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

大陆剧大陆2017

主演:吴秀波,刘涛,李晨,张钧甯,唐艺昕,王洛勇,刘欢,王东,肖顺尧,檀健次,来喜,陆思宇,章贺,杜奕衡,褚栓忠,张天阳,刘凌志,刘岳,赵寰宇,闫汶渲,程诚,陆妍淇,丁海峰,卢星宇

导演:张永新

播放地址

 剧照

虎啸龙吟 剧照 NO.1虎啸龙吟 剧照 NO.2虎啸龙吟 剧照 NO.3虎啸龙吟 剧照 NO.4虎啸龙吟 剧照 NO.5虎啸龙吟 剧照 NO.6虎啸龙吟 剧照 NO.13虎啸龙吟 剧照 NO.14虎啸龙吟 剧照 NO.15虎啸龙吟 剧照 NO.16虎啸龙吟 剧照 NO.17虎啸龙吟 剧照 NO.18虎啸龙吟 剧照 NO.19虎啸龙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15:23

详细剧情

空有雄心壮志的魏文帝曹丕(李晨 饰),以四十岁的年纪遽然离世。其子曹叡(刘欢 饰)即位,却因母亲甄宓的缘故而对父皇以及郭太后(唐艺昕 饰)心存怨恨。朝廷之上,作为托孤重臣的曹真、曹休极力排挤奉诏回都的司马懿(吴秀波 饰),意图壮大宗族的势力。魏国之外,孙权阳奉阴违,虎视 江东。蜀汉则在丞相诸葛亮(王洛勇 饰)的主持下有条不紊推进着北伐大业。在这一过程中,惯于隐忍的司马懿蓄势发力,逐渐在庙堂之争中占据主动,两个儿子司马师(肖顺尧 饰)和司马昭(檀健次 饰)更成为他完全信赖的左膀右臂。他耗走了魏明帝,耗走了诸葛亮,渴望从别人手中的刀变成执刀之人,却似乎始终没能逃脱命运的追赶。  白发苍苍的古稀之年,司马懿是否意识到自己早离当年的初衷相去甚远……

 长篇影评

 1 ) 细节中的精彩与争议:《虎啸龙吟》细节探讨

历史剧,终归不是历史,而是戏剧。戏剧,在于表达,在于呈现,在于交流。杰出的戏剧,不止在叙述一个故事,更在表达一段思索,呈现一个困惑,从而与观众交流沟通。这一点,《虎啸龙吟》做到了。

曹叡女装画母:“娘,别走!”

“月球表面”、“女装大佬”、“疯狂恋母”,大概是许多观众对剧中曹叡(刘欢饰)的第一印象。实际上,刘欢饰演的曹叡是《虎啸龙吟》里最出彩的人物之一。

陈寿《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的记事记言,主要着眼于曹叡一生的主要功绩,如拒诸葛、退孙权、平辽东等,也记载了其晚年(虽然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大兴宫殿的奢靡之举,陈寿如是评价:“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1页。)这里,陈寿认为曹叡既有明君风范:深沉刚毅、善断有识、率性而为;又有昏君行为:大兴土木,置民生凋敝、国家分裂于不顾。裴松之注引孙盛语,更是称赞曹叡“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至概焉。”(附赠彩蛋,仍是裴松之注引孙盛之语:“魏明帝天资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嗯,“天资秀出,立发垂地”,果然有“女装大佬”的潜质;等等!还有神马毁三观的东西,“口吃少言”,难道曹叡应该这么演吗:“好…好…好一……一…一…一个……忠…忠…中二少年?”)如此一位“开容善直”的仁德开明之君,怎么就成了剧中一言不合就杀画师、穿女装的变态皇帝呢?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书仅仅是对历史的书写,永远不能代表历史本身。此外,古代官方史书基本只侧重于记载重大事件,而极少关心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除去大兴土木反常之举(相较于其勤政开明,大兴土木确实显得有些反常)外,读《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第五》,亦可发现曹叡的某些乖戾举动。据《后妃传》记载,曹叡宠幸郭皇后(明元郭皇后,即支持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的郭皇后)之后逐渐冷落毛皇后,游后园,召集才人以上的妃嫔开宴寻乐(“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唯独不请毛皇后(“元后曰‘宜延皇后’,帝弗许”);事后,毛皇后仍然得知了此事,醋意顿生,便反问:“昨天在北园游宴,玩得很爽(曹爽的爽?!)吧?”(“昨日游宴北园。乐乎?”)曹叡听闻后,知道有左右宫人泄露此事,盛怒之下,处死十余人(“所杀十馀人”),还直接将毛皇后赐死,但照旧加谥,葬在愍陵(“赐后死,葬愍陵”)。(参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3页。)

看《虎啸龙吟》曹叡女装扮母的时候,也许有必要脑补《军师联盟》的甄宓。

文德郭皇后(郭女王,即剧中郭照)又是否为曹叡下令所杀呢?《后妃传》仅载“青龙三年春,后崩于许昌,以终制营陵,三月庚寅,葬首阳陵西。”([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2页。)史家常为尊者讳,所谓“内大恶讳,小恶不书”,陈寿极有可能有所避讳。裴松之注引列举了两种不同于《三国志》的说法。其一为《魏略》,郭女王自然死亡,但下葬时被“披发覆面”:“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其二为《汉晋春秋》,郭女王被逼杀,下葬时口含米糠、以发覆面,正是《虎啸龙吟》采用的说法:“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2页。)如同赐死毛皇后之后仍为其加谥,剧中情形——曹叡先赐死郭太后而后加谥厚葬、以“病逝”入史册——大概具有一定可能性。

无论是因左右泄密、皇后吃醋便大开杀戒,还是将得宠于父皇的郭太后赐死,抑或是剧中虚构的女装画母、斩杀画师(第二、三集),究其原因,或都与曹叡不幸的童年经历有关。童年,母亲被父亲赐死,自然会留下难以抹去的幽暗记忆,无论理性如何克制,如何成年后如何“沉毅断识”,恐怕都无法摆脱那段苦痛回忆。母亲去世后,曹叡又一直生活在父亲曹丕的父权压抑下和宫廷斗争的恐怖氛围中。“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裴松之注引《魏末传》,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页。),这不仅是对幼鹿的同情悲悯,更是内心深处的战战兢兢,正如剧中曹叡继位前的担忧:“他杀了我娘,他会不会把我也杀了?”(第一集)这种不幸经历造就的性格,难免敏感多疑、极度缺乏安全感,也难免产生浓厚的恋母弑父情结。之所以处死泄密的宫人(即使仅泄露了生活小事而非军国大事)和“善妒”的毛皇后,大概正是因为曹叡厌恶被监视控制的感觉(大概也因此更加懂得驾驭臣下,而始终提防自己被权臣操纵)。赐死郭太后,则或是将对父亲的怨恨投射到郭女王(被父亲宠爱)身上,也饱含着无法挽救母亲性命的遗憾、愤恨和无奈:“我娘死了,她现在一个人在坟墓里,口含米糠,以发覆面,好凄凉啊。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千里迢迢闯宫面君去救她呢?这么多年,朕恨自己,朕恨自己没有能力去救自个儿的亲娘。”(第二十四集)

美国德裔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在《爱的艺术》里指出,纵欲是人类摆脱孤独感的一种方式,但仅仅只能在纵欲之中短暂地逃离孤独(参见[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曹叡晚年大兴土木,大概也是为了摆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吧。幸而剧中还有大内官辟邪的陪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中明文记载了辟邪这一人物:“既从刘放计,召司马宣王,自力为诏,既封,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诏授太尉也。’辟邪驰去。”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0页。),尚可在深宫中相互取暖。

曹叡是一位励精图治、沉毅善断的明君,也一度是大兴土木乃至滥杀无辜的暴君,但更是一位从小失去母亲和母爱的普通人。他可以拯救战火侵袭、贪狼窥伺的大魏天下,却无法救回自己的母亲和女儿(曹淑,早夭);他可以命人建造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室,却始终无处安放自己心中的孤独与恐惧。

曹叡,一代英主,他可以拯救战火侵袭、贪狼窥伺的大魏天下,却无法救回自己的母亲女儿。

空城计新解:空城不“空”

诸葛亮空城计,并不见于陈寿《三国志·蜀书》第五卷《诸葛亮传》,但裴松之注引《蜀记》提及了晋初郭冲向扶风王司马骏所列举的“条亮五事”,即有关诸葛亮的五个传说,其中第三事便是空城计: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9页。)。

裴松之认为“空城计”的传说不可靠,其理由有四。其一,司马懿不可能在场。“郭冲三事”指出当时诸葛亮正屯兵阳平,但按照《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屯兵阳平之时,司马懿尚在担任荆州都督、镇守宛城;及至曹真去世后,诸葛司马方才双雄对峙。即使曹叡曾经派遣司马懿自宛城由西城伐蜀,但正值大雨,未果,实际上并未交兵。这前后,在阳平也没有任何战事记录。(“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其二,司马懿可以屯兵相持,而不必撤军。既然司马懿有二十万众,我众而敌寡,完全可以围而不攻,设防对垒。(第就如冲言,宣帝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其三,诸葛亮生性谨慎,断不会贸然铤而走险。(“案魏延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其四,郭冲对话对象是晋扶风王司马骏,不太可能在一个诸侯王面前曝光其父的不光彩历史。(“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总之,空城计的故事不可信,大概今人已达成共识。但经后世罗贯中《三国演义》、京剧《失空斩》的精彩演绎,空城计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诸葛亮的标签之一。《虎啸龙吟》第九集则将这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现代解读。其实,“养寇自重”的观点并不新鲜,《虎啸龙吟》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合理解释了司马懿退兵的原因(担心被鸟尽弓藏并祸及家人),更透过这个故事呈现了司马懿的内心冲突。剧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神交”,其实也正是司马懿两重人格的对话一重人格如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国家、君主忠贞不二,甚至为忠君报国可以舍身取义。还有一重人格则如众人眼中的司马懿,鹰视狼顾、韬光养晦,内心深处欲望骚动,不仅希望家人平安,更渴望至高无上的荣耀:“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望的,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此刻,诸葛却倏然显形为老年司马:“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司马望的是时间,更是自己的忍耐:“我曾经轧断过我自己的双腿,那天,我跟我自己说过,如果有一天,我要是再站起来,我要跑过所有人,我跑过了武帝,我也跑过了文帝,但,我总是跑不过、跑不过我自己心里的恐惧。”这个故事里,司马懿败给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潜藏在心底的恐惧与欲望。城里空空如也,但司马懿心中却早已埋伏了重重杂念。

一个优秀的故事不仅在叙述故事本身,更在表达一个思索、展现一个困惑,从而触及人心。《虎啸龙吟》里的空城计新解做到了。

司马懿听到的不仅是诸葛亮的琴声,更是自己的心声。

诸葛贬“益州人”李严: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

同在第九集,诸葛亮政敌李严出场,并自称“我是益州人”。其实,李严并不是益州人,而是荆州南阳人(参见《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尽管李严不是益州人,但却可被视作“益州集团”的代表,与作为外来势力的刘备集团相对。这个“益州集团”所指乃是刘焉、刘璋父子所创立的政治集团,但刘氏父子也非益州人,而同样是荆州人,乃江夏竟陵人(参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6页。)

关于李严与诸葛亮的矛盾问题,田余庆《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0~207页。)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实际上,在刘备入川前,益州就活跃着两大政治阵营:一为益州本籍官僚地主,这其中又可分为两股势力,即“原仕洛阳、后随刘焉回籍的益州官僚”(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1页。)和“仕于益州的本籍豪强”(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1页。),分别以赵韪、贾龙为代表,彭羕、黄权、秦宓等亦都是益州人;一为东州官僚地主(主要来自荆州、三辅)以刘焉、刘璋父子为代表,李严、董和、刘巴、法正、孟达等则都是由荆州、三辅入蜀仕于刘璋的“东州”人。刘焉“欲避世难”(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6页。),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为益州牧,入蜀后,由于益州本地官僚势力较为单薄,便皆依附与刘焉,与其相互依存,但二者矛盾却依旧没有真正消除。贾龙先为刘焉所击杀(“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7页。)之后,刘璋继任益州牧后,赵韪又发动了一次叛乱,但终为部下所杀:“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8页。)叛乱平息后,东州官僚集团和余下的益州本地官僚集团达成和解,最终联合为一支较为稳定的政治势力,即与其后入蜀刘备集团相对的“益州集团”:“不断由三辅、南阳及荆州它郡流入的外来士人与余下的益州在官地主联合一起,形成一支比较稳定的力量,支持刘璋在益州的统治得以维持一个时期。”(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2页。)

