痛难抑,从而更加滋生了对于帝国主义国家肆意侵略他国行径的憎恨。站在上帝视角,可能会觉得这是国家间的实力悬殊导致的必然结果,人类就是自相残杀的物种。但是我始终觉得为了攫取他国利益而发动战争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即使战胜了也是羞耻的胜利。影片中的美国仗着武器先进、装备精良、国力雄厚,高傲感尽显,一些司令员比如李奇微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游戏,game一词多次出现。这样的一场游戏朝鲜却是举国之力,中国的战士也是马革裹尸,飞虎山上尸山血海。血淋淋的历史将会刻在美国的耻辱柱上,侵略他国者也必将受其野心带来的恶果反噬!

 4 ) 单位集体观影后,久违的影评

正值这几个特殊的日子附近,单位组织看了这部跨过鸭绿江。这几个日子可不是指圣诞节,是苏联解体三十周年、教员诞辰。开演前我就知道这是电视剧剪的,但是正好工作忙没空看电视剧,补一补历史很不错。

电影里从各个角度展示了这场战争。普通战士,国家领导人、美军各级指挥、美国苏联背后的博弈。也许很多年轻一点的孩子,并不了解这场战争背后的事。这在当时相当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交手。先是朝鲜人民军摧枯拉朽的打爆了李承晚的反动政府,李承晚逃到釜山准备下海。美国纠集十几个国家出兵登陆釜山,不但要消灭朝鲜人民军,还威胁东北,轰炸我国边境。不过其它国家军队基本都是拖美国后腿的,菜的一批。

咱也是反复权衡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电影里歌颂了我们战士的英勇,战略的正确。但对美帝评价也很客观,美帝前期战略误判,轻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李奇微上任后的礼拜攻势,以及发现我们攻坚能力不足后的顽强防守也让我们吃了大亏。后期苏联发现我们这么能打,给了我们除出兵以外的一切援助,我们也能喀秋莎洗地了,才打的有来有回。

当前局势也是中美的直接对抗,我们也没什么妥协的可能。中国人民赞成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正值苏联解体三十周年。b站up主小约翰可汗与新华社联合投了个投稿。下面一条评论深得我心:

“也许苏联的路走错了,但我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没有错,它一定会实现,哪怕花上一千年。”

乔治·布莱克的这句话,确实就是我们对老大哥结局所能做的最好总结。

他和他的共产主义信仰,都正如其代号一般,都是真正意义上永远璀璨的不灭钻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我们从落后的新中国发展成为正式和美国一较高下的世界第二,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没有错,共产主义是行得通的。疫情期间美国暴露了各种问题,但我们也要客观的认识到我们的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很高兴看到国家在共同富裕上做的努力,我们是时候正视一些改革中带来的问题了。这不是翻旧账,而是为了更好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终极理想。

老大哥解体那天依然有着世界第二的武力和经济,外部压力压不垮苏联,反而是内部问题带来了致命打击。

想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离不开国家层面的顶层战略设计,但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劳动者的艰苦奋斗。虽然我不是个电影里那样的战士,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5 ) 热血热泪,只是因为这是一部把我看过的历史都认真的讲出来的好电影

之前在某网站写了一篇影评,说某部大片让我大失所望,然后被人扣帽子说我不爱国,说我精美。

其实我只是想,能不能有人把那段历史不要夹带私货不要搞什么审美寓意就认认真真的讲出来。

那些先烈英雄们的事,只要能好好的拍出来,就足够了。

还好,我等到了这部电影。

作为电影,当然会有瑕疵,会有一些缺点,会有显得比较出戏的地方。我不是不能接受这些,我不能接受的是自以为是的夹带和乱改。还好,这部佳作没有。而且,还有一些欣喜,让我看到了还是有一些艺术创作者,是怀着对他们的敬意在用心的制作。

首先,这是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完整的史诗故事线,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细节太多,所以难免会有一些细节一笔带过,比如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都只是一个镜头片段,包括长津湖的冰雕连,也都是几个镜头。但是这不是某片那种突兀加入的镜头,而是有语境有前后承接的,所以,即使一闪而过,我也会瞬间被催泪。很简单,每个英雄的故事,都是有背景的,这个背景的讲述,就足够让人动容。杨根思给战士发土豆,让战士穿好衣服,然后到后来叫这位战士收起唯一能用的机枪撤下阵地,几处交代之后,再看他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选择之后,就只能是眼含热泪的满腔敬意。这就是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基层军官,这样的人带兵,怎么可能有败仗。就好像我一直说《功勋》里讲的李延年老人的事迹,让人动容,让人信服,让人相信,这样的基层领袖,是这支部队的铮铮铁骨。

