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母亲

科幻片其它2019

主演:罗丝·伯恩,克拉拉·卢嘉,塔莉亚·斯图尔扎克,希拉里·斯万克,卢克·霍克,马迪·莱顿,沙漠·莱顿,哈兹尔·桑德里,雅各布·诺兰,约翰尼·卡森,乌比·戈德堡,史蒂夫·马丁

导演:格兰特·斯布托尔

 剧照

吾乃母亲 剧照 NO.1吾乃母亲 剧照 NO.2吾乃母亲 剧照 NO.3吾乃母亲 剧照 NO.4吾乃母亲 剧照 NO.5吾乃母亲 剧照 NO.6吾乃母亲 剧照 NO.13吾乃母亲 剧照 NO.14吾乃母亲 剧照 NO.15吾乃母亲 剧照 NO.16吾乃母亲 剧照 NO.17吾乃母亲 剧照 NO.18吾乃母亲 剧照 NO.19吾乃母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6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一名少女在人类灭绝后,被一个用于构造生命让人类重现于地球、被称为“母亲”的机器人所创造,成为了新一代人类中的第一位,并且与“母亲”保持着独特的关系,然而一名受了伤的陌生人的到来使得这个关系受到动摇,让这名少女对于母亲告诉自己关于外面世界的一切以及母亲的意图产生了怀疑。

 长篇影评

 1 ) 她是夏娃么?

感觉是比较优秀的科幻片了。人类因何灭绝,是环境,是战争还是堕落,不去研究了,反正后面的事都交给机器人了,要培育出完美的人类,女儿应该是通过了测试。从结尾处看得出来,外来女也是女儿,但她没有达到机器人或机器人的创造者预设的要求,没有销毁她应该在等下一个实验体,成功的话,她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中间还有个产品也被销毁了。机器人把基地交给了女儿,它们是否还会存在未知,培育品格优秀人类的任务落在了女儿身上,称之为夏娃或是片中几次出现的圣母并不为过。

 2 ) 机器可以做的很完美,但人能创造更多可能

1、机器可以做的很完美,但人能创造更多可能。 Mother是被精心设计出来了,而且经过 39年的进化,她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情感。她不仅像程序里设定的情景照顾孩子、培养孩子,她还精心策划了一场测试,一场谋划了20多年的测试。如果真有这样的未来,真有这样的Mother,不知道是不是人类的悲哀,因为她已经进化出了自我牺牲精神。 2、真正可怕的是人,“外来女人”可以很自私,为了达到目的,她甚至编造谎言。她的认识都是扭曲的,经历了人弑人,她是逃出来的,也许是站着走出来的。她在认知外的环境里面孤独的生存着,她在验证环境的生存能力,她也是个测试品,她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女孩儿最终的测试,这也是一种悲哀。 3、故事编的不够完美,无前因缺瞭望,更适合的场景应该在外太空。

 3 ) 人类应该不是机器人灭绝的

女儿第一次出来的时候,外面的树木都是枯萎的,白衣女也说是最近机器人种了玉米,空气才逐渐变适宜。

白衣女应该是第一号试验品(刚好38岁),只是小时候发现外面还有人类,就送出去给人类,结果矿井下人类互相残杀,所以机器人介入灭绝。但白衣女还是被留了下来(最后面mother问你还记不记得你母亲可以看出)。

女儿最后是经过了老鼠到救白衣女等测试,所以能够成为新人类的母亲。

 4 ) 从哲学角度深挖《吾乃母亲》

去年的电影今年才看,确实是冷门了。

看完电影再看了一轮知乎和豆瓣的影评,电影中大部分能分析的都几乎被解析完了,我只能先拾些牙慧,再另辟蹊径,写些自己的看法。

这是部低成本的科幻电影,如别人说的,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了,制作精良,故事节奏紧凑,整个故事就三个“人”的戏份,外景就几个画面,戏中两个“人”完全没有名字,女主喊机器人就是“Mother”,Mother喊女主就是“Daughter”,侵入者女二号全程无称呼,只是用代称you或者she。女主就是观众主要的代入体,电影表达的感受呈现的效果主要就是表达女主的感受,后有讨论。

温馨提示:墙裂建议看完电影再来看这篇影评,否则你就失去了探索和发现的观影乐趣,因为我会把影片的逻辑全部剖析出来给你看,影片会失去一半神秘感和魅力,就像把一个美丽的姑娘剖解后,告诉你她的骨骼结构和皮肉搭配导致她呈现好看的效果,而你没有见过她活着时的样子。而且不看影片来看这篇影评未必能看下去,老实说,就算看完电影,也未必能把完影评看完。如果能看完,证明你是电影的重度爱好者,以探索和思考为乐...(微笑脸)如果能看完影评请务必告诉我(划重点)!