刘璋迎刘备入川后,刘备集团和益州集团两阵营间便自然形成了客主之分和新旧之争。早在张松向刘璋建议邀刘备入蜀之时,黄权便预料到了两大政治集团间的矛盾:“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19页。)由于刘璋昏庸暗弱,益州集团中的多数官僚都陆续背弃刘璋倒向刘备。但刘备征服刘璋后,刘备集团、益州集团新旧两股势力的分野却仍然存在:“刘备征服刘璋,刘璋部属全体进入刘备阵营以后,客与主、新与旧合流,其分野实际还存在,不过不再是军事上两个营垒的区分,而是政治上两个派别的区分……在当时矛盾还不显著的情况下,两部分人的区分并不整齐,政治态度也不完全一致。同是刘璋旧属,有些人在政治上公开反对刘备,例如来敏、李邈、刘巴等;多数人则不公开反对,等待形势的变化发展。”(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3页。)

刘备作为一位政治家,深知需要调和阴阳、平衡矛盾:“刘备通过设官分职,力图使各种人,主要是刘璋旧属,同新人一起,各得其所,彼此相安。”(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3页。)一开始,董和作为益州集团的代表,被刘备征辟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交欢。”(《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3页。)董和性情谦和,与诸葛亮勠力同心、关系融洽,诸葛亮谓其:参署七年,事有不至,来启相告。”(《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3页。)

“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其时董和已卒,临终前便将托孤重任交与诸葛亮(时任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和李严(时任尚书令),两人分别作为刘备集团和益州集团的代表。李严被刘备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同年(建兴元年),刘备病逝,刘禅登基,改元建兴,诸葛亮与李严又分别受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和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诸葛亮极力维护新旧势力的和谐关系,但只要存在客观上的利益冲突,矛盾便日益积累激化:“但是,形势在发展,利益有冲突,新人旧人的矛盾日益增长。敌视旧人者嫉妒李严,不服新人者攻击诸葛亮。新人旧人矛盾明朗化,几年之后演化为诸葛亮与李严的公开冲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4页。)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发兵汉中,李严得知此事后,移镇江州(巴郡治所,今重庆),留护军陈到驻守永安,统属江州、永安。如此,李严“实际上是总揽蜀国东部军政,与成都分陕而治。”(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5页。)原本,李严与诸葛亮一同受命为托孤重臣,本应与诸葛旗鼓相当,却只得居永安为外镇,无法实际参与朝政,“统内外军事”也沦为一纸空文。李严心中不平,便退而求其次,力图以江州为据点,与在成都辅政的诸葛亮东西分治理:“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他与孟达的通信内容也颇为微妙,显示出其偏居江州的不满:“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他甚至似不怀好意地劝进诸葛亮受九锡、称王。

一直以来,诸葛亮始终试图平衡益州新旧两股势力的关系,以此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对于为一己私心而挑拨是非者,无论新旧,诸葛亮都不会姑息。刘备集团的廖立(“新人”),不甘心屈居于李严之下:“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贰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2页。)他因挑拨是非,而被诸葛亮废为庶民、徙汶山郡。益州集团的来敏(“旧人”),亦常在群僚中制造事端,故被诸葛亮调离虎贲中郎将的重任、改任为军祭酒、辅军将军随诸葛军北伐。面对李严的数次挑衅,诸葛亮积极回应,同时也适度让步:建兴八年,魏大司马曹真率领三路向汉川伐蜀,诸葛亮命李严率军两万人奔赴汉中,李严“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此语来自诸葛亮上书刘禅的奏表中,见《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诸葛亮为安抚李严,便上表推举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以“典严后事”。这里,诸葛亮欲将李严调离江州,便是为了防止他在益州东部坐大、最终割据一方,当然也没有理会李“欲为巴州刺史”的要求,作为让步,诸葛任命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坐镇江州。但二人的矛盾并未缓和,反而趋于激化。

建兴九年,李严(此时已改名为李平)为祁山蜀军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李平,即李严)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军退。”(《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最终导致诸葛被迫退军。这个事件在《虎啸龙吟》一剧中也得以呈现(第十七集,在之前的第十四集加入了柏夫人游说李严的杜撰戏份)。电视剧误将李严作为“益州人”,大概是为了表明李严先于刘备、诸葛亮入蜀的“益州集团”代表人身份,尽管李严是荆州人(荆州南阳人)而非益州人,但李严和诸葛亮分属不同政治集团且冲突矛盾不断,却是史实。据《三国志·蜀书》第十卷《李严传》(见《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594页。)记载,在缺粮退军这一事件中,李严多有反常举动,先是诸葛军退后,十分惊讶,反问诸葛“军粮饶足,何以便归”,陈寿认为这是为了推卸责任,“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衍也”;之后又上书刘禅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最终,诸葛亮以李严前后手笔书疏为证,上表刘禅废黜李严为庶民、徙梓潼郡。田余庆先生认为此中原委比《三国志》记载更加复杂,真相难考:“陈寿、常璩书中所载废李严事情,当是据《诸葛亮集》资料写成。但是今存这些,看来都是诸葛亮之词,没有李严一面的资料,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已无从考定了。”(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00页。)也许其中有诸葛亮将计就计的成分。不过,根据时人对李严的评价判断,李严此人确有性格缺陷,《三国志·蜀书》第九卷《陈震传》载诸葛亮与蒋琬、董允书:“孝起(陈震字孝起)前临至吴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6页。)李严被废时,竟有二十余位大臣与诸葛亮联名上书,从中大概窥见其人缘。

诸葛亮废李严,当机立断,大体应当是诸葛亮稳定国内政局的一次有力举措,显示出一位政治家的英霸果决。有观众认为剧中演绎的诸葛亮废李严,将诸葛亮塑造为了一位曹操般的权臣,以为不妥,笔者以为不然。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绝不能仅有忠贞贤良,而同样需要雷霆手段,如此,才能有力维系政权内部的平衡稳定,从而使上下一心、共御外敌。《虎啸龙吟》能够通过诸葛亮废李严表现诸葛身为辅政相国的“英霸之器”(陈寿评诸葛亮语),正是对诸葛亮形象的丰富,而绝非“抹黑”。

司马懿女装读《出师表》“气死”诸葛亮: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与绝望

《虎啸龙吟》一剧中最富争议的桥段,当属第二十一集,“司马懿女装读《出师表》气死诸葛亮”。笔者并没有看出诸葛亮是因心胸狭隘而被司马懿气死,我所理解的,是诸葛亮见自己的“巾帼之计”未果、司马仍按兵不动,又自知来日不多,深感绝望;加之司马懿读《出师表》提醒自己“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深知自己已无法亲自北定中原而有愧于先帝重托,一时激动,吐血倒地。这里,“受刺激”确有,但心胸狭隘性质的“受气”却无,故并无恶意抹黑诸葛亮的成分。许多观众将该情节理解为“司马懿气死诸葛亮”,主要原因大概有二。首先,一些观众受《三国演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影响,容易将该情节理解为“气死”。其次,有观众指出,剧组官微上的剧情简介上写明“司马懿气倒诸葛亮”的类似字样,我曾见过截图,但当时没有保存,此外优酷剧情简介上写的是“受刺激”。即使剧组写为“气倒”(这样写大概也是为了博人眼球,属于一种“营销手段”),对“气”亦可有不同解释,既可是“心胸狭隘”之贬义,也可是“备受刺激”之中性。这里,这些观众大概没有仔细品读剧情,反而拘泥于自己的刻板印象或网络对剧情的语言概括,恐怕本末倒置。诸葛亮既是足智多谋、忠诚贤明的一代良相,但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能欣赏诸葛亮的品行才干,而无法接受他的脆弱无奈,这不是对诸葛亮的尊敬,而是对他的苛责。

如果说剧中第九集空城计的司马诸葛对话,实际上是司马懿的内心独白,那么二十一集司马懿渭水畔诵读《出师表》以及其后的司马、诸葛隔空神交,则是卧龙、冢虎二人的一次坦诚交心。剧中,司马懿朗读《出师表》,内涵大概有二:其一,自然是腹黑攻心(也回击了诸葛亮的巾帼攻心计),欲以此刺激诸葛,挫败其北伐信心,使其绝望:“我就是老王八老乌龟女装大佬臭不要脸,就是龟缩不战,你奈我何,你倒是来北定中原啊”;其二,则是以此表明对诸葛的尊敬与理解,故而剧中司马懿读罢,向诸葛深鞠一躬。司马懿理解诸葛亮的忠诚、执着:“丞相可真是痴心人,也许我比丞相唯一的聪明之处,就是我从不执着。但我明白你的心,设身处地,我没办法比你做得更好。”剧中的冢虎卧龙二人,司马懿偏向现实主义,着手眼前,一心守护家人的平安和国家的稳定;诸葛亮则偏向理想主义,遥望未来,执着于实现汉室复兴、政通人和的理想。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剧中,诸葛亮在执着追求理想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了“理想”与实现理想的悖论以及现实的无可奈何“理想”往往浸入了人类的美好愿望,是对现实的美化与超越;而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又难免需要直面现实并通过参与现实来进行抗争,由于直接与现实接触,故而这些抗争本身便往往包含一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现实逻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诚如剧中司马懿所言:“若生铸剑为犁之心,需有平复刀剑之力。”第十七集,诸葛亮在汉昭烈帝庙前诉说自己的内心矛盾:“主公,亮错了吗?我五次兴兵,耗尽益州财力,陇上多战死之骨,田间尽思亲之妇。亮辅佐主公起兵之时,为的是太平,是一统啊!谁又能料到,竟然事与愿违至此。然而,大汉偏安,若不收复长安,则迟早为魏吞并。亮日日夜夜,未敢一刻松懈。主公啊,你告诉亮,何为对,何为错。”诸葛亮想恢复的并不只是大汉的名号,更不希望恢复一个灰飞烟灭的朝代,他想恢复的是“百姓心中政通人和、太平强盛之世”。但“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现实告诉孔明,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追逐遥远的梦想,而是以攻为守,使自己的国家免遭灭国之灾;于是他“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只有两次出兵祁山,七次向曹魏用兵,其中一次为防守且魏军因持续大雨封路撤退,一次仅遣偏师,故共五次率军北伐)、连年北伐。同一场北伐战争,站在不同视角观察,便会生成不同性质:于战场阵亡将士和闺中守寡妇女而言,战争是灾难;对于魏国的将士和百姓而言,蜀汉屡次兴兵,又是毫无道义可言的侵略;但对于诸葛亮而言,这大概是他守护国家、践行承诺和追求理想的唯一方式,尽管他也一再怀疑,这究竟是执着还是执迷。也许任何理想都有一定的“执念”成分,而偏偏又是这些我们无法放下的东西支撑我们活下去。

《三国志·蜀书》第五卷《诸葛亮传》(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3~554页。)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伟”,又说他年少意气风发,常自比管仲乐毅;裴松之注引《魏略》谓诸葛孔明好读书而不拘泥于对书本本身的精熟,而善于“观其大略”。皆云“诸葛一生为谨慎”,但在我看来,少年诸葛,长身玉立、白衣如云,天资聪颖,性情通达,潇洒不羁、不拘俗流。也许他在出山时,曾想象自己辅佐刘备平定乱世后,事了拂衣、归隐林泉、云游山水;不想挥扇一去,二十余年,昔日的年少轻狂如今已消磨为一生谨慎;可惜天地不仁、命不由人,出师未捷,星陨五丈原。

似乎在许多人心目中,曹魏与蜀汉,不仅一直以来有“正统”之争(此处东吴很受伤,总是被忽略),更分别代表着现实主义的政治理性和浪漫主义的政治理想。曹魏君臣明于利害,曹氏三代与司马懿父子之间,似总有相互猜疑和各怀心思,一方面都利用着对方的价值:君主利用臣下维护统治,臣下利用君主发展自身;另一方面则又都提防着对方的威胁:君主提防臣下反客为主,臣下提防君主兔死狗烹。蜀汉君臣则言于仁义,刘备父子与诸葛亮之间坦诚相待:君主对臣子倾心相信,臣子则对君主倾力相报。然而,我想真实的情况都暧昧而复杂,曹氏三代(尤其是曹丕)与司马懿之间,大概总存有几分真情;而作为政治家的刘备,在说“君可自取”时,或也在用这句话试探诸葛的忠心,以最大的信任使得诸葛全无自立的正当理由,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也确实不复设丞相一职(大概感受到了权臣的潜在威胁性)。或许,真假美丑,朦胧相杂,才是真实的现实历史。