另外,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国内的抗美援朝作品提到了因为作战指挥失误而陷入重重包围被俘的180师,我们不再对这支部队讳莫如深,他们同样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同样是值得尊敬的英雄。能提到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自信,我们的战士也是人,也会有正常的选择。这是一次失误,但并不是耻辱。

还有,这是难得的把对手放在了一个实事求是的位置上做展现的作品。马修*李奇微将军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优秀指挥官,作为军人,他是一个值得尊重和重视的对手,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部电影里,李奇微的笔墨颇多,这在其他作品里并不常见。事实上,正视和反应敌人和对手的强大,才会让我们的胜利具有应该享有的历史价值。即使是李奇微这样的优秀军人,战争艺术堪称顶级,仍然没有在兵员和武备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可想而知,我们的部队指战员是多么的优秀。他们面对的可是在装备上领先不止一个级别的对手,他们的战斗素养和指挥艺术,抹平了这个差距,而且取得了胜利,这才让我们这些后辈真的相信,我们的指战员的素养,远远超过对手。当然,事实本就如此。

至于我每次都会含泪看完的,早已熟悉的那些经典,在这部电影里也做了清楚完整的再现,不是多大的场面,而是清楚的故事交代。我们知道了为什么113师要长途奔袭跑赢了美国人的汽车,提前了5分钟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的截住了美军撤退的路线,又为什么凭借血肉之躯扛住了松骨峰的狂轰滥炸和近身肉搏,这是梁兴初军长带领的38军能被称为万岁军的立威之战;我们知道了曾经被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博主点名写过的那支神一样的部队,他们在国民党治下连战连败,最后起义。同样的一批兵员被带入朝鲜后,接到断后的任务,硬生生的扛在追击的美军之前完成了阻击,更神的是,超额完成任务后,50军仍然有章有法的顺利撤出战场。曾泽生军长的部队,完美的诠释了为什么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战斗力的保证;我们知道了是在什么样的危急情况下,傅崇碧军长的63军临危受命打的铁原阻击,又付出了多么惨烈的代价才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后撤;我们也知道了秦基伟军长的15军是在什么大局下打的著名的上甘岭,这一仗对一贯对优势装备和超强火力自信满满的美国人,又是什么样的信心打击。

和友人聊天的时候我总说,如果没有长津湖和上甘岭,我们的军队不会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这是我们的国防事业的原动力。

每次听到那句“保证完成任务”,每次听到那几首脍炙人口让人热血冲冠的旋律,我都会想流泪。我心疼那些先辈,他们也是人,也会疼也会怕,可是他们还是做了那样的选择。

同样,我也很为自己是他们的后辈而自豪,这是一支前没有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的部队,这是这个地球上浩瀚的人类历史里,绝无仅有的轻步兵之王。这是最能打的队伍,没有之一。

 6 )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

《跨过鸭绿江》把将近3年的战争浓缩到2个半小时里,非常不容易。泪点真的很多,从头哭到尾。电影有所取舍,着重讲了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以及首次开城停战谈判前决定战局的五大战役,从彭德怀的视角、从战略高度去讲述这场战争,辅以激烈的战斗场面、我们熟知那些冰天雪地和炮火连天里感人的故事!决策过程非常艰难,阻力重重,关乎几十万战士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毛主席的内心有坚定有纠结,电影虽然列出了现实的困难,但是把毛主席艰难的决策的过程拍的略微有点胸有成竹。对于战术的讲解配以生动的图示,特别直观,让观众不仅从每个人身上去理解战争,更深一层了解志愿军指挥将领的智慧。浓缩的电影中列举了很多震撼人心的数字:看到什么样的速度才能一夜行军140里!什么样的勇气和信念才能3万人对抗9万装备精良的美军猛攻,坚守阵地13天!什么样的视死如归能让黄继光毫不犹豫地堵枪眼!什么样的纪律能成就冰雕连!在“饥无食 寒无衣”的条件下,战士们以坚强的意志一次次以少胜多,不辱使命!电影最后战士们的遗骸被接回家,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番号一个个从荧幕上飞逝,泪水止不住!