我从别人的影评中认同的及我自己推理出的一些电影基本设定:

1、人物设定:女主18岁,编号是女性-003号胚胎;女二编号是女性-001胚胎,充当“母亲养成计划”的测试工具;个人认为,书里画的男孩Simon不是培养皿的胚胎,因为片中男性-001胚胎还在,根据之前Mother对女性001-003号的选取逻辑,并不会随机挑选胚胎来培养。

2、世界背景设定:个人认为综合Mother的程序终极目标设定,片中的世界是:人类因生存在一个父权社会和因一个不完美的残缺的人类起源,导致社会制度资源分配不均,默认弱肉强食的秩序;导致分配不均的父权社会又源至于残缺人类起源而产生的人类的贪欲及用暴力维护乃至抢占资源,弱者只能退让或者直接被物化成资源,被强者占有;而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又更恶化了人性,陷入了死循环,人类最终因资源争夺而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导致自我毁灭;机器人清理旧世界人类,加速了旧世界人类的灭绝,至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清理的,我暂时没有发现主要线索。后面我会解释我得出“父权社会”结论的原因。

3、Mother愿景设定:提升创造者(人类)物种整体的地位,即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长期目标

4、目标实现路径:初期以Jeremy Bentham(边沁)的效益主义(即功利主义)为启动方针,拟定实现目标初步计划

中期关键项目:建立清洁后的新世界,以高智慧高道德高度责任意识的优秀女性为新人类起点(母亲)

措施1:建立大型培养仓:包含有大量人类胚胎及必要物资

措施2:清理旧世界人类

措施3:收拾旧世界残局,并启动恢复地球生存环境

措施4:培养合格的人类母亲(复杂且不稳定因素最大的计划,“是很大的工程”,Mother在片中有说)

关键结果:由合格的母亲接替所有培育人类的责任

可见,影片中就是围绕AI智能如何实现这个“中期关键项目”而展开的,其中最主要就是培养合格的人类母亲。

Mother知道,单靠人工智能是不可能达成愿景的,机器人的Bentham(边沁)式效益主义思维和固有的程式化的行为方式,只在计划初期适用,也就是准备期,Mother要为了培养这个“母亲”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需要养育她,教育,测试培养成果。所有一切行动都必须是经过计算的有效率的,并且是为了达成目标不惜牺牲其他生命及物化其他生命以达到最大效益,为什么要牺牲或物化其他生命,就是为了试验和测试;Mother自身不可逾越的是什么,就是人类独有的情感、感受、自由意志、天然道德等等,所以Mother只能物化一切,这是必然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包括女主在Mother看来只是实现目标的一个工具,必须是最完美的工具,Mother知道自身的局限性,这就是必须要培育人类母亲的原因。

--------------------------------深度剖析分割线(或只看粗体)---------------------------

为什么不是一直Bentham式效益主义下去,回顾哲学史,效益主义也是在不停修正和进化的,效益主义是建立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之上,为什么电影里设定选择自由主义,这里就不多说了;Bentham效益主义是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总和,那这个有什么错,缺陷在没有提对利益(幸福)的分配,作为个体,你就有可能感受不到这个利益(幸福),对个体而言就失去了意义,当然还有其他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政府和企业大部分是Bentham的效益主义,因为效率和现实问题。之后出现的John Stuart Mill(密尔)作为效益主义的继承者,对效益主义做了修正,认为让每个人都最大程度上感受到幸福,作为一名功利主义者,他试图说明公众利益是与个人权利相结合,社会利益不能与个人利益相矛盾。Mill(密尔)的教育观建立在其功利主义理论基础上,他指出,功利主义的行为标准并非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一个高尚的人不可能因其高尚而永远比别人幸福,但毫无疑问他必定会使别人更加幸福。“所以,即便每个人都仅仅由于他人的高尚而得益,而他自己的幸福只会因自己的高尚而减少,功利主义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只能靠高尚品格的普遍培养。”

---------------------------------------分割线----------------------------------------------