司马懿的“心猿意马”:什么是“人心”

司马懿宠物乌龟“心猿意马”贯穿剧情始终,大概是剧中最为重要的意象,且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乌龟“心猿意马”出场于《军师联盟》第六集,这一集,司马懿张春华夫妇携家人郊游,偶然遇到了这只乌龟;也在这一集,司马昭抓周,先抓笔,后抓棋,司马防笑言:“以后可别黑白不分。”“心猿意马”的出现,象征着司马懿心中的欲念涌动:虽然表面上称病避世,实际上又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这在《虎啸龙吟》第九集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神交中得到了映证,司马懿说:“我曾经轧断过我自己的双腿,那天,我跟我自己说过,如果有一天,我要是再站起来,我要跑过所有人……”《虎啸龙吟》第八集,司马懿得知马谡在街亭的扎营地点后,意欲抢功,准备连夜进军,临行前侯吉帮司马懿带走了“心猿意马”。这或许在暗示司马懿的争功之心。《虎啸龙吟》第十九集,火烧上方谷。在这个虚构的历史故事中,次子司马昭唆使郭淮贸然率军追击蜀军,误入诸葛亮在上方谷中布下的埋伏圈。司马懿闻讯后率军救援,诸葛亮发动火攻,司马三父子被淹没在火海之中,所幸天降大雨,幸免于难。在此过程中,司马懿身中一箭,但被藏在铠甲下的乌龟“心猿意马”挡住,毫发无损;撤军之时,司马懿拿出“心猿意马”,向诸葛亮炫耀成功撤军(然后立刻被打脸,万箭齐发,还好司马老贼躲得快,不然就提前杀青了)。这里,“心猿意马”或有两重隐喻:第一重,隐喻司马懿的私心,为救儿子,不惜连累三军;第二重,则或象征诸葛亮内心的动摇,因司马懿的父爱而心生怜悯。正是司马懿的“心猿意马”让自己身陷险境;同样,也正是诸葛亮的“心猿意马”让司马懿化险为夷。最后一集,侯吉给司马懿端上“心猿意马汤”,诈称已将乌龟炖汤,司马懿勃然大怒,欲杀侯吉。这或在象征司马懿无限膨胀的内心中隐藏的无限脆弱,而正是侯吉通过“炖汤”点醒司马。全剧的最末,司马懿在水畔将心猿意马放生,代表他已开始放下执念、收敛欲望,重归安宁。

“执刀人”司马懿,可以用刀剑杀死无数敌手,却无法消除心底的恐惧。

依依东望,望的,究竟是什么?剧中一共给出了三个方面的解释。“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望的,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首先,依依东望,望的,是“抱负”、“荣耀”和“成就”,这些大致指涉世俗层面的功业以及心理层面的强烈欲望。其次,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和“时间”,这可以是现实层面的忍辱负重、等待良机,“那时走与此时走,有什么分别”,时间可以成就一切;也可以是哲学层面的命运,“天意终究会吞噬你我之中的一个”,时间同样可以毁灭一切。“这时走与那时走有什么分别?”也许,没有什么分别,最终都起于无而归于无,有始有终,无始无终。

最后,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人心”,也许可以从三个不同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是政治层面的“笼络人心”和“民心所向”。这应该是最容易想到的解释。这一层,也大概与《军师联盟》第一集司马懿对《咸有一德》的理解相呼应:“天命无常,为君者应当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若停止修德,便会失去君位。”这里,保住失去的不仅是君位,更是“人心”(“民心”),而修德所修的实际上也同样是“人心”(人君的“内心”)。由此引出第二层。

第二层,便是心理层面的“内心”,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既创造了人类,也吞噬了人类;既赋予了我们自由意志,同时又束缚着我们的自由。“自我”、“自我意识”原本就具有虚幻性质,是人类臆造的想象物,我们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却往往反被希望掌控一切的这种自我意识所操控。这种自我意识趋于膨胀时,便形成了我们的欲望与执念。剧中,司马懿希望跑过曹氏三代、跑过诸葛亮、跑过曹真曹爽父子、跑过所有人;他希望不再做别人的手中刀,而争取成为执刀人,总之,他厌恶被操控,而渴望控制一切。最后,他熬死了曹氏三代,敌国对手诸葛亮和国内政敌曹真也先于他而故去,最终还一一消灭了曹爽、丁谧、何晏、王凌等政敌。挟天子而令诸侯,已然位极人臣。这时,他却发现他可以用刀剑杀死无数敌手,却无法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他发现他在操控天子、操控朝政、操控他人性命的同时,也在为内心的欲望和恐惧所操控。正是欲望驱使他争夺权力,恐惧促使他一再杀人。他曾和那么多人为敌,到头来,不过是在和自己的内心相处。这是更深层次的人心。

第三层,则是哲学层面的“交心”,即从上一层的自我出发,延伸为自我与他者的复杂关系。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第一层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政治性和社会性,这一层则着重于哲学性和心理性。人人都渴望真心,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却都希望对方首先给予真心;任何一方都担心,一旦自己率先袒露真心,便可能让自身受到伤害,于是谁也不愿首先付出真心;于是,双方都开始隐匿真心,开始说谎,最终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恶性循环。越是缺乏安全感,越是难以率先主动向对方交付真心。剧中,曹丕和司马懿本是同甘共苦的好友,却因朝堂政治君臣相疑。曹丕既欣赏司马懿的才干与抱负,又担心后者的志向与才华会威胁曹魏政权的统治。这种不信任延续到了曹叡身上。曹叡自幼生长于深宫之中,母亲被父亲赐死,看惯了灭绝人情、冰冷残酷的宫廷斗争。因此,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也难以轻易相信任何人,或者他最相信的是人对权力的贪恋。为什么贪恋权力?大概还是因为恐惧,因为缺乏安全感,于是蜷缩在权力中,而躲藏在强权之下的是脆弱。司马懿在曹氏三代的压抑之下,逐渐走向权臣之路,同时也走向一条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爱妾柏夫人)的孤家寡人之路。其实,司马懿的初衷,不过是想保护家人,在家中,和家人欢颜笑语、倾心交谈,简单而欢乐。我们都渴望真心,却都不愿相信对方的真心,不愿首先主动付出自己的真心,于是我们只能远离真心。而诸葛亮的伟大,在于他有勇气去相信刘备对他的信任,哪怕“君可自取”只是一句帝王心术的谎言,他也宁信其有,从而奋不顾身,用其一生兑现承诺。往往,我们相信什么,就能创造出什么。

“去吧,我的心猿意马。”望向澄明的水面,司马懿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也向天地山川敞开了闭塞已久的心扉。

剧末,司马懿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也向天地山川敞开了闭塞已久的心扉。

个人原创《军师联盟》剧评:《<军师联盟>:打开三国历史的一种方式》

 2 ) 无责任脑洞:对43集三父子罗生门的深度解读 (中)(内含大量细节剧透)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对对峙戏细节的深度描述和解读中去。

这场戏的前奏是对峙的前一夜。对峙前夜司马懿做了两件事:一是跟司马昭见面,二是跟司马师见面。两场戏都没有台词只有镜头,但内容是相当的丰富。首先是司马懿和司马昭二人在长廊对视的一段长镜头。这里二人没有对话,只有虎视眈眈的对望,配合着雄壮激昂的音乐两人平行走过长廊又擦肩而过。因为没有语言的辅助,我们并不知道二人的见面是偶遇还是事先“通气”。但我倾向于认为是一场心照不宣的“通气”。第一,司马昭并没有行礼,说明对这场会面早已知晓。第二,二人皆是鹰视狼顾。其实在前面某集,司马昭也有过一次鹰视狼顾的镜头。我们看看那时他是如何反应的:司马懿不经意回头,司马昭立即做低伏小状。然而在这里,他竟然敢大咧咧地用这种眼神长期直视父亲,父亲竟然也报以相同的眼神。以司马昭的聪明不是不知道今晚父亲要见自己的原因:这天晚上小沅被他杀了,马上父亲就来找他了,说明父亲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所以即使没有语言,我们也大致能猜测出两人之间通过眼神传递的信息。懿:“小子我知道你干的那件事了,明天要收拾你,你要有心理准备。” 昭:“你既然知道了现在却没有杀我,说明你想留我性命,好的我知道了,我晚上回去好好想想对策”。这里司马懿没有用言语明示而是眼神暗示的做法颇有意味,显示了他对于司马昭杀人恶行模棱两可的态度:我虽然可以饶你一命,但也不能就那么放过你,我不告诉你明天具体要怎么收拾你,我就要吓吓你,看你下回还敢不敢造次。然后镜头突然切到了司马师。这个场景更有意思,司马懿和儿子没有面对面,司马懿在门外看着,而司马师在屋内,凝视着自己当年给妻子画的肖像(这里要表扬一下道具,还真的是他年轻时候给怀孕的夏侯徽画的那张),默默流出一滴眼泪。这个场景我认为发生在司马懿与司马师会面结束之后。可以这样解读。司马懿告知儿子夏侯徽死亡的真相:“我知道你老婆是你弟弟杀的”。并把明天“杀子”的计划告诉司马师:“明天我把你弟弟叫来,你带点兵围在外面,等他坦白了,我执碗为号,你进来杀了他,给你老婆报仇。” 然后离开。父亲虽然这样说,司马师心中却了然父亲的真意:就像上次上方谷事件一样,父亲只是想借他之手饶恕弟弟。那么现在事情的性质已经从要不要杀弟弟为老婆报仇转化为要不要违抗父亲的意愿,而要不要违抗父亲的意愿决定了他会不会成为父亲的继承者。显然他在挣扎,所以拿出了妻子的画像。但我觉得他隐约是有不杀弟弟的打算,所以会对画像流下眼泪。

镜头切换到第二天,司马昭胆战心惊地走进司马懿的房间。这里他的表情很值得玩味,眼睛向四周扫了几圈,慢慢踱步,说明已经有所警惕。突然他被花园里倾倒的铜壶了一跳。这还哪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小狼崽,分明是个受到惊吓的幼兽。尽管心里约莫知道父亲不会真的杀了自己,但是此时司马昭还是很害怕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的。他虽然是个聪明得能快速摸透父亲心思的儿子,但鉴于他那种“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的尿性,司马昭还是抱有一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万一擦枪走火,自己真的被父亲干掉了呢?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司马昭进到房里。这时司马懿正在吃饭,桌子上摆着菜,两碗粥和一碗酒(或者是水)。司马懿很镇定地招呼儿子过来陪自己一起吃。司马昭的反应是什么,没有立即端起碗来吃,而是把碗递给父亲让他吃。这里我大胆猜测司马昭此举的目的是要试探食物是否有毒。结合前面剧情我们知道,这个儿子曾经两次提到过下毒这种谋杀手段(一次是柏灵筠要进门,一次是司马懿进宫被皇帝赐酒)。所以不难猜想到司马昭此时是以“小人之心度父亲之腹”,大概是以为父亲想毒杀自己。然而司马懿很自然地接过儿子递过来的粥,喝了一口。此时司马昭心里似乎松了半口气:“看来父亲是不会毒死我的。” 但是他那颗忐忑的心很快又提起来了,因为接下来司马懿开始跟儿子聊家常了,聊得是什么,当年他妈生他难产那件事。司马懿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当年在张春华难产要面临保大保小这个问题时,司马懿说他的选择是保大人。这个细节暗含的意思就是“司马昭啊你虽然是我亲儿子,但是在我心里你也并非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当年我宁可杀了你也要保住你妈,” 言外之意就是你小子赶紧招供认错,别以为老爹不会杀你。这里司马昭似乎也理解了这段弦外之音,但他在装傻充楞,还在和父亲打太极。这时司马懿说了一句话:“你的眉眼最像你娘….我也最担心你…人啊,最难克制的是自己的欲望…我所压制的欲望,都报应在儿子身上了。” 此时司马懿已经很明确地表明自己想要司马昭坦白的意思了:“我知道你其实是个本性善良的孩子,怎么现在成了熊样子了,你只要乖乖地认错坦白,咱们还是可以从宽的。” 司马昭显然是接收到了老爹的真实信息了,但是他还是没有直接坦白自己的罪过,而是在表忠心:“都是为了司马家。” 司马昭此时的心态还是很有恃无恐的,因为从目前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场所谓的“收拾”就是老爹在私下套他的话,然后他认个错糊弄一下就过去了。然而司马昭还是太低估这场戏的分量了。话说到这里,司马懿已经知道这个儿子是不会主动跟自己交代了,所以话锋一转,开始和儿子摊牌:“你想瞒爹多久”。紧接着,咳嗽,外面士兵聚齐,关门窗,密封房间,司马昭受到惊吓,躲在暗处的侯吉以及看剧的我们也吓了一跳。从这段情节我们大致已经感受到了故事所设置的三个场景,由明到暗分别是:最明显的司马懿司马昭父子谈话场景,其次是躲在暗处偷偷观察的侯吉场景,而最隐秘的场景就是没有正面给出镜头但是早在门外埋伏兵力的司马师。通过画面来看,我们知道前两个场景里人物对这这段摊牌戏的反应:司马懿是蓄势待发,司马昭是惊吓和懵逼,侯吉是惊讶(哎呀难倒他真要杀儿子),而我们唯独不知道司马师的反应是什么——正是这段没有给出画面的场景增加了整个故事的诡异性。