 短评

显然,导演想讲得多,但是篇幅有限,最后只能用独白来草草结尾。历史是伟大的,但电影头重脚轻。

6分钟前
  • 摩诃衍那提婆
  • 还行

1、这几位饰演大佬的演员动作好多好密集2、彭德怀被演的很狂躁3、志愿军战士都很英勇 看得我泪流满面4、打三星只是因为致敬先烈们

8分钟前
  • 我是直的
  • 还行

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我们现在去新疆和大连还要办签证。铭记历史,首先你得了解历史!

11分钟前
  • 一条咸鱼
  • 还行

3.5 在国际大层面上讲清楚了,是冲着“三大战役”的体量拍的,可惜篇幅有限。

15分钟前
  • 拜见冥王
  • 还行

它原来就是电视剧!/咱就是说如果想把每个战役都凸显出来,都分配一样的时长,完全可以安心拍电视剧或者鼓励明星们直接参演主题纪录片系列,电影大可不必。向伟大英勇的志愿军致敬。

16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篇幅有些局限,但比长津湖好一百倍。对于整体战略布局更详细非英雄而是英雄们,非常感人频频落泪。二十一张影票一场不到十人,可惜这么好片子啊😔

17分钟前
  • •᷄ࡇ•᷅
  • 力荐

2021.12.17黎明前的胜利,是用无数个黑夜换来的。

22分钟前
  • PearPlus
  • 推荐

广影 电视剧的精简版,似乎剪辑了一些新镜头,主要以彭总视角展开,重点在前三次战役,双方高层博弈的展现比较全面,战斗场面相对分散,不到3小时理清整场战争已属难得了。

26分钟前
  • Crazy Ivan
  • 推荐

150分钟看了个40集电视剧内容提要

28分钟前
  • 游天下安乐否
  • 还行

太长,前半个小时在电影院睡着了,醒来接着看,有几个片段演得不错,比如毛泽东回忆长子之死,但是整体一般,是否能用一部电影把一场战争讲清楚?也许可以,但本片的导演显然没有这个能力,贪大求全是不对的。还发现一个问题,里面的外国演员演技十分业余,甚至我怀疑根本不是演员,说话也非常奇怪,很像中学英语听力,一个个词往外蹦,严重影响观影体验。(原来外国人说英语也可以说得很不好听,我还以为个个是凯文史派西,我平衡了)

32分钟前
  • 卫有疾
  • 还行

剧情剪的支离破碎,但是彭德怀的主线很有意思,看完会想看原版电视剧

35分钟前
  • 巧克力厂的查理
  • 较差

不懂为什么每次特别惨的镜头要配那么正能量的台词和那么昂扬的音乐,人都要看分裂了。下次单位再组织看,点名我也不去

38分钟前
  • 灵魂开窍
  • 较差

像流水账,没有主题,整个下来更像个纪录片

40分钟前
  • 流氓书生
  • 较差

篇幅有限但是能够把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的起承转合都讲得很清楚,而饰演主要英雄人物的演员们表现得也非常好。有大场面、有局部特写(好像还是局部的多一些)。是喜欢战争历史片朋友不可错过的佳作。

41分钟前
  • Jeremy庄小松
  • 推荐

碾压《长津湖》。最不同的感受是:看《长津湖》的时候总感觉是为演员而感动,《跨过鸭绿江》是被历史震撼,为英雄泪目。(私心为丁老师多加一星!

45分钟前
  • 清野菜名
  • 力荐

这部剧居然还没有出评分,真是匪夷所思,边看边哭,到后来完全不敢再细看细想,先烈们的牺牲,英雄儿女的付出,一代人为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和平

4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电视剧套剪的竟还不错

54分钟前
  • 是王帅傅
  • 推荐

傅崇碧见到彭德怀后没有邀功 而是自我责备说自己军容不整,这里看得人很揪心……无论是不是胜仗 都让人开心不起来 真希望以后都不要打仗了。

57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电影拍的一般但是一想到那段历史,眼泪就一直止不住,希望以后再无牺牲,中国人民万岁,中国人民志愿军永垂不朽。

59分钟前
  • 鲨虾勇士
  • 还行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1小时前
  • abcのC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