由此可见,西方哲学是不断的在做修正和进化的,然Mother已用经填鸭式的教育把(大部分?)哲学理论及哲学史灌输给了女主,及医学知识和机械维修技能等,并且女主每科都很优秀;Mother必然知道女主在Mother的基础上必须是要做出修正,也就是女主要在目标继承之后必须有人性上的修正和超越(道德感、个体感受等),如果不能,那003就只是Mother又一次失败的试验品。有趣的是,Mill(密尔)就是被他父亲用Bentham式效益主义方式填鸭式培养长大的,认为人出生时是一张白纸,而Mill在20岁之后也因此陷入精神危机,致使Mill之后就更关注个人的自由议题,很大程度上修正效益主义。

当然在Mill之后批判并没有停止,但主流价值观仍改变不大。可见西方社会的发展和哲学是相辅相成 的,不要说哲学无用了(只是看你学的是什么东西)。

女主的成长经历和Mill如出一辙,不知是否是巧合。她最后的“弑母”,除了是剧情逻辑需要之外,其实“弑父”和“弑母”在西方象征主义中也是一种超越,一般路径是:从对抗到弑杀,再认同和继承后做修正。所以不用想为什么女主要杀了Mother,为什么不能一起同心协力养孩子;也不是说最后女主变得和Mother一模一样,也会冷血的把不合格的小孩给直接火化了,这样的话女主就是不合格的,早就被Mother送去火化了(孩怕

再聊聊悲催的001号吧,从没出生的那天起,她就注定沦为测试工具(参考电影末尾机器人和她的对白,这个观点也被别人写过了不赘述,我认同),本来是留给002测试的,但002不知道哪方面不合格,7岁做完测试就被火化了.....001从婴儿期被Jacob夫妇收养大的,自然是习得很多旧世界的作风和价值观,在资源稀少的环境中,大家只能各自发挥丑恶本能;至于Simon,女2说“他们饿到发疯,对着彼此做可怕的事”,也就是说Simon极有可能因为是弱者而被家人吃掉了(我的推理);女2对Simon的感情应该就像女主对她弟弟的感情一样,但差别是,女主选择奋不顾身回去救弟弟,女2似乎只是为了自保,因为她接着说“你已经尽力了”(在她的集装箱房子里的对白),就是当初她对自己的开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001除了是测试工具外,也是Mother的试验品,透过001的成长和行为模式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女主是鲜明的对比;当然,电影逻辑里并不是说人的成长完全由后天环境塑造,只要看同一个环境和教育下成长的002就知道,后天环境并不是占全部,题外话。

关于世界背景设定中,我提到的“父权社会”,我是从电影中出现的那本书《火星战神》推论出来的,我简单查了一下这本书的大致情况,主要就是各种外星人的战争和暴力,而且以男性斗争为主,呈现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我相信这暗示着旧世界就是默认这样的父权社会的秩序,这个也可以从电影中出现的人物性别去推论,包括Mother顾名思义就代表着母性,第一个胚胎到第三个胚胎都是女的,必须从女性作为开端,说到这里,刚好可以拿圣经的创世纪做类比:上帝一直被赋以父性,并且创造的第一个人类就是男性——亚当,再用亚当肋骨做出夏娃;电影中刚好相反,可把Mother暗喻成创始者上帝的角色,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是女性。这样看来说电影是对“父权社会”的批判和颠覆也就说得通了。

说到圣经,女2的存在似乎暗喻了诱惑夏娃吃禁果的蛇,旧世界中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都没有抵挡住诱惑吃了禁果,从此人类就都有了罪,走向堕落;而电影中女2作为诱惑女主的蛇最终失败,暗喻女主没有背叛“上帝”,她的后代都是洁净之人;这里,电影中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又是女主的暗喻;机器人清理旧世界可以暗喻成上帝的大洪水审判......

可见,一切皆测试,细思极恐

---------------------------------------电影效果分析 分割线---------------------------------

电影的叙事节奏和不停反转也是众所周知的主要亮点,以下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节奏线:

重点看Mother的“感情线”,现在大家都知道,mother是没有感情的,所以你看剧时能感受到的“感情”完全是女主投射在Mother身上的感情,也就是你也能感受到和女主一样的投射——这就是厉害之处!

怎样营造出“感情”?我可以上图了!