很快,司马昭意识到要父亲要憋大招了,所以他一下子从被包围的惊吓瘫软的状态里迅速坐直身体。坐直这段细节很好评,说明司马昭开始进入紧张的防御阶段了。司马懿的摊牌很有意思,是一件件事情从轻到重依次摆开的,好像二人搏斗一步步进攻紧逼一样。首先是杀夏侯玄,其次是利用何晏,最后是杀嫂子和小沅。司马昭在杀夏侯玄和利用何晏这两件事件中的回应是很无懈可击的,相当有理有据。但是听到杀夏侯徽这件事,司马昭显然有些动容,眼眶微红,一边说理由一边慢慢跪坐下去。司马昭的动容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联想到杀嫂的情形了,想到自己亲手杀了心爱的人内心有些悲恸;另一种是交流的策略。人际交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方在交谈中目光始终注视另一方表明了一种诚挚、坦诚的态度。司马昭深谙此道,他跪坐下来重新与父亲平视,试图用真诚的态度外加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和打动父亲。这里我认为司马昭有点赌命的意思了,在父亲跟他摊的所有牌里,目前的王炸就是夏侯徽的死。司马懿我们知道在后期也开始杀杀杀,但是他对家人还是很好的,而且夏侯徽的死牵连着张春华的死——这才是司马懿最大的逆鳞。正因为对父亲此刻心情的琢磨不定,司马昭才临了还补上一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言外之意是,夏侯徽肯定是要死的,我不杀她父亲你也会杀了她,那娘迟早也会因为儿媳的死受刺激死的。司马懿没有回话,低头眼含热泪,显然他是默认了儿子这种做法的。此刻司马昭的心里应该是有底气了,从父亲的沉默中他料定父亲是不会杀死自己的。所以即使后面司马懿怒吼“小沅呢!”,司马昭可以如此平静并十分痛快地认下所有罪状,并要求父亲杀了他。然后音乐突然想起,是张春华临死那首,又悲情又无奈,伴随着的是两父子流泪。我觉得戏演到这里已经真假难辨了。话说最好的谎言不是完全的假话,而是半真半假,最好的戏也是如此,真情假意融入其中。我相信此刻两父子的泪是真诚的,但是后面的情节告诉我们,两人流泪的原因却各不相同。司马昭的泪有无奈,忏悔,悲伤(也许是想起心爱之人的死了)。司马懿的泪更复杂,饱含挣扎和矛盾之意。二儿子全都招了,显然埋伏在外面的大儿子也听得一清二楚。他要做出一个重大的选择:要不要把戏演下去,接下来摔碗让司马师进来。司马懿虽然很洞察人心,但我们知道在大部分需要揣测人心的计划里他都是在赌,比如在帮曹丕夺嫡时赌曹操的心意,在与诸葛亮对峙的时候赌诸葛亮的心理。司马懿显然是个幸运儿,大多数时候他都赢了(废话因为他是主角嘛),但这时候他是有些犹豫的,与其说是试探司马师,还不如说他在赌司马师此刻的心态,赌这个儿子最后会为了家族利益放弟弟一马。

在这里我们需要插播一下司马懿导的这出戏里最精彩,最神秘,也是最危险的“演员”:司马师。司马师是司马懿这个计划里的关键性人物:他决定了最后戏能不能成功。在这里我小小地敬佩一下司马懿:他很敢赌。当然司马懿敢让司马师来决定司马昭的生死不是一时脑热,这是基于他对于这个大儿子长期的了解基础上的。司马师是什么样的人?在上一部分我们谈到了他是个很重情的人(这里仅指代剧中的司马师,我们知道历史上司马师可完全不是这样的人设)。除此之外,司马师还是个大局观很重的人(这一点倒是和历史上的司马师很相似)。前面剧情有一段情节很明显地体现了他的这个个性。某集司马懿被皇帝赐酒喝完后出宫,遇到两个久候在外的儿子,谈到自己始终疑惑的一点:皇帝没喝那杯酒。司马昭立即联想到了下毒,并且很快得到父亲的认同,两人开始抠喉咙催吐(这里从侧面体现出这两父子的性格心性惊人的相似)。而司马师的反应却很淡定:他认为皇帝没下毒。此前智商一直在线的司马懿司马昭父子突然发问:“为何啊?” 司马师的回答很有说服力:“现在诸葛亮除去了李严,北伐意志更加坚定,肯定会再卷土重来;纵观全魏国,能抵抗诸葛亮的也就是父亲您了,皇帝怎么可能现在就杀了你。”司马懿恍然大悟,感慨儿子大气,司马昭略有不甘,问出了一个很没有水平的问题:“也许皇帝突然发疯要毒死爹呢?”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师与自己父兄在看待问题上的格局差别:司马懿和司马昭看到的仅仅是君臣之间权谋斗争,而司马师看到的是整个国家利益。显然他对曹睿赐酒这件事的判断是正确的,曹睿虽然猜忌司马懿,但是在涉及国家安危这个大格局问题上还是很拎得清的。我们回到这出司马懿导演的戏里,司马师固然是个重情又有大局观的人,但现在这两种个性产生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他若重情就要置家族乃至国家利益于不顾了。所以司马懿在试探,也是在赌,赌这个儿子在多大程度上重视感情,这种程度能不能超越他对于大局的考虑。(当然我认为司马懿还在赌他对于弟弟的亲情能不能超越对于妻子的爱情)。之所以我们说司马师神秘,是因为在这场戏的前半部分,他基本没有正面镜头,但是却实实在在在场的。而正是这种虚虚实实的刻画增加了这场赌博的刺激感——我们和司马懿一样,都在门后面不停地猜测这个没有出场却十分关键的人物的选择以及这场戏最后的走向。

最后部分请听下回分解。

 3 ) 早已注定黑化的波叔

在我看来,影视剧市场近来有两件大事: 一是《芳华》回来了,一刀未剪,一景未删。 真的是长舒一口气。

还有一件事章子怡和张震的《无问西东》也“失而复得”了。 《无问西东》从2011年宣布拍摄计划,2012年冬季开机,直到宣传发行,已经延期了5年了。 但随着此次“深情版”预告片的发布,上映时间也终于定了,2018年1月12日。

毋庸置疑,都是好事。 但最让我惊喜的还是,今天晚上《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开播。 可以说今年下半年,好剧扎堆儿上,《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再近点儿的《傻柱》以及现在正在热映的《生逢灿烂的日子》、《海上牧云记》。

所以,《虎啸龙吟》是今年最后一部好剧么? 《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

虎啸龙吟,好大的口气。 看海报和标题不难看出“虎啸”指的是冢虎司马仲达,“龙吟”指的是卧龙诸葛琴魔。 至于幼麒和凤雏,估计片中提到的不会多。 演员阵容就像一万响的大挂鞭。 吴秀波、李晨、王洛勇、刘涛、张钧甯、唐艺昕 这种搞大事的阵容,就已经给你看什么叫做大口气了。 顔值、演技、人气,样样高配。

如果真要说的话,王洛勇老师可能因为小众的原因,仅被喜欢音乐剧的人熟知。 王洛勇老师是百老汇华裔第一人,并且是美国麻省艺术学院教授,上戏音乐剧中心主任。 被《纽约时报》等媒体赞为“百老汇的百年奇迹”,“填补了百老汇历史上没有亚洲人演主角的空白”。

还是吴秀波。 还是那具有标志性的狼顾鹰视。 一眼就能让人想到《军师联盟》中,司马懿的那一跪。

不仅如此,在详细的演员名单中,我也看到几个太熟悉的名字。 刘欢光把脸往那一放,那就是腹黑多谋的魏明帝曹睿。

老戏骨小白龙王伯昭所饰演的蜀主刘备,礼贤下士,为人谦和,更多的则是腹黑。

特别是杜奕衡出演的大将军曹爽,神形具备,将曹爽的专权乱政一意孤行,神还原。

光看演员名单,《虎啸龙吟》绝对凑齐了一把七小对儿。 那七小对儿在手,剩下看怎么听牌,就看打牌人的玩法了。 我将《虎啸龙吟》的预告片反反复复看了好几次。 服化道看的出细致还原。 导演张永新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 我们核心主创团队在服装搭配上,从一开始就追求了一个目标,我们试图去寻找一种相对从影像构成上,让观众产生一种新的视觉感受,它不再是一种艳俗的或烂俗的无原则无节制的使用颜色。我们的光影效果都是奔着能够传达出具有东方神韵的,东方古典气质的一种表达。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用心。 那他们有多用心?我们拿第一部中的杨修举例。 杨修的服装有点接近于青花瓷的使用,这一使用是关联杨修这一人物性格的张扬,包括杨修戴的冠,都比常人的要更长一些。

杨修是弘农杨氏,也就是华阴杨氏,是所谓的“四世三公”。 父亲杨彪历官“司空、司徒、太尉”,祖上更是能人辈出,像他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名(士)N代。 像他这样的一个地位,他肯定不会穿所谓的等同于一般士子的衣服。 所以他出场的时候,穿的就是一身蓝白相间的衣服,他戴的冠也明显比士子还要更夸张的冠。

等他进入了曹植的幕府以后,他变成了公务员,他整个的环境使服装有所内敛。 随着他的进度条要挺不住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进入了“鸡肋事件”。 那个时候的杨修更为成熟,不再有当年那种轻浮,那种草率,所以他的服装色彩渐渐走向了色彩偏重的一种逻辑。

你看,导演并没有拘泥于固执的完全克隆或者复原,他其实带有一种现在意识的整合与提炼,却又不无节制的乱尬,一种适当的夸张。 那这种夸张,为什么团队没有放在司马懿身上,因为这不符合司马懿的性格,司马懿就是以隐忍著称。 那这些诸种的艺术实践,其实都要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这是一种统一的辩证关系。 诚然,一个人的性格发展和命运转变,不可能简单的用三段体结构来给他切成前中后三段,但是从戏剧结构上,大体还是能够成立的。

精工制造我们见的也不少,更让人好奇的则是本剧的叙事。 看的出预告片中时间的跨度,带有截然不同的“司马懿”的烙印。 都有哪些状态呢? 文帝末期。 有着曹丕的压制,中年的司马懿依旧有着常人所未有的隐忍。 隐忍不发,避其锋芒。 明帝初期。 已无文帝压制,却依然有一大批曹家的老臣,尽管有司马懿有外放的趋势,但也竭力克制。 我曾经压断过我自己的双腿,那天我跟自己说,我要是再站起来,我要跑过所有的人。我跑过了武帝,我也跑过了文帝,但我总是跑不过,跑不过我自己心里的恐惧。

时间到了曹芳。 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所牵连者达五千余人。 灭曹爽,夷三族,杀了七千人。 做了半辈子别人的手中刀,此后终于变成了执刀人。 此时的司马懿好似疯魔一般。 孔明,你告诉我,人这一辈子,依依东望什么?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望的,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

最终疯魔已过,齐王曹芳继位。 经过了张春华、柏灵筠两位夫人之死,兄弟阋墙,连最忠于自己的家仆候吉都对自己破口大骂。 众叛亲离但军政大权尽收己手的司马懿的内心也产生了自我疑问。 依依东望,望的不是成就,望的就是毕其一生,是时间。依依东望,是人心。

你们可能会糊涂,这四种时期单拎任何一样,都会独立成为一部剧,四种融合到一起真的能讲好么? 我不知道,我也很期待。 不同时期,不同故事,导演却肯定会寻求一种共通的联系。 这种联系,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恐惧。

你看吴秀波演的司马懿。 预告片中,他有两个形态:一个是还算年轻的他,努力克制,恐惧中踽踽独行,但也有心中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另一个是须发皆白,看似意气风发,却头发乱飞不整齐,手拿一把沾满鲜血的剑,在惶恐中大肆屠杀。

突然想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感觉和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有些匹配。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 司马懿两种形象的转变,已经暗示了,那一场压的他抬不起头的灾难,已经从他身上碾过去了,他曾是恐惧者,现在却依然恐惧。 你能看到前后眼神的变化,从小心翼翼到色厉内荏,尽管做事方式变了,恐惧却依然存在。

全剧给了他两个字:恐惧。 什么是恐惧? 我理解的恐惧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有无事情发生,时刻都感觉有一把利刃悬挂在头顶。 就像被蛇咬过的孩子,哪怕长大之后身强力壮,见到绳子时还是会产生强烈的恐惧。

说到这,我们可以来拆题了。 虎啸龙吟 虎在啸,龙在吟,两位惊世大才相互感应。

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 司马懿一腔心曲,犹如无数根风针同时穿过针孔。

吟,抑扬顿挫的念与叹息,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叹。 诸葛琴魔内心抱负,但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只好以宣郁而写哀。

这种恐惧要比惩罚更坏,因为惩罚可谓多少有了定论,总要比可怕的未知的东西强,比这种恐惧得没完没了的紧张强。 说到这,你是不是有点儿隐隐的小触动。 三国,阵容大、故事大、题材大,人物线复杂......这一切让人担心。 但通过《军师联盟》,我却又有些放心,导演在第一部成功,那么第二部或许也可以抓住司马懿“毕其一生恐惧”的小内核,能给我们一个漂亮的故事。

龙虎攻心空城计、运筹帷幄上方谷、生死激将五丈原。 如果说《虎啸龙吟》讲的究竟是什么故事,更像是: 1800多年前,一个姓司马叫懿的男人,打了一辈子五禽戏的故事。

 4 ) 司马氏家族的代魏之路

魏晋嬗代,出自河内温县的司马氏家族代替了沛国谯县的曹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关于这次王朝更迭的性质,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是儒家豪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

而田余庆先生指出曹魏政权的世家大族化在曹操晚年便已开始,卫广来先生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从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后,所征辟的人物构成了曹魏政权中文臣群体的主干。

所以说至少在曹操后期以及魏文帝、明帝时,曹魏政权的统治策略已经逐渐开始从法术主义向儒家政治的过渡,并非像陈寅恪先生认为的“魏为东汉内廷阉宦阶级之代表,晋为外廷士大夫之代表,则魏、晋之兴亡递嬗乃东汉晚年两统治阶级之竞争胜败问题。”

那么司马氏家族是如何逐渐取代曹魏而夺取政权的呢?本文主要观点、内容皆依据仇鹿鸣老师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一书,来介绍司马氏家族的代魏之路。

(一)司马氏的先世

司马卬—(?)—司马钧—司马量—司马儁—司马防—司马懿(其哥司马朗、其弟司马孚)—司马昭(其哥司马师)—司马炎(其弟司马攸)

司马氏先世的记载主要保存在《晋书》卷一《宣帝纪》及《三国志》卷一五《司马朗传》裴注引司马彪《序传》,《晋书》中称其先祖是赵将司马卬,但由于其间世系无考,可能存在攀附先世的嫌疑,不足为信。司马氏先世中较为可信的人物是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事迹散见于《后汉书》,其在永初元年(107)以从事中郎的身份,随车骑将军邓骘出击西羌,在115年又以左冯翊行征西将军的身份,都督诸军攻打先零羌;而其曾祖父司马量任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任颍川太守;而到了司马钧之孙司马儁时,其家族已开始受到了儒家传统的熏染,司马儁、司马防父子的兴趣主要在史学,汉代学术构成中史学还从属于经学,随着东汉中后期学术风向新变化的影响,史学开始从经学中获得独立,由于治史的学者大量出现,经史开始并称。司马氏家族在“由武入文”的过程中,也沾染了这一新风尚,使其家族在文化上具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经学世家的特征。(如崔琰)。

(二)司马氏在河内郡的乡里网络

乡里社会是大族生活的场域,家族势力的最初生长无不与乡里社会具有密切的关系。大族在乡里也就是“地望”,他们对地方事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其家族成员是否在朝为官,都能对地方事务产生某种潜在或明显的影响,并不断通过婚宦网络、师友网络、门生故吏网络等等,来增加自己的势力。司马氏家族所在的河内温县(即现在的河南焦作温县)也是利用这样的网络,从而增加自己的势力。

东汉末年的清议评论风气盛行(如月旦评),而河内郡最具有影响力的评论家是杨俊,他对于品评、提携同郡士人不遗余力,司马朗、司马懿兄弟最初知名就是因其援引,而司马懿能够声名鹊起,进而在声誉上超越成名更早的其兄司马朗,主要得益于崔琰的赏识:“

始琰与司马朗善,晋宣王方壮,琰谓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为不然,而琰每秉此论。”—《三国志》卷一二《崔琰传》,第370页。

崔琰是东汉大儒郑玄的弟子,出身望族,为曹操所信重,长期典选举,号称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素有识人之誉。司马懿得其揄扬,则声名更盛,为其在曹操政治中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来源:《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以下几张均来源于该书)

(三)司马懿出仕

司马懿在建安十三年(208)以曹操丞相文学掾的身份初登政治舞台;其父司马防本与曹操熟识,任尚右丞时曾推荐曹操担任北部尉,后来也一直仕于曹操控制下的汉廷;其兄司马朗在建安初便已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属;可知司马氏家族与曹操素有往来,关系密切。至于历史上记载的司马懿在曹操征辟时,避而不就,说他“有狼顾相”、“鹰眼狼顾相”;以及流传的曹操“尝梦三马同食一槽”暗示曹魏亡于司马氏。这些不过是为了塑造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的形象罢了。它们广泛流传则可能出自西晋官方意识形态的有意渲染,其目的在于制造司马懿不欲仕魏的假象,试图建构曹、马长期对立的历史叙事,即司马懿与曹魏政权早有嫌隙,司马懿仕魏本出于被迫,而曹操对他也常怀疑忌,多次欲除之而后快,试图通过对历史文本的重构与诠释,从侧面为司马氏代魏之举开脱责任。而《大军师》中编剧塑造司马懿以自残的形式来避免曹操的征辟,并多次重现司马懿“鹰眼狼顾”的形象,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剧中曹操还专门因为这个来试探司马懿,更是大的bug。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历史剧,它的传播效应是历史著作本身没法比的,当然鼓励合理的改编,尽量避免较大的错误;也更希望观众能在看剧的同时,多了解一些历史,避免形成对历史人物脸谱化的认识。)

(四)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权势网络

a、在曹操时代

司马懿进入曹魏政权,起了关键作用的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正是在他的举荐之下,司马懿才得以被曹操辟举为丞相文学掾。虽然荀彧之后不久便因反对曹操晋爵魏公之事,抑郁而终,并未对司马懿在曹魏政治中的发展提供多少帮助。但重要的是,通过荀彧对司马懿的举荐,河内司马氏与颍川荀氏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这成为司马懿的人际网络跨出河内区域之限的关键一步。

司马懿入仕之初,其所运用的人际网络颇为有限,主要是司马朗、杨俊、崔琰。其兄司马朗历任成皋令、堂邑长、元城令,后入为丞相主簿,已在曹操手下任职十余年,根基已稳,与司马懿同在丞相府中共事,对于司马懿熟悉曹魏政权的运作体制当颇有助益。杨俊此时亦为丞相掾属,崔琰则任丞相东曹掾、典章选举,此二人皆对司马懿十分赏识,帮助司马懿在汉末人物评论网络中获致高名。但是崔琰后因得罪曹操而被迫自杀,杨俊则因在曹丕、曹植储位之争时,站在曹植一方,而遭曹丕记恨,被借故诛杀。虽然此二人在最初曾与司马懿同在相府共事,但都在随后的政治变故中遭遇不测,并没有给司马懿更多的奥援,其家族与司马氏家族也没有建立进一步的联系。

总而言之,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在政治上并不引人注目,也没有获得重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加入曹操集团的时机偏晚,当时曹操即将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其吸纳人才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并没有给司马懿留下多少施展才华的空间。

b、在曹丕时代

在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的政治敏感时期,司马懿作为曹丕的亲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曹丕稳定了政治局面,曹丕也擢升他为丞相长史。丞相长史是曹氏霸府中的核心幕僚,权位极重,曹丕将司马懿安插于此,是为了迅速调整丞相府的人事布局,为全面掌权铺平道路。司马懿的政治境遇在曹丕即位后发生了转折,被升迁为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辙有奇策,为曹丕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而与陈群、吴质、朱铄的交往,成为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拓展政治网络的重要一步。陈群出身颍川陈氏家族,其祖父陈寔是汉末最具有声望的士人之一。司马懿在魏文帝时代,仕途一帆风顺,历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大将军,常奉命留镇许昌。黄初七年(226)与陈群、曹真同受托孤之命,辅佐魏明帝。

司马懿密切与曹氏政权关系的手段是通过联姻的方法,安排司马师先娶夏侯尚之女夏侯薇,夏侯薇死后,司马师又娶司马懿的故交吴质之女,不久离异,后司马师又娶上党太守羊衜之女,泰山羊氏是两汉名族。司马昭娶王肃之女,王肃之父王朗,汉末名士。司马氏与泰山羊氏、东海王氏的婚姻,都表明随着司马氏政治权势的增长,其家族的婚姻网络已经超越前期的同郡范围,有助于提升司马氏家族声望的两汉名族、经学世家成为这一时期联姻的主要对象。

c、在魏明帝时代

在曹丕临终时安排的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四位顾命大臣中,二曹为代表宗室武人势力,以达到政治上的平衡。而曹休、曹真、陈群分别在太和二年(228)、太和五年、青龙四年(236)去世,司马懿成为硕果仅存的顾命大臣。曹真的去世与司马懿地位之升降关系密切,曹真班位在司马懿之前,早在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就出任上军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是曹魏宗室中的主干,也是文帝、明帝时代控制军权的核心人物。明帝时,曹真又以大将军的身份都督关右,对抗蜀汉。但随着曹真病重无法任事,关中留下了一个关键的人事空缺,魏明帝需要寻找一个足以稳定关中局势,对抗诸葛亮军事威胁的人物。为此他不惜打破常规,将分陕之任授予司马懿,司马懿的介入,打破了自从曹操时代以来,军权一直掌握在曹氏——夏侯氏一系的传统,是曹魏政治的一大变局,也是司马懿个人权势扩张的一个重要机遇。

同时,魏明帝时代,随着司马懿权位的上升,获得了开府辟举之权。在两汉极重门生故吏之谊的社会风气下,辟举之权也是政治人物构筑自己人际网络的重要方式。司马懿通过征辟构筑自己的权势网络。

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通过血亲、姻亲、交游、同僚、部属等多种关系编织了庞大而错综复杂的权势网络。但需要指出的是,司马懿的权势网络的确对于司马氏家族在曹魏政治中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网络会自行帮助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无论是司马懿的同僚、部属还是受他提携士人,司马懿与他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基于私人恩义的结合,但是这种私人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忠于曹魏政权的基础上的,私人恩义并不能自行跃居国家权力与君臣名节之上。所以当司马懿是曹魏忠臣时,他们之间的私谊与对于曹魏政权“忠”的义务毫无矛盾,但一旦司马懿试图代魏自立时,“公义”与“私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冲突。无论是婚姻关系还是私人情谊,都是政治人物进行选择时考量的诸多因素之一,若以为司马懿拥有了这一权势网络,便能轻松地完成代魏立晋之业,则未免失之于简单。

(五)“代魏”之始—高平陵之变

魏景初二年(238)明帝力排众议,授予司马懿专征之任,率军征讨辽东公孙渊,年末,明帝弥留之际,安排后事时,欲将司马懿排除顾命大臣的名单,而任用燕王曹宇,但由于刘放、孙资的妨碍而未能实现,最终司马懿与宗室曹爽同受顾命,辅佐幼主。但不久之后,曹爽就奏请转司马懿为太傅,外示尊崇,而夺其实权,独专朝政。而从正始八年(247)五月开始,司马懿更是“称疾不与政事”。从景初二年到正始十年,司马懿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已有十年,哪怕是从正始八年彻底淡出政治开始算起,也有近两年的时间,此时突然发动政变,不能不说是出人意料。