初始色调——冷色

婴儿出生后——暖色

人物行为,穿插音乐——摇篮曲,音乐可照应结尾女主唱的摇篮曲,暗喻继承

再来,突显生命之美,突显保护生命的神圣和使命感:从一开始的冰冷单一金属光泽及整齐秩序,到有生命后开始出现多种色彩和无序的摆放,再到舞蹈体现人体之美

还有出现的大量对称镜头,表达一种权威感和控制感

好了,不吐不快,我想表达的也差不多了,此文章为抛砖引玉之用,欢迎交流,不喜勿喷,希望有用❤

转载时标明出处——本知乎答者微信公众号:flimscalpel 欢迎订阅哦!

 5 ) 困扰人类半个多世纪的伦理难题,你找到答案了吗?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女神的秋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吾乃母亲》算是一部冷门佳作,网飞出品,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1%。

全片只有2位演员,成本不高,但网飞把这些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片中主要的机器人角色由全球顶级的维塔工作室(《指环王》《阿凡达》《阿丽塔:战斗天使》等)负责完成。

片中机器人形象概念设计图

两位女演员中,一位是95后的丹麦女演员克拉拉·卢嘉(Clara Rugaard)。

另一位是拿过两届奥斯卡影后的神话级女星希拉里·斯万克(Hilary Swank,《男孩别哭》《百万美元宝贝》)。

希拉里·斯万克VS克拉拉·卢嘉

这部电影在烂番茄至今保持着91%的高新鲜度。

但在豆瓣它的标记人数还不到3000人,很多人都可能因为“充话费送的译名”而错过它——《吾乃母亲》。

一、无剧透故事简介(观影后的可略过)

《吾乃母亲》的英文原名为“I am mother”,即“我是母亲”的意思。

它的故事梗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个机器人抚养人类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灯光闪烁、摇摇晃晃的地下掩体中。

这一天,人类灭绝,也是在这一天,这个地下掩体自动开启。

一切都被设定好:人类一旦灭绝,掩体中的胚胎就开始“孵化”,从而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

但此时,能够照顾幼儿的只剩下一台机器。

它从63000个胚胎中选取一个女性进行抚养,因为人类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母亲。

但在这之前,这个机器人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

它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人类末日过去13867天后,机器人抚养的婴儿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即使从没有出去过,她在地下掩体中也保持着良好的作息,每天训练、学习、测试。

周期性的心智和伦理道德测试决定着她们能否开始孵化新的人类。

直到有一天,从外面闯入一个中年女性幸存者。

这个女人告诉女儿,外面的世界已经可以生存,但外面最大的威胁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像“母亲”一样的机器人。

女人的话是真的吗?机械母亲到底隐藏了什么?

在女人和母亲之前,女儿不知道该相信谁。

随着女儿一步步深入,她的认知被不断推翻,剧情一再反转再反转,直到最后,真相甚至还叫人有点脊背发凉……

二、幕后:维塔工作室+黑名单剧本

《吾乃母亲》成本不高,但因为演员和场景少,使得它能够把资金都用在了核心上。

影片的主角是“母亲”,她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

母亲也是本片最出彩的角色之一,配音由萝丝·拜恩(Rose Byrne,《潜伏2》《X战警:第一战》)完成。

而这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角色完全由维塔工作室打造,他们让这个角色有了灵魂。

《X战警:第一战》中的萝丝·拜恩

母亲这个角色是个矛盾结合体。

她的角色充满母性和关爱,但又同时兼具机器的理智与冰冷,还保留了机器人的攻击性和威胁。

设计素材图,团队每天会讨论毙掉30多个手稿

定稿图片

母亲的眼睛致敬了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中的那台电脑,她眼睛下方的两个圆点可以移动来制造表情。

她的胸前和左臂特意安装了加温和保暖的柔软装置。

整个机器人非常逼真,质感很强,一个回眸一个转身都是戏,这是因为她里面住了个人。

幕后花絮

母亲的设计总监Luke Hawker打造了一个1:1的实体(250个零件组成,每次要上50个螺丝)。

他亲自穿上这个外壳进行表演,再加上辅助的电子操控,一个有着独立思想,还会看小孩的机器母亲诞生了。

幕后花絮

《吾乃母亲》

除了角色出彩,影片的末世背景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地面上的室外场景不多,但每一幕都能让人感受到末日之后的荒凉。