从司马懿的仕宦经历来看,他虽然在魏明帝时曾都督关中,掌握了部分军权,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介入曹魏的禁卫军系统,从曹魏政权历任的中护军、中领军、护军将军、领军将军的名单来看,曹魏的禁卫军权依然牢牢地控制在曹氏——夏侯氏手中。直至齐王芳继位伊始,司马懿与曹爽各统兵三千,更直殿中,司马懿才得以借此染指了部分禁卫军权。但是这一时期为时甚短,曹爽很快就借故排挤司马懿,将禁卫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其弟曹羲、曹训分任中领军、武卫将军,掌握禁卫军权。

虽然司马懿被曹爽排挤出了决策中枢,但是依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曹爽尚需倚仗他的人望与才能。司马懿分别于正始二年、正始四年对抗孙吴,便是一证。同时,在正始四年,夏侯玄接替老臣赵俨出任征西将军,出镇关中,而其空缺的中护军一职则由司马师继任,拥有选举武官的权力。而司马懿的开始策划以“非常之举”除去曹爽的时间,只能是司马师任中护军之后,因为只有在司马师介入禁军系统之后,司马懿才拥有了发动政变的基本力量与可能。但司马师所能控制的兵力相当有限,所以才要暗中养死士三千。同时参与高平陵之变的蒋济,曾经在进军中任职十余年,历任中护军、护军将军、领军将军等要职,直至正始三年方被曹爽之弟曹羲代替,迁为太尉这一闲置。蒋济在禁军系统中拥有广泛的人事基础与号召力,是司马懿取得进军支持的重要保证。

而曹爽集团在正始十年携齐王芳去洛阳郊外拜谒高平陵时,刚好为司马懿发动政变提供了契机。司马懿占领武库,命长子司马师、弟司马孚将兵屯于司马门,次子司马昭帅兵监视二宫,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令曹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摄曹羲营。在以上战略要点都被控制的情况下,最后与太尉蒋济一起屯兵于洛水浮桥。

最终,曹爽放弃抵抗,不久以谋反罪被诛,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

由于本文结尾过于简略,请看下文《司马懿是如何发动高平陵之变的?》。(链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067290/&dt_dapp=1

 5 ) 无责任脑洞:对43集三父子罗生门的深度解读 (上)(内含大量细节剧透)

跟前面几集比起来,43集没有延续前面一集死几千人的杀杀杀路线,也没有紧张的政治军事斗争戏份。相反,作为大结局的前一集,它竟然花了半集的篇幅在扯侯吉、小沅以及司马懿之间搞笑的提亲乌龙,下半集又搞了一个老父亲眼见大儿子为了老婆差点要杀二儿子的家庭伦理惨剧。乍一看起来这集不但信息量不大,而且大有注水撒狗血之嫌疑。仅从这集主要内容来看,的确如此,但是从大量镜头语言来看,这集在台词场景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又让人不禁反复翻看,因为它似乎隐晦地向我们叙述出了司马懿在自己人生最后阶段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权力交接和平息家族内部矛盾。

这集最有戏剧张力的就是后半集父子三人的对峙,也就是我们马上要谈的三父子“罗生门”事件。从表面上来看,这个事件起源于侯吉发现小沅被司马昭杀死并告诉司马懿,司马懿愤而欲杀子。第二天,司马昭被父亲召唤,在父亲亲情感化和武力威胁之下承认自己利用何晏激化司马懿和曹爽矛盾并杀死夏侯徽、小沅。夏侯徽之死的真相被门外的司马师听见,司马师入内,斥责弟弟忘恩负义却最终为了家族利益没有痛下杀手。看完全程的侯吉怒视司马懿,离开,最后的镜头是司马懿一人在喝粥,本集完。

然而本剧所要传达的信息却不仅仅如演员所演绎的那样简单。在这段台词场景和演员情绪并不丰富(没有出现如一般国产剧那样大哭大叫崩溃的桥段)的戏里,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和细节来暗示了这出表面平静的戏下的波折诡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出戏是一出戏中戏,我们,好像侯吉一样,被司马懿安排在一旁看了一出精彩的试探与被试探,演绎与被演绎,似真还幻的杀子戏。我之所以称这段场景是一场戏中戏是因为,从头到尾司马懿的真意并不是要杀司马昭,而是一场对侯吉的交代戏,对两个儿子的试探戏以及稳定家族内部的压轴戏。

首先我们再次回到事情的起源,也就是侯吉告诉司马懿司马昭杀了小沅这段场景。这段场景台词很简单但很有深意。司马懿:“我杀了他。”侯吉:“是你儿子啊。” 司马懿:“我还有儿子。”我认为在这里,司马懿就已经觉察到了某种潜在的危机,这危机来自于小沅之死背后司马师的妻子夏侯徽的死。其实在后面的台词中我们已经知晓司马懿早就知道是司马昭杀死夏侯徽,但他一直隐而不发。他保密的原因首先是他自己本质上是认同儿子杀嫂这种行为的。仔细点的观众可能注意到夏侯徽失踪当晚司马懿突然问司马师的一句话:“徽儿最近有什么反常。”司马师答曰:“前几天她想让我辞官。”此时配乐骤现,暗示两人都知道夏侯徽约莫是知道家里的秘密了。那么这时候司马懿寻找夏侯徽的动机大概已经从希望找到家人而转变为如何防止曹家知道自己秘密了。而当看到夏侯徽身死以及司马昭的反常之时,想必他自己也大致知道了事情的内幕了。其次是为了家族内部和谐,司马懿了解司马师跟妻子感情很好,一旦让司马师得知妻子死亡真相,兄弟阋墙是肯定的。最后,他对司马昭的残忍也许还抱有一种“幻想”——“你杀嫂子是迫不得已,应该不会再对家里人下手了吧”,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也没有私下对司马昭摊牌。然而小沅之死让司马懿再一次感受到司马昭这个不安定分子将来对家族的破坏力。前面许多剧情已经表明了,司马昭是另一个司马懿,一个更加凶残、阴暗和贪婪的“司马懿”。尽管司马懿在前期多次打压和警告司马昭,但显然效果不甚理想。他现在恐惧的是,自己已经命不久矣,两兄弟会不会在自己死后因为夏侯徽之死而爆发内讧,司马师作为他的合法继承人是否能压制得住这个聪明又不安分的弟弟。也许在以前司马家还没有得势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顶多是国产八点档家庭伦理剧的等级。然而现在他们家已经登上权力巅峰,内部问题很可能演变成家族乃至国家存亡问题,搞不好又是一个新的“三国演义”。

对于家族和国家未来前途的忧虑促使司马懿要导演出一场戏。通过这场戏司马懿想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是要敲打司马昭。尽管司马懿声称自己要“杀死”司马昭,但他其实并不想真的杀死自己儿子(其实本剧许多细节表明司马懿更喜欢这个次子)。司马懿杀司马昭的戏码在前面上方谷战役之后也演过一出。那时他在全军面前已经把儿子送上断头台了,却在众人哭劝之下作罢。这里司马懿用了一个伎俩:他自己来扮演一个大义灭亲的父亲,却希望通过别人的“宽恕”来拯救儿子。这种“借刀救子”的桥段在本集再次出现(后面我们会详细解答)尽管司马懿不想杀司马昭,但他深知儿子的野心和私欲需要被压制。在之前几集我们知道司马师对司马昭是绝对的信任和疼爱的,而司马昭却利用这种信任来架空兄长的权力,并借此大肆屠杀士族。司马懿本人虽然在高平陵政变之后也在杀杀杀,但他至少还通过廷议、劝降等手段来正当化自己的杀戮,而司马昭和钟会等人已经猖狂到连这点表面功夫也不做了(历史告诉我们后面司马昭连皇帝也敢当面杀)。在司马懿看来,司马昭的这种危险行为如果不加以克制,势必会令自己家族彻底失去人心,变成第二个被推翻的“曹爽家”。但是司马懿已经年迈,自知已经不能长久压制次子的欲望,所以他找来了司马师,希望借助兄长的权威来震慑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子。

第二是要防微杜渐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早在猜测出夏侯徽之死时司马懿很清楚,这个女人的死是两兄弟关系的定时炸弹。但我们之前提到过,司马懿还是抱有一种“幻想”的,即这个秘密会被永远保守下去,然后兄友弟恭。而小沅之死却打破了这个幻想,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脓包”是要迟早挑破的。与其在自己死后某一天,司马师得知妻子之死的真相后跟弟弟翻脸然后家族内斗,还不如现在让兄弟二人早早摊牌,在趁自己活着并且对局势还有点掌控力的情形下把“事情给做了”。司马懿自己曾经参与过曹氏兄弟斗争,太了解内耗对于一个家族势力的杀伤力了。这招釜底抽薪最有效果,却也风险最大。因为他此时把“刀”给了司马师,让大儿子来决定是“救”还是“杀”弟弟。

这里引出了司马懿导演这出戏的第三个目的,也就是对自己继承人司马师的试探。虽然我们说司马懿在许多方面更欣赏与自己相似的次子,但无可否认的是司马懿,作为一个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护者(这一点从他拥护曹丕中可以看出),是更认同由长子来继承自己的政治遗产的。司马师在本剧中与司马懿的父子冲突并不如司马懿与司马昭之间来得明显。在大多数时候,他是父亲意愿的忠实维护者和父亲命令的坚定执行者,鲜少与父亲发生冲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司马师更稳重牢靠,是司马懿最理想不过的继承人,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会将养死士这种要死全家的事情交给他来做。但是司马懿对把权力交接给司马师仍然是有顾虑的。这种顾虑首先是来自于司马师对于诸曹夏侯氏的同情。剧里其实用了很多篇幅来讲司马师与诸曹夏侯氏之间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他与妻子夏侯徽之间恩爱和睦,他与大舅子夏侯玄之间感情深厚。从他和弟弟监斩曹爽时的不同表现来看,与自己弟弟比起来,司马师在剧中的个性更加类似张春华(这是司马懿在第一部中就已经评价过的)。张春华什么个性?重情。而司马懿明白,一个太过于重情的政治家势必是要被人搞死的(你看曹爽就是个例子),尤其是这种情是对他们的政敌诸曹夏侯氏。因此我认为,与其说让司马师来决定杀不杀弟弟,还不如说是试探他能不能放下对于妻子之死的执念,割断自己对诸曹夏侯氏的情,将家族利益放在首位。第二个顾虑就是,这个重情的司马师能不能压制住聪明不安分的弟弟。我们知道,司马师对于弟弟是相当爱护的,他都可以为了保护弟弟而违抗父亲的意愿私自调死士保护司马昭。他宠爱弟弟,也无条件信任弟弟(这种信任从他受眼伤期间把权力移交给司马昭就可以看出),而这种宠爱信任是基于他对于自己弟弟真实面目不了解的基础上(我并不认为他对弟弟残忍自私的本性一无所知)——他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弟弟膨胀的权力欲以及取他而代之的野心。司马昭杀嫂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为了家族利益不得已为之,而实际上在司马懿的解读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弑兄的前奏:你看弟弟都可以绕过哥哥的意愿擅自杀了哥哥的女人,那么接下来更进一步也是有可能的。司马懿可以这么解读,司马师也会这么解读,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把夏侯徽之死的真相透露给司马师的原因。他在提醒司马师这个有弑兄潜能的弟弟,也在试探司马师有没有能力既不杀弟弟又能压制住这个弟弟。

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这场名为哥哥杀弟弟实为父亲救儿子的戏。这场戏的导演是司马懿,但演员的演绎却未必能如司马懿所料想的那样。即使我们知道司马懿在剧中已经被拔高到一种“智多近妖”的水平,但他却仍然无法完全预料到许多偶然性因素,例如司马昭是否能如实坦白自己的罪行,例如司马师是否能原谅弟弟,又如兄弟二人是否能了解老父的苦心而同舟共济继续司马家的大业。在下半部分中,我们将继续解读父子三人对峙戏的细节,看司马家三影帝是如何按照总导演司马懿的精神成功演绎这部戏中戏的。

 6 ) 枭雄还是小人?被历史低估的司马懿(长篇慎入)

作为一枚历史爱好者,我起初对《军师联盟》并不感冒,觉得看片名就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无奈从小学二年级看TVB的洛神开始我就对司马懿这个人物非常感兴趣,于是禁不住纸巾老师的安利趁着圣诞假期看了《军师联盟》第一集。没想到这部剧在开篇短短的40多分钟里就把华佗被杀,月旦评上董成刺曹失败交待得清清楚楚,把杨修、司马懿、曹操等人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加上精良的服化道和纯熟的剪辑摄影,我立马就被这部剧圈粉了。在一口气刷了《军师联盟》和《虎啸龙吟》的前38集后,我特地来小议一下这部剧和三国里相对冷门的司马懿。

以历史正剧的标准看,这部剧最多值70分,但作为一部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我认为它绝对值90分(注意是影视作品,毕竟琅琊榜在豆瓣都9.1了)。在我看来,影视作品作为艺术的一种呈现形式,除了剧情的逻辑性、演员演技、服化道和剪辑拍摄以外,本身的思想性和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军师司马懿》的上下两部,虽然历史的时间线错乱、剧情逻辑稍有bug,但它的可贵之处亦十分明显。首先是创造性,历来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基本都是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为蓝本的,也大多是站在蜀汉的角度,歌颂孔明、彰显忠君爱国、仁义正直的美德。曹操这样的奸雄尚且被骂作“曹贼”,何况是司马懿呢?(这里心疼曹霸霸三秒钟orz)这部剧则不同,从司马懿和曹魏的角度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也填补了之前影视作品对于司马懿和曹魏描述的许多空白。其角度立意之新颖,恐怕是同题材的作品所难以媲美的。至于说洗白啥的,我想说《三国演义》本来也是后人虚构的,而且是从蜀汉的角度虚构的,孔明也好,周郎也罢,历史上的他们其实也并不完美,为什么司马懿就不能做一回主角,高大上一回呢?喜欢严谨历史的朋友可以移步纪录片或是正剧频道,又或者是《史记》、《三国志》和《战国策》一类的史学巨著,大可不必对此剧过于苛责甚至口诛笔伐。顺便说一句,即便是《史记》也是有很多错漏之处的(如张仪苏秦出现的时间)。

这部剧的第二个亮点是它的外在呈现形式。服化道方面,本剧不仅做到了高度还原,风格古朴厚重,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服装色彩去映射人物的内心性格。以司马懿为例,此前司马懿的着装以灰、黑和深蓝为主,即便是位高权重之时也未见特别奢华高调的着装,这反映出此人的低调内敛,隐忍沉着;而在《虎啸龙吟》的38集中,司马懿一改往日风格,穿上了一身鲜红的衣服。这既可以理解为即将到来的高平陵之变所流的鲜血之红,也可以说是司马懿内心压抑已久熊熊野心,像火焰一般即将燃遍整个洛阳城。这其中的色彩对比,不正是冢虎的内心变化的写照吗?冢者,坟也,亦荒野也,看似了无人烟,毫无威胁,待众人放松警惕之时,猛虎苏醒,便一招致命,血流成河。这就是权谋之臣司马懿。(仅个人见解,浅薄之处请见谅)剪辑上,后期的剪辑能够把故事的脉络简练清楚地交待,这在如今的国产剧中已经是不多见了。这一优点在《军师联盟》的前半部体现得尤其明显,下部的发展则略显拖沓。拍摄手法方面,这部剧有不少镜头其实已经达到优秀的电影级别了,从构图、色彩到光与影的运用均是可圈可点的。(附上渣渣的截图一张,毕竟海外会员看一次都要刷新网页五六次,连个高清都不敢开。。。诸位看官将就感受一下吧。。。)


至于演员的演技,这不用说都是非常优秀的。于和伟老师的表演大开大合,豪放之余细节处理得也很到位,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乱世枭雄的本色,把曹操的权谋心计、狠辣多疑、爱子之心和诗人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角色的完成度非常高。扮演司马懿的吴秀波,在本剧大部分的时间里既没有曹操的野心气魄、权谋心计,也没有杨修的狂放不羁、年少得意,论建安风骨亦不如荀彧、崔琰。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隐忍,用纸巾老师的话就是所谓龟的血性。但隐忍绝不是懦弱,反而是乱世生存的一种智慧。司马懿一生尽显演员本色,装病装怂,骗曹操、忽悠曹丕、曹叡和曹真曹爽父子,甚至连枕边人都能瞒得一丝不漏。这样的人设表演难度不小。在我看来,波叔对这个角色的阐释还是很到位的,最让人惊艳的莫过于司马懿的眼神,那鹰视狼顾的回头一望,那足以震慑何晏和洛阳卫军的眼神。(波叔的眼神简直就是绝了)正是因为有如此传神的演技,编剧笔下的三国风云才得以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外,本剧中的一些细节也值得细细品味。司马懿的乌龟心猿意马虽是虚构的,但这只乌龟不正是司马懿一生的写照吗?这只乌龟的很多镜头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司马懿的内心——心猿意马这个名字也是剧中司马懿用来告诫自己的,乌龟的隐忍是为了自我保护,必要之时做一回缩头乌龟总比做枪打的出头鸟强。司马昭年少之时心浮气躁,在与诸葛亮的对垒中险些丧命。他曾发誓说有生之年一定要灭蜀,而历史上的司马昭的确是灭蜀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作为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司马伦年少之时便城府颇深,其狠辣与心计不输父兄。司马伦与司马昭杀夏侯徽的一段虽是虚构,却很好地体现出这个少年的阴谋手段,可看作是日后八王之乱的一个伏笔。作为一个半虚构的故事,本剧的剧本大体上还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的。
——————————————————-————————————————————————-———————
我是一条啰嗦的分割线ORZ。。。

言归正传,本人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也不懂影视艺术,只是一个爱煲剧吐槽的学生党而已。以上的分(che)析(dan)不过是有感而发,诸位大可一笑置之。其实这部剧给我最大的震撼还是编剧对司马懿的解读。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自己看剧后的感触。

作为一枚文科生,我高中时曾把人教版的历史课本背得滚瓜烂熟,然而教材中对于西晋的描写并不多,司马懿的存在感更几乎为零。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一个反派,谈不上忠义,擅于伪装和玩弄阴谋诡计,与卧龙、凤雏和幼麟相比实在不讨喜,就连大反派曹魏阵营里面的奸雄曹孟德、鬼才郭嘉等人似乎也比司马懿存在感强。弘扬真善美、伟光正的史书对司马懿更是甚少赞扬(除了《晋书》)。大多数人对司马懿的认识还停留在阴险狡诈这一层面,三国迷当中对司马懿感兴趣的人也少。然而,正是这位“阴险狡诈的反派”最后得以在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这当中的玄机绝不是三言两语便可道明,也不是一个长寿就可以解释的了。《大军师司马懿》的上下部围绕着这个被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人物,从一个新的角度戏说了三国,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司马懿,解读司马懿。依我愚见,虽然本剧将司马懿的功绩夸大了(如把陈群的九品官人制安到了司马懿头上、司马懿着女装气孔明等),但是对司马懿的解读确是别有一番见解,以致于有人说这部剧对司马懿的解读甚至比史书还要准确。

司马懿的一生可谓是大器晚成(以下是史实并非剧情)。他年轻时曾装病七年拒绝曹操征辟,等到官渡之战结束观察形势后才投靠曹操,在曹操麾下多次谏言(如屯田、劝止迁都)却未得重视,升迁极慢。直到曹丕掌权之时才初露锋芒。司马懿掌权后,曾多次打退蜀军的进攻,对魏国政权的巩固功不可没。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从年少装病到晚年野心毕露,这其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内心过程呢?难道他是从年轻之时就野心勃勃、满肚子阴谋诡计吗?抑或是如孔明一般虽不出仕,但是心怀天下呢?我个人比较赞同本剧的解读,司马懿是一个聪明绝伦、学识卓绝且有长远目光的人。他的才智不逊于杨修、郭嘉,但是他天生就是谨慎细微的人,所以他不急于表现自己,也懂得在猜疑心极强的曹操手下自保。他年轻时没有抱负(在这里我尚不想称之为野心)吗?我认为绝对有,虽然可能不是位极人臣、一统天下的抱负,但也是不甘于平庸的志向。不过我觉得年轻的司马懿考虑得更多是自保罢了,这也符合他谨慎的作风。至于本剧前半段司马懿表现出来的风骨和忠君,我私以为也有可能是事实。试想一下,司马懿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年轻的书生沾染几分建安风骨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我觉得二十出头就满腹诡计,大奸大恶才显得不正常(好吧虽然编剧笔下的司马伦确实这样。。。)年轻人的风骨是可以被权势所磨灭的,司马懿后期展露的野心权谋我认为更多是环境熏陶的结果,而非此人天生如此。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到张春华杀婢女一事来证明司马懿年轻时的狠辣,这当然是一种解读,但从另一角度看,若婢女不杀,司马懿装病的事必然会让曹操知道,这可是会掉脑袋的大事啊。以司马懿夫妇的谨慎,即便不是狠辣残暴之人,在被逼无奈之下也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至于忠于魏国这一点,此剧的演绎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司马懿的野心再大,城府再深,在他有生之年都未曾篡权夺位,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未曾真正夺位。其实以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手腕,在他的晚年绝对有代魏的可能,这当中的考虑,也许真的有一份忠君之情。侧面来说,曹丕和曹叡都不是草包,他们忌惮司马懿,但是临终仍然托孤给司马懿,如果此人毫无忠心,只会阴谋权术,也许就不一定能让魏文帝和魏明帝对他委以如此重任了。在对空城计的解读上,其实大体也很符合司马懿聪明而谨慎的人设,未必就是与事实背道而驰。而司马懿晚年的“黑化”,如剧中所演,与历史也大体相符,对此就不存在洗白的嫌疑了,这当中既有司马懿自己的野心,也有形势的原因。编剧和波叔把人物这一内心历程的变化展现得比较合理,也很有感染力。

最后,我想再啰嗦几句关于司马懿此人的评价。我发现观众都是负评居多,这点我表示尊重和理解,因为这个人的阴暗面确实非常明显,我也无意贬低这种看法。但在我看来,司马懿更多是一个乱世枭雄,而不是奸佞小人。战国也好,三国也罢,乱世本就是礼崩乐坏,秩序重建之时。能人异士,旷世奇才可以选择捍卫王道,捍卫儒家道德(如孔明),也可以选择不择手段、建功立业(如曹操),以太平盛世的儒家道德标准或者是当今的道德标尺去评价他们都是不恰当的,评价历史人物更应该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司马家本来只是东汉末年一个二流士族,和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而司马懿以自身的见识才智,对外能御吴蜀,对抗诸葛亮,对内能应付曹氏天子宗亲,拉拢士族大臣,他的屯田主张也有利于当时北方的经济恢复。他的功绩为司马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人怎是一个“奸佞小人”所能定论的呢?从某种意义讲,司马懿完全可以媲美孔明,也不逊于曹操,他虽低调谨慎,城府很深,有时手段残忍狠辣,但这也是乱世生存、功成名就的手段。曹操能够被人说是枭雄甚至是英雄,与之相比,司马懿的功绩和能力也不应被低估或者抹杀,至少也算是一个枭雄吧。

呼。。。终于把心中所想吐完了,虽然只是一大堆毫无逻辑的浅薄之见,不过总算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了。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人尊重且理解各种厌恶司马懿、不满此剧的观众,但是我的立场大体如此,希望诸位看看就好,不必较真。

 7 ) 司马懿角色形象分析

有血有肉,有勇有谋,忠肝义胆,晚年霸权(仅从影视剧角度)

首先,一个大前提,评价一个影视形象的优劣不能单从像不像历史记载来评判。
三国演义是演义,即是古时候的小说,即是小说便不该拘泥于参考史书后从表面来评断对错和好坏。
历史也一样,是胜利者书写的小说,其中会否有夸大,抹黑,一笔带过等情况也很难说。

在下只说一下影视形象的司马懿,仅仅是个人看法

共同点,包括桌游三国杀中,司马懿在诸多谋臣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有两处,一是能忍,二是长寿。

老三国中司马懿的形象过于奸诈,新三国中司马显得城府过深,二者皆不如军师联盟中对司马的刻画,截止至空城计之前,吴秀波的司马懿人物是非常立体的,可以说塑造的极为成功。

1 曹操初召时自断双腿,此情节透出司马懿两个性格特征,聪明和果决(这是好听的,难听的就是狠)
在空城计中司马懿自己也提到,可以自断双腿说明司马懿是非常果决的人,为达目的可以忽略一切,一句“我意已决,无需多言”即可代表一切。

2 兄弟情深,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皆是当时乃至现今的楷模这绝非是在洗白司马懿,而只是在诠释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
为人子尽显孝道,为人父不宠溺幼子,与张春华相敬如宾,无时无刻不是在尊重发妻。有很多点是现在的男子也未必做得到的。
为什么要让司马懿是个有血有肉的‘好’男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一切尽收眼底,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即便是熟读兵法,也无法从诸葛“廉洁 爱民”两处推断出诸葛当时的所在,因为自私自利的人没有这种视角。