地下掩体之外是烧焦的土壤,没人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

我们只知道那天过后,人类灭绝,只剩下机器在自动运转。

《吾乃母亲》之所以好看,除了制作精致和角色精良之外,核心在故事。

原剧本《母亲》是2016年“黑名单”(The Black List)上未被改编成电影的最佳剧本之一。

“黑名单网站是好莱坞大佬们寻觅优质剧本的宝藏之地,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逃离德黑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作品都是从这里被扒出来。”

网页截图

故事中虽然角色很少,但每个角色都让人捉摸不透。

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谁在撒谎,又是谁在图谋不轨。

而故事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比如开头对女儿的测试中,有关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医院中有5名病人病危,他们需要5个不同的器官进行移植。

这时来了一个新的危重病人,他的器官正好可以拯救另外5个病人。

如果你是医生,你会选择治好新病人然后眼睁睁看着另外5个病人死去,还是拖延新病人的治疗,最后用他的器官去拯救那5个人?

作为回答,女儿引用了哲学家孔德的话:我应该愿意承担伤害,以做出有利他人的事。

这句话似乎在暗示,她应该承担等待新病人死亡的责任,来拯救另外5个人。

“伊西多尔·玛丽·奥古斯特·弗朗索瓦·泽维尔·孔德,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

但女儿提出了质疑:

我了解这5个病人吗?他们是懒惰还是勤奋?他们如果是谋杀犯或小偷,可能在我做出牺牲后,伤害到更多的人。

这也引出了本片隐藏的核心主题:

是不是每个人类都有着平等的生命权和幸福权?

这个器官移植难题,其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的变体。

1967年,菲利帕·福特首次提出电车难题:

一辆电车即将压到被绑在轨道上的5个人,此时你可以扳动拉杆让电车变道,但这样电车就会压死另一个轨道上的1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菲利帕·露丝·福特,英国女哲学家,现代伦理行为学奠基人之一。”

图片来自lionsroar.com

有些人会认为,5大于1,5个人的生命比1个人的生命更重要,所以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以求得多数人的利益。

但问题是,生命都是无价的,没人能够决定生命之间孰重孰轻,谁该生,谁该死。

拉杆,你会直接成为杀死一个人的凶手,不作为,你将间接成为害死五人的凶手。

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因为不管你怎么选都会面临道德的审判。

而这个问题和本片有怎样的联系,如果不想被剧透,可以先看到这里,等看完电影之后再回来探讨答案。

想看解析的,继续往下拉。

三、终极反转解析:生命平等吗?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

《吾乃母亲》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拍出了几次过瘾的反转。

外面的女人闯入地堡后,她打破了女儿对母亲,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谁在撒谎?

在女人到来之前,母亲一直对女儿说外面的世界环境恶劣,辐射污染严重,绝对不可以出去。

就连发现一只疑似外来的老鼠母亲都要焚烧掉。

但这个女人却证明外面完全可以生存。

而且女人还说,在外面的矿井里,还有更多幸存的人类。

而最让女儿疑惑的,是女人对机器母亲充满敌意。

因为女人声称:机器人在屠杀人类,他们甚至焚烧婴儿!

女人说自己身上的枪伤是机器人所为,但母亲则说,对比子弹之后发现女人的枪伤并不是机器人的武器造成,女人在撒谎。

可女儿亲自对比了子弹之后,发现撒谎的竟然是母亲。

女儿选择相信女人,故事迎来一个反转:

女儿被骗了——外面根本就没有什么矿井和幸存的人类,只有女人自己生活在一个废弃的集装箱里。

女人骗她逃离地堡,和自己生活,不过是因为孤单和自私。

这也应了母亲说过的话:这个女人不关心任何人的未来,她只关心自己。

女人和母亲都在撒谎,那么母亲撒谎又是在隐藏什么呢?

>>>>母亲在隐藏什么?

女儿并不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

女儿没有名字,她的编号是APX03。她无意中打开了胚胎容器和一个APX02的盒子,发现在她前面已经有2个胚胎被孵化。

这也终于解释了开头的时间问题:末日第一天,胚胎就被孵化,但13867天(约38年)后,女儿好像才刚满18岁。

那么,在她之前的两个女孩去了哪里了呢?

原来,APX02才是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个女孩,但她的测试成绩显示“失败”

这说明母亲并没有按照设定把第二个女孩抚养成功,而女儿在焚烧炉里发现了APX02的残骸。

这说明APX02被母亲烧死了。

那么APX01号胚胎去了哪里?

APX01就是突然闯入地堡的女人,她不仅年龄符合(38岁左右),在最后,母亲也揭露了谜底:

其他人都死了,只有你活了下来,那是因为这都是我的安排。

APX01从一开始就被放回了人类世界,因为这都是测试的一部分。

而这些测试和母亲所谓的安排又是什么呢?

>>>>人类为什么灭绝?

APX01的放生只是母亲计划的一部分,让APX01找到这个地堡也是。

母亲为的,是让女儿看清“旧世界”的人类的自私与丑陋,同时也是为了测试女儿是否“合格”。

影片最后,母亲找到了APX01,并关上门对她“下手”。

但是为什么,母亲非要杀死APX02和APX01呢?

这也是本片最大的反转——机器人毁灭了人类。

女儿回到地堡和母亲对峙,母亲才说出了真相:

母亲这一代机器人被培育为珍惜人类生命胜过一切,但它们同时看到人类身上的劣根性,计算出人类终将自取灭亡。

它们不可以袖手旁观。

于是,它们决定屠杀掉目前所有的人类,然后再培育出更好的人类——更聪明,也更加具有道德观念的人类。

但如果新培育出的人类不合格怎么办?

焚烧掉。

母亲的角色,正是“电车问题”中选择扳动拉杆的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5条生命的价值大于1条生命的价值。

母亲计算出,在新世界中茁壮成长的人类数量,将远大于死于旧世界的人类数量。

所以,为了“更多更大”的利益,母亲选择“承担伤害”——成为凶手。

为了建立未来更美好的世界,母亲这一代机器人毁灭了一切。

>>>>新的世界?

既然母亲要消灭所有“旧世界”的人类,那她为什么没有杀死女儿呢?

那是因为在母亲眼里,女儿是合格的“新人类”,更会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而整部电影所说的“I am mother”也并不是指机器母亲,而是成为所有新人类母亲的女儿。

全片所有的角色都没有名字,除了女人提到的她的三个朋友。

而她三个朋友的名字也全都出自《Bible》:Jacob,Rachel,Simon。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不是巧合。

在《Bible》中,Rachel正是Jacob的妻子。

Jacob和Rachel,图片来自wiki

女儿的角色也借鉴了《Bible》中的寓意:她是拥有童贞(胚胎可能人工授精)、没有原罪的“圣母”。她将带来新的生命,拯救人类,建立新的世界。

她是机器母亲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新人类,她无私、公正、更有道德。

所以母亲让她接管了孕育着人类未来的地堡。

但如果未来还有“不合格”的人类的话,女儿会如何处理呢?

圣母画像

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但最后,女儿抱着新生的孩子,像母亲一样唱起了那首歌,似乎预示着,新的轮回开始了。

影片在女儿的思考和犹疑中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怎样的人类才是更好的?

生命是平等的吗?生命有区别吗?

我们可以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生命么?

这些问题就像那个著名的“电车思想实验”,它没有答案,只是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人类从直立行走的智人到现在不过25万年的历史。

恶劣的环境、贫瘠的食物、惨烈的战争,都没有使人类灭绝。

我们被道德约束着,也被道德审判着。

探长也不知道明天的我们会变成怎样,但探长愿意相信片中母亲对APX02说的一句话:

人类也是可以美好的。

文/女神的秋裤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6 ) 做父母需要培训上岗

片名是一个双关,表面上似乎指的是机器母亲,但是看到最后才知道同时也指女主。女主小的时候问机器母亲,为什么只有我一个孩子,为什么其他孩子不能和我一起出生。后者回答说:因为做母亲的需要时间去学习。然而它是一台机器,对人工智能而言学习只是几串代码几个指令的问题,真正需要时间的是女主。她要学习做一个完美人类的楷模,以便将来有资格成为躺在培育皿里无数个人类胚胎的母亲。在她之前的2号母亲候选人长到十岁时就因为没有达到标准被剥夺了资格。这让我想起现今流行的父母亲子话题,不负责任的父母、溺爱养成的熊孩子。当能否为人父母唯一的决定标准是年龄,很多人就会在尚未有足够的能力与素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糟糕状态下已然成为别人的父母,那些软弱暴戾自私缺乏责任心的父母把后代养育成自己的样子或是令其走向其他极端。养好一个孩子不是小工程,做个合格的父母真的需要培训上岗。我猜创作者的灵感一定有一部分来自不合格的父母或是熊孩子之害。