3 大局观,高瞻远瞩不输诸葛。这是从最初司马懿自救去求曹丕的时候显现出来的,让郭照传话,说出了曹丕心中抱负,可以说司马懿在全剧播放至此(空城计)之时,有两次显出了自私。第一次就是郭照传话,说出了很多忤逆的话,第二次是面对空城不入,诸葛所说的鸟尽弓藏不是司马退兵的原因,鸟尽弓藏之后儿孙祸福兮也不是退兵的原因,而退兵的原因正是那句“依依东望,望的是毕生,望的是时间”才是真正的退兵之因。
司马懿为了救父亲不择手段,明知道郭照和曹丕暧昧依然派郭照前去(当然了,不派她去曹丕也不会见),但这依旧是利用;空城时的彷徨是司马懿由真正无私转向自私的一个分水岭,当现实的牵绊无法割舍时,弱点就显现了。而且空城计戏份最精妙之处在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分析也是对自己的分析。
将之五危:必生必死忿速廉洁爱民,诸葛独占其二廉洁爱民,司马懿也占了其二,廉洁(给辟邪的考虑只有些许碎银子,也许是伏笔),和必生。当时他心已生惧意,因为那是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为了大魏江山社稷闯后宫的司马懿了,而是一个必须庇佑家人的领头者,命都没了,拿什么保护家人?拿什么依依东望?退兵那一刻,就是司马懿叱咤魏国的起点。

自此,司马懿角色的成长,从稚嫩到成熟,从年少无畏到有所恐惧,这才是一个让观众信服的活生生的人。至于司马懿以后的霸权和子孙篡位历史早有记载,影视也多有演绎,不过在下一点不担心,虎啸龙吟的下半段一定会把这些说的合情合理却又精彩绝伦。
有改编空间的历史,不就是拿来戏说的么?2333

 8 ) 看了这部剧,我宽容了自己的人生

此时的我正借着工作之名坐在电脑前,看完了虎啸龙吟所有的预告片+最新集,妻子女儿早已熟睡。我想在这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谈谈自己,谈谈这剧带给自己的感悟。

仲达问:“人这一生,依依东望的是什么?”孔明答:“望的,是时间”——顺着想想,发现自己也正一个人演着一部西游记:孙悟空的压力、猪八戒的身材、向沙僧看齐的发型、如唐僧般对大小事务絮絮叨叨,还离西天越来越近,更不论各路妖精出来捣乱给生活加料……当我在西行路上依依东望,望那过去的时光,望到的是什么?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伤过姑娘的心,也曾怒怼领导揭发同事(导致他被刑拘)愤而辞职。心中自我感觉正如毛不易所唱“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然而现实狠狠地抽了我的耳光,让我知道恃才傲物的代价——当初一起入职的朋友荣升高管年入百万时,我却还在乙方公司苦逼地修改方案。

当家里的老人年事已高,前段时间查到身体出了状况;当妻子说想给2岁的女儿报个早教班(看了一圈价格相当感人);当跟了小半年的项目那甲方说垮就垮,奖金全部泡汤……我只恨自己赚的太少,多少次悔不当初,希望老天对我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

然而看了剧中的名仕浮沉,我也渐渐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宽容自己的失败,开始与过去的自己和解。看周公瑾、看杨德祖,多少惊才绝绝却英年早逝。看孔明、看奉孝,也许正是因为心中人臣的执念,为主公春蚕丝尽、蜡炬成灰。虽说人生无再少,与其日日忧思工作,不如也偶尔让自己“心猿意马”一下,放下压力、锻炼身体。

现在的我,并不如刚工作时那样经常熬夜加班了,也许受到几个同事年纪轻轻便得了肿瘤的影响。即便有事没做完,我也会早些回家,先陪女儿哄睡,再出去跑三公里,然后才轮到工作。我不想做卒于37岁的郭嘉,我想做活到73岁的司马懿,凭不急功近利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习惯(剧中他经常表演五禽戏体操、好身体大概来源于此),他熬过了所有人,成为最后的赢家。

仲达曾劝诫曹丕“不争输赢,只做对错”,虽然我不知他在黑化后会如何推翻自己。他的“忍道”非常值得学习,事业瓶颈、子女教育、七年之痒、父母健康……若能淡看这些人生起落,不执着于一时得失,也便有更多的心力去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不必事事逆流而上,失势时不妨随波逐流,做好自己、默默积累、等待时机。这就好比熊在冬天冬眠、为春天积蓄能量,但如果不愿意“睡懒觉”,却非要在冬天勤奋地出去觅食,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的一点感触,是关于家人的。纵观三国乱世,各世家大族颠沛流离、分崩离析,独司马家枝繁叶茂,司马八达后,司马懿又有九个儿子(虽然后来八王之乱但确是人多力量大嘛);孙权虽七十高寿,也有七子,但子孙无能,难成大业。“家和万事兴”是句老生常谈,我却在这部剧中才对这句话有了实际的认识。

我老婆是工薪家庭的独女,工资不高,虽然教养不错,但在家也不怎么做家务,脾气不好,温柔撒娇之行为几乎没有。在爱情被琐事消磨、在彼此争吵甚至被她打了几次的过程中,我也曾无数次想过离婚,知乎上面有个热门话题“一个男人最悲剧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曾让我觉得我就是那样的悲剧。但后来我改变了想法。

那天我动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术。因为是局部麻醉,进进出出的医生护士还能与我聊天,他们告诉我,我老婆一直在手术室门口哭,哭了两个多小时,她的无助让我意识到自己作为家中顶梁柱的责任。术后我起床不便,屎尿都在床上解决,老婆彻夜伺候,从未有半句抱怨;在我疼痛暴躁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收敛着她的脾气,连说话声音都变轻了。在扯淡的剧情演到曹丕休张春华时,司马懿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夫人待我恩重如山。”想了想,我的老婆辛苦为我生下女儿以及对我的照顾,已都堪称“恩重如山”……我渐渐懂了,夫妻恩爱,先有“恩”,才谈“爱”。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司马懿一样“家和万事兴”,和老婆一起,让女儿健健快乐地长大,让她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

前面自说自话了很多,在豆瓣还是要简短评价一下。《虎啸龙吟》较之第一部《军师联盟》的差距有目共睹,我不是历史考据党,就不在这里给剧情找bug了。生活已经如此的操蛋,没必要再来吐槽一部剧从而让自己更加不爽。

这部剧歪曲历史、战争场面粗制滥造放下不表,它的亮点在于台词动人,配乐引人入胜,就连“轻松一刻”这样的细节也十分用心。比如《率土之滨》那个广告,表面看是说游戏里铺路、联系内奸奇袭,实则就是钟会伐蜀叛变这个桥段,里面剑阁等等关卡都和姜维、钟会行军路线一致。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观众眼中也有一万个司马懿——至少在我眼中,司马懿是我应对中年危机的良师益友,在我人生低谷时给我点拨。

这就够了。

 短评

第一部虎头蛇尾,第二部蛇头虎尾,最终加起来86集,只有最前最后的20余集是出色的。剧作上涉及诸多三国名场面,但都采用了较有新意的处理方式,导致多次罔顾历史、造成谬误,是三国题材“全面权谋”拍法后的掣肘,且拍得也过于聒噪。但如果这是正剧...估计时至今日也无人想看。国产剧在篇幅上的优缺点一览无余:用86集的篇幅来展现司马懿的一生,最终是如何成为一个截然相反的人,这过于冗长,却又做到了“漫长的必要性”——成百上千的“做局”看似皆为权谋,但每局之间都细微改变人物塑造的走向,与《甄嬛传》同构,司马懿的形象被不断360度扭转,到最终老年之时已臻入化境。吴秀波演得真好,也许能排到上个十年中国电视史里的大男主TOP5,不过这也就是他人生最后的巅峰了...

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终于能和李晨演的曹丕说再见了。

7分钟前
  • 熊罴怪
  • 力荐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诸葛亮的演员我很喜欢,演出了武侯的忠义,却又没有多智近妖。

9分钟前
  • 尽欢
  • 还行

司马懿凭借着华佗教授的五禽戏,熬过了曹操、熬过了曹丕、熬过了曹叡,熬过了诸葛亮。

12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这剧编剧水平有限,将大时代的变迁的笔力不足转嫁到家庭矛盾纠纷,家庭伦理纠纷喧宾夺主。细节考究,大局抓瞎。司马懿作为政客的老谋深算被强行写成了网文白莲花的强行黑化之路。国剧终于在漫长的大女主玛丽苏剧时代后迎来了新的剧种:变性大女主玛丽苏剧。看在马桶的楠木材质上能给到及格。

14分钟前
  • 曼特宁
  • 还行

登上了至高之位,第一件做的事是把多年对母亲的思念近乎病态的表现出来,这么多年肯定是憋坏了吧

19分钟前
  • 陆逊
  • 力荐

刘欢变态般的演技炸裂

22分钟前
  • 小纯汀在奋斗
  • 力荐

还我杨德祖,还我曹子建,还我荀文若,还我曹孟德!我没有司马懿的胸怀,我也不想跑赢时间,我只愿能伴古人左右,再看一眼当年的河山。

26分钟前
  • 歧楷
  • 力荐

第二部的野心明显要更大,完全是照着权谋战争史诗的拍法,没了于和伟,来了王洛勇,本剧真的发现了不少老戏骨。但更让人惊艳的是幕后团队的创作诚意,尤其是空城计一节改编的好,终于跳出了过去国产历史剧的框架,拍出了更具有现代感的戏剧张力,人性和历史的深度挖掘立住了,这剧已然成功了一大半。

3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刷了六集有点想弃剧了。跟上一部一样,细节考究,大局抓瞎,檀香木马桶——可惜了材料

32分钟前
  • 郁卞丢
  • 还行

本来就只是想瞅一眼的,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了好多集😂前几集真是精彩,曹操演得真好,李晨的演技也让我改变了一些对他的看法。虽然曹丕跟郭照挺甜的,但我还是站了丕宓,虐是虐,但带感啊~~“曹子桓,如果有来生,我不愿见到你”,李晨的那个手啊,表现出想挽留又不肯示弱的心理,唉!

37分钟前
  • Lydia
  • 推荐

本剧富含大量镜头语言与留白,精妙绝伦。老年司马懿演技炸裂,展现出吴秀波把控高难度复杂人物的极高水准。苍老的体态,阴鸷的眼神,甚至令人震惊的声线变化,诠释了被欲望吞噬的人如何权倾朝野心入魔道。画面闪回初入仕时的清俊书生,那一作揖一回望,恍如隔世,才真正让人唏嘘,时间终究摧折了人心。

42分钟前
  • 休矣美矣
  • 力荐

如果有人看到司马和诸葛成为了好友或者诸葛战斗力下降了,嗯点下我,木有也可以点,反正我就是不喜欢连三国志都不要的三国时代

47分钟前
  • 雪雒
  • 很差

这天下从来都没有太平过。

49分钟前
  • 谢小迪
  • 推荐

我希望看到的历史剧是在史学界公认的基本史实和最新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扩充改编的而成的,并且这种改编具有起码的史识眼光。因为我认为在某个时空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比小说刻意安排的情节还要精彩得多。很遗憾,经受过严格史学训练又深谙影视制作之道的少之又少。

50分钟前
  • 俺知道恁县
  • 较差

何其壮观的一生,不知历史如何评价司马懿,究竟是忠还是奸。四朝皆信赖他,事事于国有利,但最后他也的确权倾朝野,党羽遍布朝堂。脖子上架着刀开始入仕,刀拿在手里去世,老骥依旧笑春风啊……

52分钟前
  • 七沐妹妹
  • 推荐

看过上部感觉是再给司马懿洗白,而且在曹操死后剧情并没有太出彩,但是《虎啸龙吟》看到现在还是很满意的,也没有了洗白的感觉,并且感觉司马懿的人物性格会在下部有个很大的反转。身处乱世何来无辜,编剧并不是想洗白司马懿,是想表明“任何人物都是时代造就”的观点。

54分钟前
  • 天生这么红
  • 推荐

我爸问我怎么还不睡……我给我爸看了第一集……我妈问,你们两个怎么还不睡……

59分钟前
  • Cenjee_
  • 力荐

如今,这样的片子不五星,那就没有五星片了。

1小时前
  • 少主
  • 力荐

斗曹操走脑,斗曹丕走心,斗曹叡就只能走肾了。

1小时前
  • 宅神爷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