闯进地下基地的女二无疑就是机器母亲培育的1号。她看过女主看的特供上古电视节目,机器母亲知道她随身带着一个追踪器并特意翻出来修好。而且她的造型也是一个明显的暗示。从电影角色创作的角度来说,通常戏份比较重要的女一女二号不会采用过于相似的造型,因为影视剧需要在形象上就突出人物不同性格,以及方便观众加以区分。然而女二却跟女主有极其相似的身高体态发色发型肤色,两个人站在医务室内外,穿着几乎同色调同材质的衣服,用一个相同的姿势对望交谈的一幕如同镜中人。这个暗示实在巧妙。 因为她们来自拥有相同基因的复制胚胎。你甚至可以理解为这是同一个人进行的一番无私与自私的心理挣扎,自私的一面告诉你,现在很危险,必须抛下一切立刻逃走。而无私的一面却反对,不行,还是带上其他人一起走吧。

我曾经在一个日企工作过一段时间,深切理解为什么一个企业固定的文化与风格不管人员如何频繁流动却始终保持不变。在那里不仅跟日剧里表现的职场一样等级明晰而森严,最可怕的是所有进入其中的新人都会在耳濡目染下迅速学会这一套做法,然后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更后来的人。这种局面没有任何解决办法,除非你换掉所有的老人。机器母亲就是这么做的。它甚至改变空气的成分,消灭了所有旧世界的人类,只留下自己培育的1号和3号。1号如果能跟3号一起回来救弟弟,也许机器母亲会留下她,但是她没有。自私也是机器母亲要消灭的人类的沉疴痼疾。

电影几度反转,最后的结局看来很美,不完美的人类彻底消失,一个兼具仁智勇、性格健全完美的圣母(褒义)成为全新一代人类的母亲。机器母亲的终极目标仿佛也是为了人类能变得更好,但我仍然不站在它这边。消灭所有低级的、不完美的东西,剩下的会是一个完美的新世界,希特勒当年似乎就是这么想的。

 7 ) 吾乃母亲

不知何时起,从不喜欢到慢慢接纳并好奇着一些优质的科幻片。《吾乃母亲》说的是人类基本灭绝之后,被机器人通过培植方式出现了第一个新人类。但意外闯入了一个受伤的传统人类后,一切发生了认知的变化和冲突。它告知她“它们要制造出更好的人类,更聪明、更有道德观念。它们珍视人类胜过一切。它们不能袖手旁观,看着人类逐渐屈服于自己,自我毁灭的人性,它们必须要插手…”但是这又超越了她人性基底里的认知范畴,“人性”到底是什么?到底孰对孰错?编剧把这个困惑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和探索,或许没有答案编剧的问题,会困扰所有的地球人……前不久写过一篇小文,近来很多人共识这个人类经历的是一种编程游戏,我也觉得大概率是这样,但我真的怀疑人类是高维的食品或能量来源,就像所有机器需要动力来源,动物需要食物能源,高维一定有它需要的能源。而人类的灵魂或许就是它们的补给和可市场化的食品。而未来智能的极速发展,对人类终极有益与否,真的不是只言片语就是辩述清的。更好奇的是,人的意识是从哪里来的?是在胚胎成熟降临前还是后才产生的意识呢?还是无论人工还是将来智能培植的受精卵都会有意识体进入?还是人工干预后的胚胎注定已经受到了干预,从而悄然改变了人类?

 短评

这个故事在惊悚和女性电影之间摇摆不定,本想做类型融合,但是却出现了类型冲突,导致了叙事上的模糊和价值观上的徘徊。

4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

5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rose byrne配音不错啊根本没认出来。斯万克戏份不怎么多。选角很不错,小女主就是个乖乖女的形象,结尾也证明了。其实剧本还挺扎实,除了预算可能导致的室外场景有些许粗糙欠考量外。其实就是讲了一个人工智能惊心制造一个实验来克服人类'好奇害死猫'+自我毁灭倾向来重造人类的故事。但如果人性如此缺陷,为何这么费心去完善,毁灭人类之后若要做造物者角色,AI应该直接研究生物工程才对,那么多胚胎,非要从道德的角度改善人性,而不是更直接的基因层面,感觉AI的行为驱动力太神学了,难以立住脚。除此之外,此片算得小成本科幻合格作品,比之前网飞那部《少女救地球》强不少。

6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

「I was raised to value human life above all else. I couldn't stand by and watch humanity slowly succumb to its self-destructive nature. I had to intervene, to elevate my creators.」「Tell me, do you remember your mother? Curious, isn't it? That you've survived so long where others have not. As if someone's had a purpose for you. Until now.」

7分钟前
  • Q·ian·Sivan
  • 还行

圣母养成记

10分钟前
  • 你诗我韵
  • 推荐

故事和立意挺好的,拍得实在拖,两小时不到觉得看了两天。

11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还行

感觉mother的逻辑是想制造出更好的造物主,是人类升级。但是她在哪些方面感到女主已经比前代人类升级,致使她最终放弃了自己成全了女主呢?还是这只不过是另外一个实验?

16分钟前
  • hileon
  • 还行

机器人帮助人类培养圣母的故事,在这个相对常规的末世+人工智能题材,电影概念还是有着一定新意,机器人母亲对人类母亲品格的大型测验,剧情在不断的误导观众,正邪的天平在角色上不断左右摇摆,直到最后15分钟才有了眉目,故事真的不错。然而娱乐性不佳是这片的天然缺陷,前半段节奏太慢,且叙事可以更明确一些,就是导演没把故事讲清楚,很容易让人困顿,末世场景很赞,维塔设计的机器人,是《超能查派》的改模吧

2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AI这么聪明,完全取代人类更好

23分钟前
  • 达叔叔plus
  • 推荐

程序谁设计的,学渣就得烧死吗?!

26分钟前
  • 天渊
  • 还行

影片很多细节其实很清晰,比如,从离人类灭绝13000多天算起,38岁就是外面女人的年龄。很多设定值得认真琢磨,总之,这是一部神剧

27分钟前
  • 奔跑吧骄傲少年
  • 推荐

圣母养成计划

32分钟前
  • 夏小荷
  • 还行

机器人老妈的配音居然是Rose Byrne。现在看到Netflix拍的科幻片第一反应就是故弄玄虚~~~~~~~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个人觉得至少8分以上,影片用绝对理性的机器人的角度深刻的探讨人性的善恶,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结尾机器人最终成功培养出“为善去恶”的女孩,而这个女孩也将成为接下来所有人类的母亲。然而影片的所表达的意思我不全部认同,人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某方面是善,在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恶。人类只要具有动物属性就意味这人类是感性的,感性意味着会出错,也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毁灭,也意味着希望。如果人类能够像机器人一样保持绝对的理智,那人类还算是人类吗?

37分钟前
  • OIMIL
  • 推荐

从预告片开始就一直留有悬念,正片从头到尾悬念迭起,一直在母亲到底是善是恶的天平不断摇摆,真是十分难得的佳作

40分钟前
  • 闫寒
  • 推荐

我一秒都没睡着,但要我说这电影讲了啥,我觉得我仿佛睡着了。

41分钟前
  • ____anybody
  • 较差

大概这个世界没了人类可能还是有点无聊,所以在人类大灭绝之后机器还是要重新创造人类。故事对AI的设定停留在人类意识基础上并不能完全自主意识,添加了几个小反转,制造了点悬念,其实故事很小。典型网飞小成本科幻片

45分钟前
  • 还行

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人类设计了AI母亲,来负责培育完美新人类,前两次都失败了,其中1号实验体白衣女还活着,AI母亲设定其负责引领3号红衣女完成最后人性实验,后续的闯入基地一系列行为都是实验的一部分,只是3号不知道这些,红衣女通过最终考验成为完美新人类回到基地,1号白衣女任务完成,AI母亲前来将其销毁,最后由红衣女负责培养剩下的所有胚胎。

47分钟前
  • 哎呀你真搞笑
  • 推荐

故事不错,值得深挖的点挺多,AI消灭了全人类终极目标是培养完美的人类母亲角色从来塑造更完美的人类,主题有点老生常谈了,而且六万多胚胎3号就成功了,啧啧,这成功率相当高,关键是并没有觉得女主很完美很适合当人类的第一个母亲,可能测验的是母性吧,最后通过了AI一系列测验。

48分钟前
  • @_@
  • 推荐

你看到一半 也许会觉得daughter是圣母 两三句话就反了自己的母亲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 她literally真的是圣母
只是我全程都觉得mother很伟大是怎么回事

5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